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ri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为首,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音乐学科作为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准确把握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时机,积极发挥自身影响作用,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充分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它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以情感人、引发共鸣,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努力做到每堂课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比如通过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懂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的呼声不仅是先辈们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我们今天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军号。再如,从传扬尊老爱幼的《小乌鸦爱妈妈》到讲文明、懂礼貌、团结互助的《咱们从小讲礼貌》等,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渗透教育;从爱护益鸟,保护环境的《小燕子》到《我和小树来比赛》等,可以对学生进行爱护生存环境,从小建立环保意识的教育;从增强学生对旧社会生活认识的《卖报歌》到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我们多么快乐,我们多么幸福》《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可以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深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及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二、准确把握音乐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时机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歌唱教学、欣赏教学、创作教学和器乐教学,教师要针对教学的不同特点,相机进行德育渗透。
  1.在歌唱教学中相机进行德育渗透。一首好歌,既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同时又是一篇进行思想教育的教材。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在学唱中提高演唱水平外,还要让他们在歌唱中去体验情感,认识人生,追求真善美。
  如,在教《歌唱祖国》这首歌时,首先逐句逐段从整体上把握歌词的内容。这样,一幅幅祖国的山河壮丽、国家繁荣富强的画面就会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把学习和理解歌词的过程变成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讲解与音乐有关的时代背景,会教育学生自觉接好革命前辈的班,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做出贡献。《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既达到了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同时通过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了孩子们互帮互助,协同完成任务的优良品质。
  2.在欣赏教学中相机进行德育渗透。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高尚的情操,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欣赏教学中,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在陶冶中形成品格乃至意志。《怒吼吧,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终曲,在欣赏之前,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和歌曲的创作过程,以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在欣赏的同时,教师可以播放有关的录像,使学生感受作品的宏大气势、黄河的汹涌澎湃,体会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奋斗的伟大形象,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3.在创作教学中相机进行德育渗透。在音乐创作教学中,学生在自由表现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还能培养自信、勇气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如,在编创舞蹈或表演音乐课本剧时,要求学生动作的一致性及协调性,课本剧表演时的投入程度等,都需要学生的共同努力,不能因为某个人而影响整体的效果。歌曲《井底的小青蛙》是一首叙事性的短小歌曲,生动幽默地描绘了坐井观天的小青蛙在见到大千世界时前后不同的感受。通过诙谐有趣的角色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周围的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课程负担,又增强了学生整体思想素质与艺术素质的提高。在音乐编创中,可以让学生以“诚信”“勤劳”“勤俭”“团结”等为主题,进行歌词创编。
  三、积极发挥音乐教师的自身影响作用
  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正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唱歌,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去理解学习的内容,体会学生的学习及情感需求,和学生一起聆听音乐,共同进入音乐的情绪及意境中,感受音乐的情感,引发共鸣,体会音乐的美感。师生的感情在共同参与、体验、探索、发现、获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拉近了距离。师生之间有了默契和谐的关系,才能激发学生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培养自信心及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
其他文献
作为当前迅猛发展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具有本质一致性;但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网络经济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以其经济的形式深刻地显现了理性视野下作
陶渊明的《闲情赋》是中国六朝时期抒情骈体赋的代表作品。文中的精华部分“十愿十悲”,在抒情和构思两个方面都突出地体现了一种有意识的唯美追求:在抒情上追求一种具有心理美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师队伍中不断得到贯彻落实,音乐课成为素质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笔者认为,要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让快乐的音符从农村学校中飘扬。  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  我所在的学校是我们县唯一一所少年体校,学生全部来自农村,生性顽皮好动。有的学生来这所学校之前从未上过音乐课,如何让他们对这门功课产生兴趣呢?笔者认
图书馆是教师从事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基地,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图书馆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进行搜集、整理、提供各种书刊情报资料为广大师生
为更好的预防奶牛产后出现的一系列疾病,有必要对奶牛生产前后血液中离子代谢及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本实验主要针对潍坊地区展开,采集潍坊地区两个奶牛场的60头奶牛静脉血,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按照系统动力学理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输入输出的系统,其由创新主体、创新动力源和创新环
初中学生处于人的一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所以学校教育对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思想政治教学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教学的主要途径,怎样提高教学效率,让思想政治知识内化到学生的行动上呢?  一、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学  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所以如果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一味的让学生在上课时记笔记,考试前背理论,学生对于政治概念和知识的学习,往往是考试时,成绩倒是
味象审美取象于食味,食物的生产必然关联着种族生存,因而内蕴着民权因子。之所以是因子,是因为只是潜隐于味象审美活动之中,并没有以显性的系统性理论化存在。虽为因子,但并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