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是国家针对教育的不足所作出的调整,有利于教学的进步和学生的发展。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英语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进行小学英语创新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素养,促进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创新
英语学科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英语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且教师追求权威性,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以至于总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新课程背景下的创新观要求破除知识中心的观念,破除教师的权威观念,且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进行改革,由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教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这样才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學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创新实践,笔者主要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评价理念与时俱进三点进行阐述。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影响着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态度。由于教师权威性的追求,导致很多学生认为教师是不好相处的,以至于在课堂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害怕出错被批评。新课程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因此教师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面对学生,在课堂多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大胆发言,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活跃起来,从而更好地配合自己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在执教《Good morning》这节课时,笔者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即:
T:Hello,every body!I’m Ms Cao.
Ss:Hello,Ms Cao.
T:How are you today?
Ss:I’m fine. Thank you.And you?
T:I’m OK.
接着,笔者出示PPT,PPT展示的是小男孩清晨起床后见到父母的场景。这时,笔者引起学生思考并回答:“小男孩起床后,会跟爸爸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很多学生说出了“早上好!”三个词。然后,笔者在黑板上写出:“Good morning”帮助学生进行情境学习。之后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也会出示相应情境进行参与式教学。这样做,很好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配合和互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重要的帮助。
二、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且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单纯地讲授书本知识,忽略学生的社会实践,导致知识与生活相脱节。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教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与生活相联系,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社区的综合教学模式。这样做,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英语的能力,是促进英语教学进步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执教《What color is it?》这节课时,笔者从生活实际出发展示了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认识与颜色相关的单词。笔者会指着学生穿的红衬衫,说:“Your red shirt is very beautiful.”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指着外面的树说:“Green trees”;有的学生指着白色的桌子说:“White table.”;有的学生指着桌上的文具盒说:“Yellow pencil case.”......在这种形式下,学生认识了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有关颜色的单词。接着,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笔者创设了生活情境:“小明是一个色盲患者,他想要知道生活中各种食物本来的颜色,于是向周围的同学请教。”接着,笔者会安排两名学生,一人扮演小明,一人扮演同学,进行有关颜色的对话。即:
小明:What color is apple?
同学:Apple have red and cyan.
小明:What color is milk?
同学:Milk is white.
......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What color is it?这个句型的使用,又能将知识迁移到生活当中,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
三、评价的理念与时俱进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传统的评价方式、内容、主体都比较单一,且与课程功能的转变不相适应,这样引起学生的反思是片面的,不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评价的内容、方式、主体都需要多元化,且教师要注重评价的过程,使形成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归纳反思自己学习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改正,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比如,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将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自己点评之外,还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评,并将评价结果上交。另外,评价的内容也应该综合化,除了学生的任务完成结果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表现能力、互动能力等,这样才能挖掘学生的优势,使学生发挥优势,更加积极自信地学习。再者,评价需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在发展中的变化。这样做,会使学生在英语课堂更加积极主动地表现自我,体现收获的快乐。
结束语:
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教师经过对师生关系的调解、改革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能力提升、英语教学进步的必经途径。
参考文献:
[1]杜卓营.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英语创新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9(23):78+82.
[2]杜金艳.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 学周刊,2016(14):150-151.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创新
英语学科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英语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且教师追求权威性,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以至于总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新课程背景下的创新观要求破除知识中心的观念,破除教师的权威观念,且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进行改革,由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教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这样才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學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创新实践,笔者主要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评价理念与时俱进三点进行阐述。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影响着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态度。由于教师权威性的追求,导致很多学生认为教师是不好相处的,以至于在课堂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害怕出错被批评。新课程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因此教师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面对学生,在课堂多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大胆发言,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活跃起来,从而更好地配合自己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在执教《Good morning》这节课时,笔者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即:
T:Hello,every body!I’m Ms Cao.
Ss:Hello,Ms Cao.
T:How are you today?
Ss:I’m fine. Thank you.And you?
T:I’m OK.
接着,笔者出示PPT,PPT展示的是小男孩清晨起床后见到父母的场景。这时,笔者引起学生思考并回答:“小男孩起床后,会跟爸爸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很多学生说出了“早上好!”三个词。然后,笔者在黑板上写出:“Good morning”帮助学生进行情境学习。之后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也会出示相应情境进行参与式教学。这样做,很好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配合和互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重要的帮助。
二、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且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单纯地讲授书本知识,忽略学生的社会实践,导致知识与生活相脱节。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教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与生活相联系,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社区的综合教学模式。这样做,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英语的能力,是促进英语教学进步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执教《What color is it?》这节课时,笔者从生活实际出发展示了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认识与颜色相关的单词。笔者会指着学生穿的红衬衫,说:“Your red shirt is very beautiful.”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指着外面的树说:“Green trees”;有的学生指着白色的桌子说:“White table.”;有的学生指着桌上的文具盒说:“Yellow pencil case.”......在这种形式下,学生认识了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有关颜色的单词。接着,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笔者创设了生活情境:“小明是一个色盲患者,他想要知道生活中各种食物本来的颜色,于是向周围的同学请教。”接着,笔者会安排两名学生,一人扮演小明,一人扮演同学,进行有关颜色的对话。即:
小明:What color is apple?
同学:Apple have red and cyan.
小明:What color is milk?
同学:Milk is white.
......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What color is it?这个句型的使用,又能将知识迁移到生活当中,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
三、评价的理念与时俱进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传统的评价方式、内容、主体都比较单一,且与课程功能的转变不相适应,这样引起学生的反思是片面的,不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评价的内容、方式、主体都需要多元化,且教师要注重评价的过程,使形成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归纳反思自己学习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改正,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比如,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将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自己点评之外,还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评,并将评价结果上交。另外,评价的内容也应该综合化,除了学生的任务完成结果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表现能力、互动能力等,这样才能挖掘学生的优势,使学生发挥优势,更加积极自信地学习。再者,评价需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在发展中的变化。这样做,会使学生在英语课堂更加积极主动地表现自我,体现收获的快乐。
结束语:
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教师经过对师生关系的调解、改革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能力提升、英语教学进步的必经途径。
参考文献:
[1]杜卓营.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英语创新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9(23):78+82.
[2]杜金艳.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 学周刊,2016(1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