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从哪里来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f38966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进入华尔街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投资风险管理软件。要做这份工作,必须对金融知识有所了解,所以,老板Juan几乎每天都抽空教我几招。他是哈佛企业管理的硕士、纽约大学的金融博士,每次和他聊天都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一天,Juan对我说:“你知道华尔街的大脑是什么吗?”见我疑惑的样子,他马上解释道:“华尔街的大脑就是犹太人。华尔街80%以上的投资产品,全是犹太人发明的,要论财商,谁都比不了他们。”我不解地问道:“难道连你都不如他们?”Juan 摇头说道:“我不行,和他们相比,我最多只是三段,离高手还差得远呢。”
  随后,他将我们部门的一个犹太人同事尤尼介绍给了我,让他帮助我尽快进入角色。二战时,中国接纳了许多犹太人,给了他们避难所,他们心存感激,将中国人帮助他们的点点滴滴全写进了教科书,让他们的子子孙孙永远记住中国人的恩情。基于这样的原因,尤尼对我非常友善,时常在午餐时间给我“上课”。第一次“上课”时,他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令我终身难忘!
  话说有一个亿万富翁(犹太人),全家要出去度假一周。在出去前,他去银行贷款5000美元。银行的业务员问他准备拿什么做抵押。他说他有一辆劳斯莱斯,不知行吗。“劳斯莱斯?当然行啦!”那个业务员脱口而出。于是,当场拍板成交。听到这儿,我不禁问道:“他那么有钱,为何还要借5000美元呢,借钱是要付利息的呀。”尤尼笑着说道:“不要着急,你再仔细想想。”我算了一笔账,当时短期贷款的利率是每年18%,5000美元借一周只有不到20元钱的利息。而他们全家出游,如果将劳斯莱斯交给保险公司的话,至少要付50美元。他借5000美元,不就等于只花了20美元的保费吗?银行的车库比一般保险公司的车库还保险呢,好精明的犹太人!
  尤尼的故事令我眼界大开,第二天,我便向他讨求犹太人成功的秘诀。尤尼大笑,“哪有什么秘诀呀!其实金融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只需要基本常识就可以分析了。”
  他的话让我一头雾水,尤尼又补充说道:“实话告诉你,金融归根到底是一种供和求的关系。任何东西的价格都是由它们而定,供为分母,求为分子。你一定知道华尔街就是靠交易量而存在的。那怎样才能产生和增加交易量呢?华尔街的‘供’是什么,是各种股票和债券。而人的本性是贪婪的,我们就是要设法将他们的贪婪转化为需求。于是你时常会听到些令人垂涎欲滴的好消息,比如哪支股票一年涨了多少多少啦,哪个行业有大大的利好啦,诸如此类的。这样一来‘求’自然就会增大,在‘供’不变的情况下,股市不就上了吗!而一直上也不行呀,上的太高了,只有买没有卖了,量不就下来了吗?幸好人类还有胆怯的一面,一旦利好出尽,跟着自然就是利空,大伙儿一怕,‘求’不就下降了吗?你自己想吧,会是什么结果呢?”
  “求和供之比下降,股市下跌。”我答道。
  “答对!”尤尼笑道。
  他接着说道:“什么东西最有价值,是那些不可再生物,同时又是很难取代的东西。比如石油,是不可再生的吧,但它的价格你说会一直上涨吗?不会的!因为人类早晚会找到替代品,像太阳能核能,一旦替代品的价格低于它时,对石油的‘求’就会减少,它的价格就会下降。再举个例子,刚有火车时,所有与火车有关的股票曾一度疯长,可后来汽车普及了,飞机也民用了,你看看现在那些和铁路火车相关的公司的股票吧,好些年都不动了。”听到这儿我问道:“那房地产呢,肯定是最有价值的吧?”尤尼又微笑道:“我就知道你会提到它,明天再聊吧。”
  我回家后,将尤尼白天说的话细细地琢磨,他说任何东西的价值都是由供求关系而定的。这个理论当年在国内读大学时,在政治经济学入门课程里就提到了,我怎么给忘了呢!今天让尤尼这么一分析,真是有道理呀,原来还真是基本常识。明天,我得好好听听他是怎样分析土地的。
  第三次的午餐,我准备好了几个问题,有备而来。刚坐定后,我就问道:“昨天你说了,最有价值的,就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而同时又是很难取代的。我想那就只有土地了,是吗?”
  尤尼笑着反问道:“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吗?你能确定吗?”
  我回道:“那当然,土地肯定是不可能再生的!”
  尤尼道:“我是在波士顿出生的。你知道吗?在四百年前,波士顿有不少地方还埋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下。”
  我惊异道:“是吗!”
