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校环境平台让智障生快乐成长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238bd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一间既有普通生班级又有智障生班级的学校里,学校环境对智障生的成长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它是发展弱智学生交往能力的主要场所,智障生能通过校园文化直观感受、模仿和形象互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来自学校环境、学校老师和普通生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智障生的心理、行为和语言发生变化,并通过智障生与普同班的学生和谐发展,能够为智障生将来适应社会做好准备、让社会理解、接纳他们,使他们能够在社会立足,因此,努力构建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有助于智障生的成长。
  【关键词】学校环境 尊重和理解 自信 关爱 快乐成长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03-01
  人和环境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沟通和交往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学校校园就成了智障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智障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智障生的课间活动是课堂教育也是隐形教育,随着智障生与普通班学生之间交往机会的增多,一方面智障生能获得沟通交往的快乐,另一方面也为提高智障生的智力水平和增加学生的知识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平台使智障生与普通班学生和谐交往,让智障生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自信起来,改变他们的成长轨迹,让他们更容易融入社会群体,成为社会的一名成员,成为了我们智障生班级老师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研究,我总结出以下的一些经验: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和谐环境,使智障生能够得到尊重和理解。
  由于弱智生大多情况下独立生活能力差,生活圈子狭窄,社会交往面十分有限,使他们很难融入社会,更没有能力去参与社会活动,我根据智障儿童的心理需要,展开有针对性的学校组织活动,发展他们的语言的表达、协调动作,使他们的整个生活充实、丰富起来,才能激发学生交往的积极性。
  如: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学校,分有高年级部和低年级部,学生约有3000千人。在底年级部学校里设有特殊班,由于工作需要我从普通班调到特殊班教学。由于弱智生自身的缺陷,面部痴呆、口齿不清、肢体残疾、思维混乱、行为怪异的缘故?下课了,普通班的学生总是跑来启智班围观智障生,有的辱骂他们说:“启智班就是傻仔班。”有的在窗口边进行吐口水,有的对他们做一些怪动作来挑衅他们,有的歧视嘲讽他们。这时有的智障生脸呈现出无奈和害怕,有的智障生看到他们侮辱心中有气,就发出大声嚎叫对他们表示不满,这样更引起普通班学生歧视而大声的起哄,引来更多学生的围观,看到他们受到歧视和不平等的对待的尴尬,我的心像被重物深深撞击了一下,我陷入了沉思:如果这样长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观念,从而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给弱智生的学习、生活笼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更加剧惧怕在陌生人或大庭广众之下讲话或活动。为了帮助他们较好地适应社会,能为社会上的一分子,我决心要帮助他们消除害怕和恐惧的心理,使他对自己有信心,首先要创造一个适于他们成长的环境。于是我对学校领导反映有关的问题,向领导建议普通班的老师教育好自班的学生,教育学生要尊重智障生,他们也是人,不要歧视嘲弄他们,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理解和接纳他们。于是学校领导在大会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老师们大力的配合,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下课后,普通班的学生还是来围观智障生,不过没有辱骂和嘲讽他们,而是带有好奇的心理,向我咨询这些智障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我想这正好让智障生融入正常儿童的生活圈和接近社会的好机会,于是我耐心向他们讲解智障学生现状的由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他们对智障生情况由来初步的了解,由辱骂、歧视嘲讽变成了同情。在此同时我进行智障生的活动训练,训练他们练习踢球,教他们一些踢球基本要领、规则、方法和普通生相处的一些技巧,经过一段时间运动训练,他们的动作灵活性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有很大的进步。下课了,我带领着智障学生到操场踢球,来吸引普通班的学生,果然普通班的学生跑过来围观智障学生玩踢球,在观看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参与了踢球活动,这时我问他们:“你们喜欢踢球吗?”他们高兴的说:“我们非常喜欢踢球。”于是我说:“如果你们想玩球,首先要答应我的几个条件才行:
  第一、玩球时不能欺负启智班的学生。
  第二、玩球时要遵守活动规则。
  第三、启智班的学生有时说话不够清楚时,你们要耐心与他们沟通。
  第四、他们的动作不协调,姿势异常,不能模仿他们的姿势。”
  我问:“你们能不能做的到我以上的要求,如果你们做的到,我就让你们踢球,如果你们做不到就不能和他们一起玩球,怎么样?”踢球的活动吸引力太大了,这时在场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大声的回答:“我们能做的到。”于是智障生和普通班的学生在操场上玩起踢球,大家嬉戏玩耍,孩子们玩的很开心,在踢球的过程中,难免有肢体接触和碰撞,他们看见智障生摔倒会马上把他扶起来,并说:“对不起,我不是有心撞你的,你有没摔痛了呢?”在踢球中懂得迁就他们,尊重他们,智障生的眼睛发出的那微弱但无比欣喜的光亮,像冬天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他们的心,感受生活的和谐和快乐,去克服自卑心理大有益处。
  二、鼓励智障生积极参与普通生开展的活动,巧建自信平台。
