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选择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云冷杉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为研究对象,测定2种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探讨不同森林植被对2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森林类型下2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在2种林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种林型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云冷杉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为研究对象,测定2种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探讨不同森林植被对2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森林类型下2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在2种林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种林型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之比均表现为蒙古栎红松林高于云冷杉红松林;土壤碳密度云冷杉红松林显著高于蒙古栎红松林(P<0.05)。研
其他文献
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是三峡库区喀斯特地貌区的主要乡土树种,为了解柏木人工林不同混交种植模式对土壤转化酶活性和碳氮含量的影响,筛选最优的柏木栾树混交种植模式,实现柏木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随机区组设计,以柏木纯林为对照,研究三峡库区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和柏木(栾柏)带状混交、栾柏块状混交和栾柏株间混交3种混交种植模式对不同土层厚度下(
摘 要:可燃物是林火發生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构成林火行为的主体。定量评价不同火烧程度火烧迹地死可燃物载量的影响对于理解火因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恢复了10 a的内蒙古根河林区2009 年火烧迹地为研究区域,于2019 年6 月对研究区展开调查,沿海拔梯度设置9 块20 m×20 m标准样地,在每个标准样地中沿对角线设置 5 个小样方(1 m× 1 m),共 45 个。调查和测定环境因
摘 要:为了解胡桃楸在不同密度次生林中胸径、树高及单株材积对冠幅的影响程度,利用通径分析及相关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张广才岭林区3种密度等级(Ⅰ:≤ 500株/hm2,Ⅱ:>500~600株/hm2,Ⅲ:≥600株/hm2)下次生林中优势树种胡桃楸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与冠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冠幅的生长速度逐渐降低,在Ⅰ级密度的林分中胡桃楸冠幅涨幅最大,高于密度Ⅱ
为掌握短波广播台站的覆盖区域,合理规划、调整各站点发射参数,使其频率资源得到更为精准的使用,本文基于ITU-R P.533算法,开发了一套短波广播覆盖分析软件。该软件能够有机
摘 要:為探究小兴安岭针阔混交天然次生林优势树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随树种、器官和间伐强度的变化特征,进而了解林带间伐后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分配格局、生长状况、适应策略和恢复潜力,在小兴安岭针阔混交天然次生林6种间伐强度(0%,15%,20%,25%,30%,35%)的林带中,选取5个主要树种, 采集树木枝条、树干和树叶, 测
用平板对峙法研究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methylotrophicus)对云杉梢枯病病原菌寄生小穴壳(Dothiorella gregaria)的抑菌活性,测定2种
伴随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产品逐步在众多行业领域中广泛应用。2020年是5G商用元年,作为新一代移动蜂窝通信技术,5G具有高速率、低功耗、低时延等技术特点,而随着5G网
摘 要:为保证续驶里程的前提下,提高纯电动赛车的动力性能和比赛竞争力,确定赛车整车参数与动力性能目标,对电机、电池和主减速比等动力参数进行设计及匹配计算,通过CRUISE仿真软件搭建整车模型,并建立75 m直线加速、最高车速与NEDC循环工况等任务,利用正交试验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对赛车电机的额定功率、额定转速和传动比进行优化组合,运用极差分析法对仿真结果计算分析,对优化后的动力参数进行仿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