  尤尼答道:“是的,下班后你去图书馆查一下就知道了。你不是从上海来的吗?上海边上有好几个岛,几百年前,也几乎都不存在,而且这些岛的面积至今依然在不断增长着。你是上海人都不知道?”
  我脸一红,原先想好的几个问题都缩了回去,只能听着尤尼继续说下去:“不过,土地的确很难被取代。不管房子造得多高,总还是要造在地上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土地都是有价值的,依然是按照供求关系的。非洲的土地你会要吗,除非那儿有宝藏。”
  听到这儿,我忙问道:“我看了几篇文章,都说买股票的风险很大,股票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而房子是实打实看得见的东西,特别是位置好的地段,比较踏实一些。你看呢?”
  尤尼清了清嗓子,慢慢说道:“讲个故事吧。日本是一个岛国,而且平原少,人口密度全世界第一。日本的经济在七十年代开始腾飞,那儿的房价也随之上升,房价和股市同步一日三蹿。到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整个日本的房地产总值,超过美国房地产的总值加上股市的总值。那时的人们都说日本房价不会跌,日本政府更是鼓励银行放贷,全力地支撑着。可他们忘了那个支撑物价的基本规律:供求关系。即那个需求必须是有效的。什么是有效的呢?就是人们要负担得起,才是有效的需求。我当时就预测日本房价撑不了多久,结果呢,九十年代初开始崩盘,不到两年,很多地方便跌回到七十年代初。记住,没有一颗树能够永远朝上长。”
  我打断了他一下:“不好意思,那我们怎么来判断房价是否贵了呢?”
  他笑道:“这个问题提得好。房地产是商品,对吧?它既然是商品,就一定会符合商品的价值规律。你知道,在衡量一支股票的价格高低、有无泡沫时,我们通常用的是P/E值(市盈率),也就是价格和所得之比。比如通用电器公司,目前在40美元上下,每股每年的所得为4美元左右,其P/E值在10左右,属于合理价位。如果P/E值超过15,就是高估了,有泡沫之嫌了。当然在各股的具体分析时,还要看那个公司是成长型,还是成熟型等等。同样,看一个地区的房价有没有泡沫,首先可以看房价和收入之比,也就是当地的平均房价和当地居民的平均收入之比,参考位置地点,一般在5以内属于合理,而超过6就离谱了。还有一个房价与租金之比更为准确,一般在10到15之间属于合理范围。比如我目前居住的森林小丘,一套二居室的公寓平均价格在20万左右,而每年的租金在1.6万上下,房价与租金之比是12左右,还不算离谱。注意一下香港,我有个朋友在那儿,他租了一套市价为500万港币的房子,每年只付不到15万,房价与租金之比超过30了,我看那儿的房价是极其被高估了!”
  尤尼的话是对的,投资房地产不见得都赚钱。他的话后来在香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都得到了应验。就拿香港来说,也曾有许多人预计香港的房价是绝对不会跌的,土地在香港太金贵了。然而,1997年后香港的房价跌了70%。纽约的房价这些年虽然迅猛上涨,但有些地区还没有1988年那么高。多伦多、温哥华的情况也类似。多伦多这些年房价也涨得很厉害,不过按目前平均家庭年收入10万,平均房价在30万左右计算,也还只是3倍,依然在合理范围的下限,还没有超过1988年时的房价。这充分证明了没有一颗树能够永远朝上长。
  直到尤尼离开公司的时候,我才知道,他原来是哈佛的一个著名教授,曾是Juan的老师,前些日子只是客串过来做一个项目。临别之时,他对我说:“几千年来,犹太人遭受了无数次的劫难,我们为何能一次次地站起来呢?因为我们真正的财富在脑子里,那是抢不去夺不走的。”他微笑地看着我,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你是学电脑专业的,这个起步很好,二十一世纪将是个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技术谁就可以掌握世界。不过,电脑技术每三年一小变,每五年一大变,你可要不断地跟上。另外,如果在华尔街不懂金融,你就是个瘸子,电脑技术再精也不行,是飞不高的。现在华尔街的游戏越玩越复杂,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花样出来,要成为‘街上高手’,必须不断地花精力财力投资在自己的大脑里。当今社会什么都是商品,你要把自己也当作商品,想使自己成为最有价值的商品,就要不断地增加对你的‘求’。投资不单是有形的金钱投资,更重要是对大脑的投资,这也就是我还要回去做教授的原因。我要是留在华尔街,就只有一个尤尼,而回到哈佛后,我能培养出一百个、一千个尤尼来。”
  编辑刘丽娜
  E-mail:lina1104@126.com
  (插图:张弘)
其他文献
许多普通大学“出身”的毕业生,面对招聘方挑剔的目光乃至傲慢的态度,只能无奈地选择黯然退场,怪罪自己的学校名气不够响、学历不够硬。然而,同样的学历背景,同样的公司职位,有的人可以顺利通过,有的人却吃了闭门羹。这是为什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求职中技巧也十分重要。  咄咄逼人的问询语气、阴气森森的问询陷阱、现实残酷的“死亡通牒”,是众多普通大学毕业生们在求职路上必经的坎坷。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甘拜下风,坐