  课间的游戏活动是每个孩子都喜爱的,即使是智力障碍生,也同样喜欢游戏活动,游戏活动在智障生对身心发展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由于他们是在普通小学的启智班上课,这样就为他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弱智学生与正常学生的课间活动,使他们融合在一起交流,促进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从而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在课间活动这过程中,发生一件令普通班的学生对智障学生看法有了很大改观的事情。有一次,学校的操场上停放一辆小汽车,下课了,启智班的学生和普通班的学生又来到操场上在玩球,突然,球踢到了车底,卡在小汽车底部中间,启智班的学生和普通班的学生都围住小汽车,就是拿不到球,学生们个个心里非常着急,怎么办呢?于是有的学生把脚和身子爬进汽车底去把球弄出来,可是脚不够长,够不着。这时,启智班的一个学生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跑到课室里拿出一根长长扫把出来,并大声的说:“走开,走开,等我把球弄出来。”启智班的学生三下两下就把球弄了出来,这时普通班的学生说:“启智班的学生还蛮聪明的,他的方法比我们的好。”听到表扬的同学,非常兴奋,因此在行动上,与人沟通大胆了、主动了,很自然的消除了与人沟通心理障碍。放学了,普通班的学生见到启智班的学生会主动打招呼“再见!”普通班的学生由当初的歧视嘲弄变成同情,同情转变成尊重和关心,启智班的学生体验到交往的乐趣,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张张快乐灿烂的笑容,让我心里感到欣慰。
  校园的基本活动,是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场地,是开启弱智儿童心灵的钥匙。他们能通过课外活动,使他们的说话流畅性、认知性和表达能力、动作的灵敏性、与人相处的技能会有飞跃的提高,运动中培养了他们自信,这也为他们今后能更快地走向生活、适应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2]陈云英《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研究》,华夏出版社,1999
  [3]南宁教育信息网《培养孩子社会交往技能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4]盛永进《特殊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6
  [5]徐泰来 程益基 丁勇主编《探索 实践 发展》上集 2010.12 286-294 318-320 349-351
  [6]徐泰来 程益基 丁勇主编《探索 实践 发展》下集 2010.12
  430-436 462-464 470-474
其他文献
肠球菌(Enterococcus)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是人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重要成员之一。医学临床研究已证明了肠球菌的致病性。肠球菌属共包括16个种,从临床标本分离的肠球菌以粪肠球菌
【摘要】模块式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知识模块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基于建构主义的模块式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验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模块式教学法进行教
【摘要】利用课堂教学的各种情景,抓住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在课堂教学中,研究“导”的艺术,明确“导”的指向,创设“导”的氛围,熟练“导”的技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 导课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89-01  人本主义理论主张统一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感情和理智、情绪和行为,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82-02  一、巧用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ρ=1.0×103kg/m3,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0×103kg,这些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不必多言。下面我们将单位进行换算就会得到:ρ=1.0×103kg/m3=1.0g/cm3,而质量换算1t=103kg,故又得到ρ=1.0×1
【摘要】中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一直饱受诟病,这其中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然而,创新毕竟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除了抛弃陈旧的教育观念,躬行素质教育理念,大力培养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索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外,别无其他选择。  【关键词】学生想象力 创新能力 学习乐趣 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01-01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旧的教学评价机制,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发展、全面提高的催化剂,对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本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会,对学生成绩的考查与评定谈点粗浅的体会和构想。  一、成绩评定的原则  1.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99-01  学习是一种发现性的认识活动,它可以满足人们发展的需要。在学习中可以攻克难题,获得真理而体验到满足和喜悦,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对于成长中的初中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吸收自己需要的精神食粮,就能获得无穷的乐趣。但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农村初中学生的素质相对低下,厌学情绪比以前更
论文首先对笔者所做的一项研究进行结论的总结,提出利用双环学习理论可对职业学校教师培训衡量体系进行完善;接下来对双环学习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论文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