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N_cntj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
  一天放学时,东东妈妈趁其他小朋友都被接走了,找到我悄悄地说:“老师,最近我家东东开始喜欢说谎话了。现在回到家,兜里时常会装着小玩具、蜡笔等小东西,问他从哪拿的,他说是从家里拿的。问他是不是拿幼儿园的,他说不知道。和他说过很多次了,幼儿园的东西不可以拿到家里来。他也说下次不拿了,可是还会发现他的裤兜里会有一个雪花片、一根油画棒什么的。每次发生这种事,我都会狠狠地批评教育,甚至打也打过了,可还是没用,该怎么办呢?”再看看东东,我看他好像知道错了,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我小心地问他:“怎么回事,小朋友的东西怎么会到了东东这儿来?”孩子不作声,嗫嚅着只是说不知道。“那难道是小朋友的东西长腿了吗?自己跑来的?”这次东东点了点头。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有自尊心,看他的表现肯定是知道这种行为不对,既然这样,我就决定不再过分指责孩子了,应该呵护他幼小的心靈。我顺水推舟,简单地告诫了他几句就没再追究。另外,对东东妈妈,我只是对她说,孩子应该不是故意带回家的,我们再观察几天再说。
  谁知我的姑息竟成了他推卸责任的借口。第二天他跑到另一个老师那里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不是我拿的小朋友的东西,是它们自己长腿跑到我的裤兜里的。”第二天放学时,他妈妈来接他,在他的口袋里又找出了幼儿园的玩具、贴纸和蜡笔。问他,他说:“不知道,是他们自己长腿跑来的。”这下,东东妈妈可急坏了。我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显然我的教育出现了误差,对待孩子的错误如此处理明显是不妥的。
  第二天来,我什么也没说,问清了东西的主人以后,我把东东叫过来:“东东,来,把幼儿园的东西放回原位。”先是玩具,然后是贴纸,再是蜡笔,全部送回去之后,我们就开始上课了。没想到,从那以后,到现在好几个月过去了,东东再也没拿幼儿园的东西。
  二、案例分析
  在东东妈妈的潜意识里,一定有个字若隐若现,只是她没有勇气直接说出来,那就是“偷”字。很多家长和老师都经历过类似的“事件”,并且都有过这样的心理反应。遇到这类情况,我们不妨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看他们为什么要把幼儿园的东西拿回家,再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五六岁的孩子把幼儿园东西拿回家,很多情况下,都属于有意行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已经有了“物权”的概念,知道拿集体或别人的东西不对,但他们会“明知故犯”,因为喜爱某件东西,却很难控制自己的意念和行为,而将其拿回了家。而且,因为是有意的,所以拿回家的东西通常会“藏”起来,不易被发现。
  我相信很多幼儿园老师碰到这种事第一次也会像我刚开始那样,为了保护幼儿的自尊心,不会急于批评孩子,而会选择给他们一次机会。对于这件事,东东会屡教不改,跟东东妈妈的教育方式脱不了关系。我觉得父母第一次发现这种事,应该先不要急着批评,可以问问孩子:“这个玩具真好玩,是哪里的(谁的)?”孩子得到妈妈对玩具的认可,自然会很高兴地告诉你:“是幼儿园的(×××的)。”其实,孩子一般都明白这个玩具不是他,妈妈在肯定了孩子的诚实后,就可以因势利导地告诉他:“这个玩具这么好玩,肯定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可是,你把幼儿园的玩具拿回家了,那其他的小朋友怎么玩呀?如果你喜欢的玩具也被别人拿回家,你就没得玩了,你会伤心吗?”让幼儿将心比心,从别人的角度多想想。当幼儿认识到自己这样做不对时,妈妈就可以乘机告诉他:幼儿园的东西是集体的,是所有小朋友的,只能在幼儿园玩,而不能随便拿回家。除非在老师的应允下才可以带回来一天,但必须第二天还回去。
  东东妈妈并没有这么做,她每次发现东东拿幼儿园的东西就会严厉地批评他,甚至会打他,对于这种教育方式,我想对家长说,我们一定不要使用暴力,大喊大骂,这样会对孩子在心理上造成阴影,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心里是非常重要的。他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思想定位和行为,家长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形象,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举动不是无缘无故的,关注孩子身边的人有没有这样的行为举止,因为孩子正是处于习惯养成阶段,非常容易模仿,或者被他人影响。另外,有一些动画片里会有类似的情节并会告诉孩子这种做法是否正确,比如《巧虎》、《鞠萍姐姐讲故事》等可以引导幼儿看看。
  东东拿幼儿园的东西这件事之所以会屡次发生,是因为东东妈妈错误的教育方式,是因为我在第一次发现这件事时对他过于宽容,没有认真对待。孩子幼小的心灵是需要我们小心地呵护的,但是不能让他养成推卸责任的坏毛病。自己做了而且错了,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小孩子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成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很正常的,你知道有你的每一次行动结果好还是坏,明白自己的行为责任。但同样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他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责任”这个词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但很多人往往会忽视对幼儿的要求,认为他们年纪还小,还不需要为自己所做的错事、行为等负责。事实上,这样很容易导致幼儿变得任性、霸道、承受不了任何挫折和失败。所以,在幼儿园为幼儿建立常规,对其进行责任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责任感的培养更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不能过度包庇孩子的错、过分溺爱;也不能包办代替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指出,并要求改正。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简单的定义和单词拼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情景教学法强调创设语言学习的情景,以情景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融入于相应的场景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情景教学强调语言和环境的结合,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性认识。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景教学;创设  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  英语的学习主要有听、说、读、写四环节。传统教
目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后继发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至今未阐明,近几年来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s)是导致ICH后继发损伤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手机辅助教学的高职实用英语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高职实用英语手机辅助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展开分析,并探究有效的开展策略,希望能为手机辅助教学模式的应用与高职实用英语教学工作的完善提供帮助。  ◆关键词:手机辅助教学;高职实用英语;英语教学模式  一、引言  当前,在很多高职院校实际的实用英语教学过程中,普遍
【教学目标】:①学会本课2个生字,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②经历品读课文的过程,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①抓住“绿油油、黄灿灿、自言自语、奇怪”等词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②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激发学生走进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猜”花生  1.在大松树上,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它
期刊
◆摘 要:在2012年广东省在听说考试中加入了故事复述这一新题型。其实故事复述可以称为一种教学方式,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英语单词、短语、句子的储备量,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如果将故事复述教学方式应用到日常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这四项英语基本技能,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主要讲述了故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它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幼儿园游戏活动通过促进幼儿的社会化,促进幼儿的经验再造,促进幼
◆摘 要: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能力是地理实践能力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能力,教会学生阅读各类地图,进而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地理教学要在不同类型的图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不同的读图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关键词:读图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各学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