上世纪中叶的中国式“集体主义”,自从在世纪末之前,逐渐分解以及还原为对个人和个体的尊重,初步建立起个人的权益保障系统之后,“我们”——这个在计划经济时代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已被更为普遍的“我”所替代。  我喜欢说“我”,也因此欣赏其他的那些“我”。如果没有“我”的确立,没有无数“我”的合作,“我们”必定是空洞、脆弱、空心化以至于不堪一击的。  然而,在“我”和“我们”之间,是以“他人”作为连接点的。
问:  孙大伯的妻子早已病故,孙大伯一直与女儿一同生活。2019年3月,孫大伯的好友赵大伯向孙大伯借了10万元,并立下借据,约定两年后归还。不料,半年后孙大伯病故。2021年3月,孙大伯的女儿拿着借据找赵大伯,要求他归还欠款。赵大伯认为钱是向孙大伯借的,不能还给小孙。请问,小孙能要回借款吗?  答:  根据民法典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
李玫瑾教授说过:“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要让孩子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孩子的学习成绩的确很重要,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家长应该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父母给予孩子的教育,不能唯分数论成败,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注重以下4个方面的家庭,更加容易培养出优秀且乐观自信的孩子。1.善于鼓励孩子的家庭  李玫瑾教授曾经在讲座中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13岁少年张潇艺跳
2004年9月下旬,我接到一封信。是一封读者来信,不过是一堆滥美之辞,并无特别之处。之所以对这封信有些印象,是因为,这封信寄自韩国。似乎是一位在韩国打工的年轻人,又似乎是一位在韩国定居的华人,无论看笔迹还是看语气,都感觉年龄不大。信握在手里,很轻,就像一片树叶。事实上那里面真的夹了一枚干树叶:绿色,脆弱,手掌形,叶脉清晰。信在书桌上躺了一天,黄昏时我有了些空闲,想给他写一封简短的回信,却正好有朋友
翻查2005年的报纸,出镜率最频繁的新闻莫过于对“矿难”的报道了,从江西“官煤腐败窝”案,湖南娄底“官煤勾结”大案,黑龙江七台河市新富煤矿的瓦斯爆炸大案,到广东大兴煤矿特大透水事故等等,无不伴随着一串串遇难矿工的死亡数字。可以说,“矿难”与“官”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大部分完全是由于“官”的作为与不作为引起的。而导致官员丧失人性、不顾矿工的死活、宁可丢掉乌纱也人股煤矿的直接诱因就是丰润的经
在武当山,常年练功习武的有2000多人,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他们周而复始地练功,日复一日,有条不紊。  2004年元旦,黄明光到武当山游玩时,听见几个练功者气呼呼地抱怨。一个说:“穿这种鞋脚底容易出汗,脱了袜子以后还臭。”一个说:“脚在鞋里打滑,练拳不容易站稳。”他上前一打听,原来是练功者们对武术团发的胶鞋不满。他忽然想起小时候自己穿的布鞋。但是,布鞋虽然透气舒适,却因样式太土,慢慢被人冷落了。
案例:  张某和傅某都是打工族。前年开始了同居生活,收入不高的他们无房无车,一直租房住。由于房租飙涨,频繁搬家的他们痛下决心,打算买房、结婚。可他们工资不高,没有多少积蓄,只能求助父母。女方傅某的父母务农,自给自足尚且不足,无力支援他们。男方张某的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虽然省吃俭用,手中也没多少钱,但恰好,此时老区改造,张某父母得了一笔拆迁费。听说儿子打算结婚买房,他们竭尽全力凑够了20万元
“铁打的职场流水的兵”,在辞职的时候,杜小娜的一系列出色表现让老总与同事都非常满意,完成了她的“华丽转身”……    一    杜小娜大学毕业后,在这家贸易公司干了三年,从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青涩大学生成长为业务熟练、性格沉稳的资深员工。为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她决定跳槽。通过网上的招聘,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成为了她的新东家。  从接到聘用通知的那一刻起,杜小娜就开始不动声色地准备辞职了。她明
在中国的名人谱里,钱锤书当属一颗耀眼的星。他19岁考入清华大学,28岁被破格聘为外文教授。之后,他蜗居书斋,杜门避嚣,淡泊名利,专心治学,仿佛过着出世般的生活。夏衍曾赞叹道:“这真是一个特殊的人!”  大师姓钱,但他一生对钱财看得很淡。  钱锤书的著作为世人所景仰。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钱老讲学,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免费提供,可携夫人同往,钱锤书却拒绝了。英国一家老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