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4种不同固位形的磨牙双端粘接桥的修复体、基牙的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化,并研究不同粘接桥的抗脱位力差别。方法在右下第一磨牙缺失牙列标准模型上按舌侧翼板形(A组)、D形固位形(B组)、应力中断形(C组)、支托固位形(D组)4种粘接桥设计的牙体预备标准进行牙体预备,每组制作6个钴铬合金金属烤瓷粘接桥,树脂粘接剂粘接。其中每组1个试件用于有限元扫描建模,采用Micro-CT扫描技术及Mimic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导入Ansys有限元软件内并对其网格划分。在4组模型的桥体上加载100 N的垂直与斜向45°的载荷,观察并计算应力分布及位移情况。另外每组5个试件在万能测试机上行拉力实验,记录粘接桥抗脱位力值并统计学分析。结果垂直载荷时C组修复体应力峰值最小,为37.5 MPa(P<0.05);A组基牙应力峰值最小,为14.5 MPa(P<0.05);A组修复体位移量变化最小,为3.80μm(P<0.05);C组基牙位移量变化最小,为3.72μm(P<0.05)。斜向载荷时C组修复体和基牙应力峰值最小,为74.3、19.8 MPa(P<0.05);D组修复体和基牙位移量变化最小,为1.69、1.62μm(P>0.05)。4组间von Mises应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位移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与D组组间抗脱位力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840,P<0.001)。结论应力中断形粘接桥能有效降低修复体与基牙所受应力,但该固位形的抗脱位力较低。D形固位形和支托固位形粘接桥的固位形设计能将垂直或侧向牙合力传递、分散至基牙,且抗脱位力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