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_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四个层面简要论述了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旨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更好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兴趣;培养;语文
  “兴趣”就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性的选择。兴趣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里因素。小学生好奇心强、兴趣浓厚,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这主要靠老师的正确诱导和教法的改进。如何做呢?
  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掌握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产生疲倦,没有欢心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造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愉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巴金先生写的《鸟的天堂》以课时,新课一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向一身西服着装的我,今天穿了一身运动装,脚蹬一双旅游鞋,头戴一顶太阳帽,手拿一幅中国地图,一进教室,就引起学生的骚动,还传来窃窃私语:“老师今天怎么了?”“是呀,怎么这身打扮”这一身打扮首先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我接着说:“今天我不当老师了,我当一次导游”“导游?导什麽游?”此言一出,立即有学生发问。“游《鸟的天堂》呀”。我说:“鸟的天堂就是一棵大榕树,它是全国的旅游胜地......”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课文讲完后,我还让学生当导游来解说。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
  二、走出课本,再现生活
  不管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还是教育教学及其它工作中,要去的最好的效果,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理论联系实际了。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在课堂是不够的,必须走出课堂,进入到生活中去。再说,小学生的思维还是偏向于形象思维,只靠教师的讲还不行,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学语文,要让他们知道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提出几个问题:地球的面积尤其是陆地面积是多少?有多少任在上面?地球的资源现状如何?学生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并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我有拿出一幅漫画,上面画着一条河,河边正有一个人拿着毛笔蘸着河水写毛笔字呢。学生立刻就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语文的作用,我让学生课下作一个小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调查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找出污染的原因和造成的结果,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待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后,趁热打铁,我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建议或图或文,做成广告的形式向人们进行宣传。做完这一切后,再让学生课下观察这一做法有没有效果。出乎意料,不久就有学生向我汇报:“老师,我调查的地方乱扔垃圾的少了。”“我们调查的地方,折树枝的少了。”这时的学生兴致高涨,为自己的做法能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感到兴奋不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至于从中学到多少知识,是怎么学到的,那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了。这比起在课堂上口干舌燥、旁征博引的大讲道理要强多了。这时学生的思维完全不受教师的指使,他们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三、师生换位,同教同学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现在还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实质还是“应试教育”“淘汰教育”,与现行教育相悖而行。新课程改革,不仅对课程做出重大变革,对教育者受教育者都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者要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求受教育者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学习,达到师生互动。为了做到以上这些,每周拿出两至三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讲课,主要针对阅读课文。首先要求学生备课,写出教案,这样为了把课讲好,学生会不惜余力去吃透课文。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体会到了教师的辛苦,更进一步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通过学生自己讲课,让学生做到心到、口到,对整篇课文的结构、写作特点、思想内容,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听课的学生也会不自觉地站在讲课人的立场去评价讲得好与坏,而不是教师讲课时,那中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四、开展活动,拓宽空间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你给他多大的空间,他就有多大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热情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去开拓、去创新,让学生去做感兴趣的事,从兴趣中发展兴趣。不要老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开展活动的目的是语文课活起来,不要局限于上、下课的形式,形式多变一些,寓教于乐,让学生学会在玩中获得知识,这也是培养学习语文兴趣的最终目的。
  为了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我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在教学《狐假虎威》时,我事先告诉学生下节课要做一回“演员”,表演《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没想到,学生竟准备得特别充分,每个角色还做了头饰,虽然手法粗糙,但仍能看出孩子们在课下士多么认真的去做。表演的有声有色,而且还添加了连课本都没有的内容,如:老虎得知自己上当受骗后,把狐狸给吃掉了。借此还讲出一个道理:像狐狸这样仗势欺人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实践证明,我这套方案的实施,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与发展有很大作用。不难看出,兴趣其实起到了透镜的作用,把人的精力与能力如光线一样集中到一个焦点上,从而引起燃烧。智慧的光芒也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成才的力量。
其他文献
以个性化指导为立足点的高校大学生个性化职业指导不仅是做好大学生就业规划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更是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途径与举措。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有助于大
提要:$$李学勤是国际公认的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权威,被学术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在多学科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引领和
报纸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并使其全面认识数学两个侧面的重要途径。数学实验能够使学生顺利进行数学化并实现再创造,数学实验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和手段设计出“再创造”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似乎置身于一个“数学实验室”之中,学生可以观察并尝试错误,可以进行发现并做出猜想;也可以做
04中36足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于1998年用百农64与周麦11杂交,经6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基本上保留了双亲丰产、抗病的主要优点,同时也克服了双亲各
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轴对称性,给出了轴对称电荷分布非静态轴外场的一种计算方法.
植物线粒体不仅含有细胞色素c呼吸途径相关蛋白,也包括交替氧化酶(抗氰交替途径)和解偶联蛋白(解偶联途径),这些途径中的蛋白都直接影响植物线粒体能量代谢。本文介绍了交替
<正>一、关于公证赔偿范围的多种学说公证赔偿范围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公证赔偿范围仅指直接损失,不包括间接损失。另一种观点认为,公证损害既包括物质损害和精
威廉·莱易斯是加拿大的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他的“生态危机理论”包含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理论观点,不仅对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了某些独到的分析和把握,而且
为研究某石化公司换热装置蒸汽发生器出现的泄漏原因,利用SEM,EDS等方法对裂纹形态进行显微分析,同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查明失效原因,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分析检测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