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敬致譚獻手札二通考釋

来源 :书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hangy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復堂師友手札菁華》收有楊守敬致譚獻手札二通,係楊守敬于光緒十六年(1890)任黄岡教諭時所作,爲《楊守敬題跋書信遺稿》和其他文獻所未收,札文内容涉及楊守敬著《日本訪書志》的緣起、在日本訪得卷子本《左傳》《一切經音義》等“秘笈”之事,以及楊、譚二人的學術交流、書籍往還,對于研究二位學人生平、交往以及晚清文化史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其他文献
南朝時期,出現了以“書品”“書評”爲特色的批評方式.“書品”用來定等級,“書評”用來述原委,并産生了以庾肩吾《書品》、袁昂《古今書評》爲代表的書法論著.這兩種批評方
本文詳細考證《説文》原本“上篆下隸”的“(禮)”字,是为了矯正隸書“禮”.我們不知二徐本訛形“禮”字,形成了“禮”與“豐”相分離的傾向,于是“禮”成爲簡體字“礼”的繁
關于楊隋國號的問題,從唐末到明清乃至近現代一直備受學界關注,有衆多學者認爲楊堅以“隨國公”的身份稱帝后,惡“隨”字從“走”,遂去“辶”,以“隋”爲國號,本文通過對金石
《墨池編》文獻來源十分廣泛,朱長文從歷代書學叢輯、字學著作、類書、總集、别集、正史、政書、雜著和金石法帖墨迹中漁獵資料,通過甄别整理和學術分類,將宋代以前的書學論
陶潜《桃花源記》開篇第一句“晋太元中”或“晋太原中”,歷史上版本各異,讓抄書者不知所以然.本文通过对版本的梳理,考察历史上的抄寫因素、避諱字因素、“元”“原”字通假
顧芩《金陵野鈔》有降臣李明睿説其在清廷禮部時受王鐸降書的記載.本文假定李明睿所述爲真的情况下,王鐸“預投降書”事件衹能發生在1644年6月13日至11月間.而此時期,王鐸從
本文從楊士奇收藏的法書碑帖入手,探討明代早期政治精英的書法觀.文章指出:明代早期閣臣的書法觀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書法是理學的審美外化.二、從趙孟頫上溯晋唐.三、初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