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利于语言学习、理解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为英文写作提供范例和增加素材。针对目前中学生英语阅读教与学效果较差等问题,提出加强英语阅读策略的构建,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 英语教学;阅读策略;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075-02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Strategy//Jin Xuemei
Abstract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 learning and 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can be benefited from it. Writing material and examples can also be provided from reading.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scheme of reading construction is introduced and applied in actual teaching.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reading strategy; reading ability
Author’s Address Zhongguo High School, Shanghai, China 200235
在中学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阅读非常重要。阅读是人类社会认知最基本的方法,是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但在日常的教与学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未收到预期的较好效果。分析发现这与阅读策略存在一定的关系。如阅读课上的训练活动以语言知识为主,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讲解单词、句子结构和语法等,既不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面,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阅读策略对阅读能力提高的影响开展研究。
1 中学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阅读能力是中学生英语考试和英语应用中的重点考核部分。以高考和中考英语试题为例,阅读理解题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中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1 阅读策略缺乏
教师对英语阅读策略缺乏恰当的指导和训练,从而阻碍中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多数学生在阅读时不会使用阅读策略,也不了解有哪些阅读策略。
1.2 英语词汇量不够
词汇量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词汇量还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阻碍着学生英语阅读的顺利进行和全面理解。
1.3 阅读理解不通畅
在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上,往往在一个句子或一段话中即使每个单词都认识也未必就能明白它的全部和真正的意思,除语法外的因素还有句子结构、句法、修辞、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等。
2 面向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
阅读技巧在阅读中起到不可轻视的作用。教师适当地讲解阅读技能知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根据英语阅读理解模式来分析构建英语阅读理解的阅读策略。
2.1 激活学生知识经验
在讲授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做一些准备工作,在准备过程中也间接地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还可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即通过文章标题、作者、首位段或读者自己的经历、阅历,读者就文章所谈的话题作些猜测。预见的这一方法能激发学生带着预言积极参与阅读,为进入阅读状态作好准备。
2.2 略读
略读是一种快速浏览的阅读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了解文章的大意。训练学生的时候,可以根据文章的类型和体裁,要求快速抓住文章的要点;抓住文章的主题句,并迅速理解全文的大意。主题句一般位于段首、段尾或位于段中,但是有时文章的主题句并不是非常的明显,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归纳和概括。
2.3 寻读
寻读是另一种快速阅读的方式,其目的就是能从较长的文字材料中查寻需要了解的特定的细节和内容,要求既快又准。要想在很短时间内准确地找到目标和迅速地捕捉所需信息,可以带着查找内容的主题词进行寻读,或在资料中捕捉关键词;区分主要事实和次要事实,把问题与文中的所有事实进行对比分析。
2.4 预测
对于一篇文章,训练学生能够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去预测:从文章整体内容方面进行预测;从文章的形式和体裁、结构等方面进行预测;从文章的段落结构方面进行预测;从文章所提问的问题中进行预测。根据设定的问题联想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预示文章的主题,推断文章的事实和情节发展。
2.5 猜测生词词义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出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通常可以根据语境线索来猜测词义:通过定义或释义关系来推测词义;常用的符号有逗号、破折号和括号等,或用辅助词如that is、such as等;根据同义词或反义词来猜测词义;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根据常识猜测词义;根据所学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来猜测单词。
2.6 推断、推理
可分为“领悟隐含意义”和“逻辑推理”两种形式。一般推断题的类型包括:根据文章的描写推断人物的特征;根据文章的论述推断作者的态度,作者的态度有主观和客观两种;根据文中的描述推断下一段的内容或最后结果;根据词义关系推断具体细节;数字推理。
2.7 词汇训练
在直接教生词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使用构词法,比如对于中学生,直观教学方法更易让学生接受。还可以利用单词增加前缀、后缀和合成词的构造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等。伴读指导则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一篇文章并回答阅读理解题,然后做一系列的词汇练习来学习掌握取之于文章词语。在选择文章时应考虑文章的难易度和文章趣味性、吸引力。 2.8 阅读速度
首先让学生明白音读、心读、指读等习惯的坏处和不良后果,进而鼓励学生争取读一遍就掌握文章的大意。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明白在阅读过程中遇见生词是很正常的事情,生词的出现并不能完全阻碍他们继续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含义,况且还可以通过具体情景和上下文的提示猜测生词的含义,从而帮忙学生逐渐纠正这些坏习惯,提高阅读的速度。
2.9 自我评价
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和阅读计划,如在一定时间内扩大词汇量、学习语法,每天阅读几篇文章等,并及时评估自己的进步和反思存在的问题,再自动与教师一起分析,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以便达到效果的最优。
