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复苏时器官功能障碍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寻早期复苏时影响器官功能障碍发生及病死率的潜在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所有非心脏术后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高龄组(≥65岁)和非高龄组(<65岁),高降钙素原(PCT)组(PCT>100 μg/L)和对照组(PCT≤100 μg/L);早期复苏时间设为6 h。统计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损伤(AKI)及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时间和发生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率;早期目标导向治疗(6 h EGDT)期间患者总输液量和血管收缩药物使用时间;28 d病死率。

结果

512例非心脏术后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均按照2012年"拯救脓毒症运动"(SSC)指南进行治疗,采用EGDT进行早期复苏。所有患者中ARDS发生率为80.9%(414/512),AKI发生率为71.3%(365/512),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为61.9%(317/512);高龄组205例,非高龄组307例;高PCT组154例,对照组358例;28 d死亡155例,总病死率为30.3%。有90.8%的ARDS患者(376/414)在早期复苏前确诊;有95.1%的AKI患者(347/365)在早期复苏前确诊,其中14.0%(51/365)接受了CRRT治疗;有153例高龄患者的心功能不全在EGDT后12 h内确诊。与非高龄组比较,高龄组ARDS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升高〔85.9%(176/205)比77.5%(238/307),82.9%(170/205)比32.9%(147/307),均P<0.05〕,血管收缩药物使用时间显著延长(h:5.81±0.28比5.68±0.52,P<0.05),28 d病死率显著升高〔42.9%(88/205)比21.8%(67/307),P<0.05〕,而AKI发生率和早期复苏期间总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KI发生率:74.1%(152/205)比69.4%(213/307),总输液量(mL):2 769±1 589比2 804±1 611,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PCT组ARDS发生率显著升高〔86.4%(133/154)比78.5%(281/358),P<0.05〕,AKI、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9%(120/154)比68.4%(245/358),58.4%(90/154)比63.4%(227/35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R)=1.782,95%可信区间(95%CI)=1.173~2.708,P=0.007〕、ARDS(OR=1.786,95%CI=1.028~3.102,P=0.040)、AKI(OR=1.878,95%CI=1.145~3.079,P=0.012)、心功能不全(OR=4.177,95%CI=2.505~6.966,P=0.000)为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升高的危险因素,与性别无关(OR=1.112,95%CI=0.736~1.680,P=0.614)。

结论

非心脏术后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高龄患者的ARDS、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及死亡风险均升高,其ARDS风险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而高龄、手术及EGDT仍是导致心功能不全的潜在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UFH)对脓毒症肠损伤小鼠肠黏膜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UFH组,每组12只。采用CLP制备脓毒症肠损伤小鼠模型;Sham组开腹暴露盲肠、不结扎。UFH组于术前0.5 h和术后12 h经尾静脉注射肝素钠注射液各8 U。术后4 h、24 h各取6只小鼠下腔静脉血和
目的 了解某综合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对常见药物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该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资料以及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与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