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教学环境的改善,初中历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历史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历史教学 应用
  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运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条件,积极创设教学所需要的特定情景,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景中,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使学生融入情景之中,由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情景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认知活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心理学原理指出,学生在兴奋、热情的状态下掌握的东西,会理解得更好,知识记得更牢固,更长久,也就促成了学习活动的最大收效。初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极富想象力,历史情景的创设和复现,正是立足于中学生的心理年龄发展的特殊性,从激发兴趣、学习动机入手,着力发挥学生在认识客观世界方面的潜在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意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这既符合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和认知特点,也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历史情境创意教学法成为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中普遍应用并为师生好评的一种方法。下面我就结合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对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
  一、音像配合,渲染情境,导入新课
  历史学科具有时间、时空、人物的特定场景,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在教学中我尽力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个个鲜活的历史舞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体验历史情感,认识历史本质。
  在讲授新课之前,我先运用多媒体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成吉思汗》,同时播放成吉思汗率军驰骋沙场的征战场景,音像配合,从视觉、听觉、心理等多方面给予信息刺激,将抽象、枯燥、远离学生生活的历史事件以形象可观的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用音乐特有的激荡力和万马奔腾的征战场面将学生带进那战乱的年代。歌曲听完了,但是同学们的激情未尽,我就借着这种氛围,让学生讲述自己从电视、报纸、小说及其他途径中了解到的有关成吉思汗的神奇传说和丰功伟绩。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的很投入,充满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崇拜。常言道:虎父无犬子。那么,成吉思汗的后人又做出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呢?这样学生就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二、参与表演,体验情境,领会新知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去准备,去体验,去表演,去思考历史,这样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不断的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在介绍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南北的经过时,我将这一过程制作成动态的模拟演示课件,反复演示给同学们看,然后鼓励学生结合教材中相关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以一位元朝统治者的身份给这段演示配上解说,要求不仅要说出统一的经过,还要分析出每一次部署的理由。同学们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元朝的最高统治者,沉着稳重地分析、解说着统一过程中的每一次作战部署,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这种紧张而亢奋的气氛所感染着,激励着。就在同学们满怀激情为元朝势力的迅猛发展而赞叹,而喝彩之时,我又给大家展示出一位新的历史人物,引发出同学们一段新的思考,这个人物就是“抗元名将文天祥”。我先让几名同学表演事先准备好的历史短剧:“文天祥抗元”,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这一历史短剧谈谈自己对文天祥抗元这件事的看法。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全班基本上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是认为文天祥不应该誓死抗元;另一种是认为文天祥应该誓死抗元。于是我将持着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两组,展开辩论,要求每组同学必须找出充分的理由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争辩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辩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学会了从不同的身份和角度去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锤炼语言,描绘情境,结束新课
  教学是语言的艺术,如果离开了教学语言,就不能创设教学情景,即使有了某种情景,也不能发挥教学作用,实现情景的价值,所以说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景的基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如果只靠直观性的教学情景,则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作用。
  新课讲授完毕,为了让学生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我建议同学们以一位元朝外交官的身份,结合本课学到的知识,用精练、优美、准确的语言将大元王朝的空前强盛展示在世界人民面前,激起世界人民对中国的向往,将外商引进中国发展中国的经济,将国外游人吸引到中国来,增加中国的旅游收入,同时也在国际上大振中国的国威。同學们的兴致很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后,便争先恐后地描述和畅想起来,不仅将本课的内容充分地运用了上去,而且还结合现实发表了很多美好的畅想。这时,下课的铃声响了,可同学们的余兴还未尽。
  总之,历史情境创意教学法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涵,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从而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顺利实现。通过创设情境,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渐改变其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达到理想的高效課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艳丽.浅谈初中历史情境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韩志华.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余玉春.新课改背景下的情境教学浅议[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李小娜.浅析历史教学课程中的情境教学法[D].湖南师范大学,2010
其他文献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转变自己陈旧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把握好自己的课堂定位,认真学习各种教学理论,在课堂中采用灵活多样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和
教师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见解的机会,多关注“学生会怎么想”使他们的个性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
当前,微课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学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环境中.本文从微课在新课授课、学生自主学习、化学教学三个方面阐述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安东·契诃夫(AHTOH LIexos)(1860-1904)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变色龙》是契诃夫的许多短篇小说中脍炙人口的一篇,创作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设置英语情境教学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发展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这些非常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关注的重点,同时也
高校音乐教学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了显著的改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音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高校音乐教师多媒体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因多媒体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