3 阅读策略的试验性运用
为了验证阅读策略对中学生阅读的影响情况,根据笔者实际的教学环境,从高一上学期起,周期一年,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外一个班作为对比班。
3.1 方案制定原则
1)主体性原则。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用各种教育教学措施,使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2)自主性原则,除教材中阅读材料以外,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即自我阅读、自我理解、自我评价、自我质疑,以提高自我阅读量。
3)有序性原则,根据方案目的和要求,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层研究到深层探求的层递性。
3.2 训练材料
阅读材料选自中学各类考试中的阅读考试材料、模拟材料和部分国内外英文期刊,将材料文章按不同的题型进行归类,以便于训练,如找中心句类的、猜词类的、推断类的等。每两节课进行一个策略训练,第三节课再进行温习和巩固。
3.3 训练步骤
挑选1~2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阅读,让学生一起描述并共同讨论是如何完成阅读任务的。如果学生使用了某些有用的学习策略,教师应给予肯定,并让他们说说这些策略是如何帮助他们完成学习活动或在学习活动中起到什么积极作用。教师进一步向学生介绍并演示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并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这些策略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如何来掌握这些阅读策略等,鼓励学生探索如何把这些阅读策略加入到自己的学习策略系统。接着发给学生一些文章让学生模仿教师所讲解的策略进行阅读训练,并扩大阅读量。引导学生对阅读策略使用情况及取得的进步进行评价,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总结自己在阅读中的策略使用情况以及取得的进步、存在的困难,下一步计划等。
3.4 训练成效
笔者在训练后对学生进行了几次难度适中的阅读测试,发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不断提高,中等生成绩提高比较快。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和阅读计划,如在一定时间内扩大词汇量、学习语法,每天阅读几篇文章,等等,并及时评估自己的进步和反思存在的问题。在高一期末统考中,实验班英语考试的阅读理解部分平均成绩比对比班要高出25%左右。
4 总结
多数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普遍进行英语阅读策略的训练,但相关研究并不多见。笔者在研究国内外阅读理论分析和阅读策略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给出面向中学生的阅读策略,并在实际教学中验证、修正了该策略。在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中,笔者会将阅读策略系列化并总结加以推广,让更多的师生收益。
参考文献
[1]李潇颖.元认知对成人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11(9):161-162.
[2]彭卓.认知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63-64.
[3]韩程峰.运用篇章理论 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1,(79):70-72.
[4]秦万祥,蔡兰珍.语篇理解的情境模型研究及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9(7):43-45.
[5]王黎生.语篇理解和记忆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发[J].理论月刊,2010(9):95-97.
[6]刘莺.大学英语阅读低分者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有效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0):38-41.
关键词 英语教学;阅读策略;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075-02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Strategy//Jin Xuemei
Abstract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 learning and 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can be benefited from it. Writing material and examples can also be provided from reading.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scheme of reading construction is introduced and applied in actual teaching.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reading strategy; reading ability
Author’s Address Zhongguo High School, Shanghai, China 200235
在中学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阅读非常重要。阅读是人类社会认知最基本的方法,是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但在日常的教与学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未收到预期的较好效果。分析发现这与阅读策略存在一定的关系。如阅读课上的训练活动以语言知识为主,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讲解单词、句子结构和语法等,既不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面,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阅读策略对阅读能力提高的影响开展研究。
1 中学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阅读能力是中学生英语考试和英语应用中的重点考核部分。以高考和中考英语试题为例,阅读理解题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中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1 阅读策略缺乏
教师对英语阅读策略缺乏恰当的指导和训练,从而阻碍中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多数学生在阅读时不会使用阅读策略,也不了解有哪些阅读策略。
1.2 英语词汇量不够
词汇量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词汇量还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阻碍着学生英语阅读的顺利进行和全面理解。
1.3 阅读理解不通畅
在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上,往往在一个句子或一段话中即使每个单词都认识也未必就能明白它的全部和真正的意思,除语法外的因素还有句子结构、句法、修辞、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等。
2 面向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
阅读技巧在阅读中起到不可轻视的作用。教师适当地讲解阅读技能知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根据英语阅读理解模式来分析构建英语阅读理解的阅读策略。
2.1 激活学生知识经验
