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二胡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5051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部优秀音乐作品的实现,不仅需要音乐作曲者的精巧构思,还需要音乐演奏者的灵魂再现。一首音乐的乐谱单单摆在那里,就只是一连串的文字符号而已,只有音乐演奏者为其赋予灵魂,它才具有了生命。本文以二胡为例,分析了二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如何加强二胡教学中乐感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二胡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二胡 教学 乐感
  音乐演奏者在诠释一首音乐作品的时候,不仅要充分体会和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音乐创作者的人物情感,还要注重演奏者自身的思想感悟和情感表达。音乐演奏者需要在把握作品本身内容的情况下,通过对音乐的进一步解读、创作,融入自身的思想情感,依靠卓越的演奏能力,凭借自身独一无二的乐感,来诠释好音乐作品,从而达到感染、打动观众的效果。
  一、二胡教学现状
  二胡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乐器,作为一门音乐类课程,进入学校的时间比其他乐器来说短得多,所以当前针对二胡的教学体系还尚未完善,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二胡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只重理论,不重实践。二胡教学就是如此,很多教师都只动嘴,不动手,没有给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一种茫然的状态。
  另外,教师在进行二胡教学时往往只注重学生演奏技巧的练习,在授课曲目的选择上往往也只关注一些高难度技巧的曲目,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过于技巧化,导致二胡演奏中炫技之风和攀比之风盛行。此外,二胡教学中还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教师过于急功近利,只重形式,忽视了学生的音准问题,忽略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在学生基础能力都没有巩固的时候,就一味地让学生接触一些复杂的二胡曲目。学生的演奏能力和级别看似得到了提高,实际上却丧失了演奏者应有的乐感,这样演奏出来的曲目技巧痕迹严重,音乐显得僵硬死板,缺乏情感,无法打动观众。
  乐感对于任何种类的教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胡教学对学生乐感的忽视,对学生二胡演奏能力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既不利于学生自身音乐素养的提高,更不利于我国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对此,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二胡的教学现状,加强二胡教学中对学生乐感的培养,促进我国二胡艺术的长久发展。
  二、在二胡教学中加强学生乐感的培养
  (一)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在二胡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各方面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既要能够正确判断自身音乐演奏能力,还要具备鉴赏其他不同音乐的能力。学生只有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在进行二胡演奏时,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音准问题,充分认识自己的演奏效果,在演奏过程中真正地投入感情。教师须引导学生形成“演奏须用情”的良好习惯,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只有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才能加强学生自身乐感,提高学生二胡演奏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二)提高学生音乐思维能力
  传统的二胡教学通常是采用教师一对一的指导模式,这种授课模式使学生只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与其他的二胡学习者缺乏交流与对比。二胡教学应该加强不同演奏者之间的交流,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合作,学生可以感受二胡演奏的魅力。轮奏、重奏等这些方式都可以加深学生对二胡音乐的进一步思考,有助于学生在演奏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乐感水平。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合作关系,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思考感悟,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激发学生二胡演奏的想象力,不断提高学生音乐上的思维能力。
  (三)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要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首先要注重对学生音准的培养,锻炼学生对音准的把握,指导学生正确分辨音色,加强学生音乐听觉的训练,这些都是进行二胡演奏的基础。
  其次,二胡教师在通过乐谱教授学生的时候,除了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内容,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对既有作品进行再创造,加入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在表达作品原本的旨意和情感时,将自己和作品充分融合在一起。这种演奏展现出的流畅与自然,是任何高超的手法技巧都比不上的,这样富有灵魂的、極具感染力的演奏才能直击人心、感动观众。
  三、结语
  根据上文描述,我们可以认识到,学生乐感的培养对二胡演奏至关重要。在二胡教学中,不能重技巧、轻艺术,不能急功近利,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表达、多创造,要把艺术、思想、情感充分融入二胡表演中。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乐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演奏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跃聪.谈二胡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10).
  [2]张立宏.谈二胡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17).
  [3]王慧.二胡教学中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与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2008(06).
  [4]刘长福.二胡教学随笔之一 浅议二胡“教学”[J].小演奏家,2003(11).
  (作者简介:陈月红,女,硕士,徐州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二胡教学、民族民间音乐)(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以及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被淡化和忽视。有的少数民族文化甚至已经走向衰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研究分析玉溪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和传承意识,以使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找到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 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一、研究背景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其位于中国西南的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这一概念也逐渐有了不同的见解。本文试图从古希腊哲学、基督教与文学三个方面,追寻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西方学者对“自然”一词的不同诠释。  关键词:自然 古希腊哲学 基督教 文学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探索自然,随着人类思考的不断深入,“自然”一词也由最初单纯的地理概念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解读。“自然”最原始的概念是指自然界,它代表了宇宙万物,是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
摘要:为满足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高校艺术专业必须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必须牢牢结合实践需要,将实训作为基本内容。将实践工作室引入教学规则当中,用零距离、常态化训练方式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动手能力 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  艺术类专业作为对实践有着较高要求的专业,如果学生缺少专业化的设计能力,毕业后就会遇到无法就业的问题。为了满足企业对艺术类专业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语文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生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利用生活素材,是调动学生阅读热情,深化阅读理解,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生活素材;阅读教学;调动热情;深化理解;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多年了,但语文教学长期以来
【摘要】阅读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而现在的职高学生往往都是不情愿地阅读,新的媒体时代要求职高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以提高其语文素养,培育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就是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要采取有效、温和的方式,提高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累计课外阅读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掌握合理的阅读技巧,以此来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达到不断提升职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提高他们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摘要:“的”字在离石方言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它有结构助词、语气词、体标记词等用法,还可以表能愿、强调等意义。本文以吕梁市离石区东片城区方言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离石方言“的”字的各种用法,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离石方言 “的” 助词 语气词  离石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中部,方言属于晋语吕梁片的汾州小片。离石方言有东西两小片,西片的西部坪头、结绳鄢两乡方言接近于临县话,其他方言大体一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基本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