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野下“五大宫调”的称谓解读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a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乐种的称谓问题始终是传统音乐研究中的难题之一,由于民间口传文化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强,往往会在客观、主观上产生或杜撰很多口碑说法,使得研究工作陷入迷茫。“五大宫调”是清代以来流传在鲁南和江苏一带的民间曲唱艺术,就其称谓和来源,当地玩友和学界认识不一。如果能以多重视野对这一“专名”加以解读,想必会有新的收获。
其他文献
陈述是我国著名的辽金史研究专家。他从1935年至1941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了近六年时间。在史语所时期,陈述因受傅斯年、陈寅恪等学者治史理念的浸染,认识到旧史家治史的中心
幼儿文学赏析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的幼儿园文学赏析教育存在着作品不够理想、弱化作品的审美价值、教学方法单一、配套教育教学可运用材料少等诸多弊端
清代民歌时调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戏曲的联系尤其紧密,本体特征得到充分体现,在传统民歌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