在讲授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做一些准备工作,在准备过程中也间接地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还可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即通过文章标题、作者、首位段或读者自己的经历、阅历,读者就文章所谈的话题作些猜测。预见的这一方法能激发学生带着预言积极参与阅读,为进入阅读状态作好准备。
2.2 略读
略读是一种快速浏览的阅读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了解文章的大意。训练学生的时候,可以根据文章的类型和体裁,要求快速抓住文章的要点;抓住文章的主题句,并迅速理解全文的大意。主题句一般位于段首、段尾或位于段中,但是有时文章的主题句并不是非常的明显,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归纳和概括。
2.3 寻读
寻读是另一种快速阅读的方式,其目的就是能从较长的文字材料中查寻需要了解的特定的细节和内容,要求既快又准。要想在很短时间内准确地找到目标和迅速地捕捉所需信息,可以带着查找内容的主题词进行寻读,或在资料中捕捉关键词;区分主要事实和次要事实,把问题与文中的所有事实进行对比分析。
2.4 预测
对于一篇文章,训练学生能够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去预测:从文章整体内容方面进行预测;从文章的形式和体裁、结构等方面进行预测;从文章的段落结构方面进行预测;从文章所提问的问题中进行预测。根据设定的问题联想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预示文章的主题,推断文章的事实和情节发展。
2.5 猜测生词词义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出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通常可以根据语境线索来猜测词义:通过定义或释义关系来推测词义;常用的符号有逗号、破折号和括号等,或用辅助词如that is、such as等;根据同义词或反义词来猜测词义;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根据常识猜测词义;根据所学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来猜测单词。
2.6 推断、推理
可分为“领悟隐含意义”和“逻辑推理”两种形式。一般推断题的类型包括:根据文章的描写推断人物的特征;根据文章的论述推断作者的态度,作者的态度有主观和客观两种;根据文中的描述推断下一段的内容或最后结果;根据词义关系推断具体细节;数字推理。
2.7 词汇训练
在直接教生词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使用构词法,比如对于中学生,直观教学方法更易让学生接受。还可以利用单词增加前缀、后缀和合成词的构造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等。伴读指导则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一篇文章并回答阅读理解题,然后做一系列的词汇练习来学习掌握取之于文章词语。在选择文章时应考虑文章的难易度和文章趣味性、吸引力。 2.8 阅读速度
首先让学生明白音读、心读、指读等习惯的坏处和不良后果,进而鼓励学生争取读一遍就掌握文章的大意。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明白在阅读过程中遇见生词是很正常的事情,生词的出现并不能完全阻碍他们继续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含义,况且还可以通过具体情景和上下文的提示猜测生词的含义,从而帮忙学生逐渐纠正这些坏习惯,提高阅读的速度。
2.9 自我评价
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和阅读计划,如在一定时间内扩大词汇量、学习语法,每天阅读几篇文章等,并及时评估自己的进步和反思存在的问题,再自动与教师一起分析,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以便达到效果的最优。
3 阅读策略的试验性运用
为了验证阅读策略对中学生阅读的影响情况,根据笔者实际的教学环境,从高一上学期起,周期一年,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外一个班作为对比班。
3.1 方案制定原则
1)主体性原则。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用各种教育教学措施,使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2)自主性原则,除教材中阅读材料以外,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即自我阅读、自我理解、自我评价、自我质疑,以提高自我阅读量。
3)有序性原则,根据方案目的和要求,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层研究到深层探求的层递性。
3.2 训练材料
阅读材料选自中学各类考试中的阅读考试材料、模拟材料和部分国内外英文期刊,将材料文章按不同的题型进行归类,以便于训练,如找中心句类的、猜词类的、推断类的等。每两节课进行一个策略训练,第三节课再进行温习和巩固。
3.3 训练步骤
挑选1~2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阅读,让学生一起描述并共同讨论是如何完成阅读任务的。如果学生使用了某些有用的学习策略,教师应给予肯定,并让他们说说这些策略是如何帮助他们完成学习活动或在学习活动中起到什么积极作用。教师进一步向学生介绍并演示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并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这些策略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如何来掌握这些阅读策略等,鼓励学生探索如何把这些阅读策略加入到自己的学习策略系统。接着发给学生一些文章让学生模仿教师所讲解的策略进行阅读训练,并扩大阅读量。引导学生对阅读策略使用情况及取得的进步进行评价,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总结自己在阅读中的策略使用情况以及取得的进步、存在的困难,下一步计划等。
3.4 训练成效
笔者在训练后对学生进行了几次难度适中的阅读测试,发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不断提高,中等生成绩提高比较快。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和阅读计划,如在一定时间内扩大词汇量、学习语法,每天阅读几篇文章,等等,并及时评估自己的进步和反思存在的问题。在高一期末统考中,实验班英语考试的阅读理解部分平均成绩比对比班要高出25%左右。
4 总结
多数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普遍进行英语阅读策略的训练,但相关研究并不多见。笔者在研究国内外阅读理论分析和阅读策略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给出面向中学生的阅读策略,并在实际教学中验证、修正了该策略。在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中,笔者会将阅读策略系列化并总结加以推广,让更多的师生收益。
参考文献
[1]李潇颖.元认知对成人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11(9):161-162.
[2]彭卓.认知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63-64.
[3]韩程峰.运用篇章理论 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1,(79):70-72.
[4]秦万祥,蔡兰珍.语篇理解的情境模型研究及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9(7):43-45.
[5]王黎生.语篇理解和记忆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发[J].理论月刊,2010(9):95-97.
[6]刘莺.大学英语阅读低分者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有效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0):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