王蘧常书学分期和晚期书法

来源 :中国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著名学者、书画艺术家谢稚柳先生谈到王蘧常先生的书法成就时,说了这样一段话:rn你(指王运天,引者注)的老师,真是个了不起的读书人,他读了一辈子书,写了一辈子文章,诗文具古,连他写的字源流都找不到了.历代论写字,要么学锺,要么学王,要么学唐人,现在的书法家写到宋已非常了不起了.他的字似章草,又非章草,既不像皇象,又不像索靖,你说像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的字,都极具古意,而且很古,一点俗气都没有.他的源找不到了,但他的流又在哪里呢?他的流正综合古人的籀、篆、隶、草,综合上古时代或许更早年代的朴、拙,升华为极具古意、涵盖天地的凝重结体.其用笔就如读《春秋》、汉赋,虽难懂,却越读越有味,正因为如此,他的流又成为他的源.故我说他的字就是资深的学问家都很难臻此境界,不是学问家要读懂他的书法,那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他的书法确确实实是千年来一人而已.
其他文献
唐代草书的流变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充实而跌宕的情节构成了书法史上为数不多的最为迷人的篇章之一.本文分初、盛、中、晚四个阶段讨论唐代草书在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的法脉
期刊
一rn张旭是不是进士?都说不是.我说是.说不是,根据是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但此书有问题.主要是遗漏太多,即徐松所谓『脱佚』太多.不用纠结,经常有失之眉睫之恨,这是不能视而
期刊
镕秦铸汉势闳恢,拓土开疆此霸才.河汉朝宗涛九曲,长凫短鹤谩惊猜.rn瑗仲先生赋性坚忍,沉毅有大志.少年遇兵戈窜扰,尽室仓皇,先生独意静神闲,临池不辍.年未冠即游于沈乙盦之门
期刊
一个人一生写一种书体,成一种风格,这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当行本色.rn是本色,也是本份,就是安份守己.他们不以花样翻新,诸体兼擅,来矜夸多能多才,而是像着衣吃饭一样,安之若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