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27日,沈阳桃仙机场,一名从肯尼亚入境的旅客引起缉私警察的注意:旅检X光机的图像显示,他的行李箱中塞满了小球状物体。随后的检查证实了缉私警察的推断,在坚果的伪装下,是密密麻麻的上千颗象牙珠。
在这次象牙走私案的缉捕过程中,一场跨境合作打击非法野生动植物走私的行动正在拉开帷幕,参加行动的国家共有28个,行动以中国农历蛇年命名:眼镜蛇二号。
“蚂蚁”和“大鱼”
桃仙机场入境旅客郑某开始表现还算镇定,他说这是受人之托带给孩子的礼物,无须报关,并当场撕开一袋坚果递给海关关员。但缉私警察发现,在箱子底部的几袋“坚果”,重量差异较大,检验证实了他们的推断,1226颗直径2厘米左右的象牙珠,藏匿在坚果中,总重量达8.77公斤。
海关工作人员依照经验推断,这是以“蚂蚁搬家”方式进行野生动植物走私的一起典型案件。郑某是一名在肯尼亚工作的华人,他受人之托,携带走私象牙入境,每次事成之后将得到5000至10000元的“带工”费。在肯尼亚的很多华人都像郑某一样,加入“蚂蚁搬家”的水客行列。
缉私警察知道,若侦查止步于郑某身上,案件将迅速简单地画上句号,而操纵整个走私链条的首犯,仍将逍遥法外,这是多年来困扰全世界缉私警察的一个难题。
沈阳海关缉私局并未就此放弃,于是有了后面的故事。他们以郑某为线索,追查货主,最终发现了隐藏在走私链顶端的大鱼。
走私象牙的货主薛某,多年盘踞肯尼亚,向包括盗猎分子在内的人员非法收购象牙,然后雇佣在肯华人少量多次走私进入中国。薛的女友李某负责处理走私象牙在肯尼亚的通关环节。每当一批走私象牙成功入境,国内的团伙成员负责向买家交货、收款。至此,购买、运输、销售,跨国象牙走私链的每个环节都展现在缉私警察面前。
但案件首犯远在非洲,如何将其缉捕归案成了能否端掉这条走私链的关键。
跨国追捕
案件呈报海关总署后,引起高度重视,海关总署缉私局具体指导案件侦办,派员到非洲,与打击野生物非法贸易的执法网络——卢萨卡特遣队做先期协调工作。同时,通过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国际刑警中国国家中心局、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等,向肯尼亚有关方面通报了藏匿在肯尼亚的象牙走私团伙情况及犯罪事实,敦请其对犯罪分子采取行动。
去年12月30日,适逢一场打击非法野生物制品贸易的多国联合行动——眼镜蛇二号,在亚洲、北美、非洲等地28个国家同时展开。海关总署决定以此为契机,联合境外执法力量,将薛某走私团伙一网打尽。海关总署缉私局将案件通报公安部国际合作局之后,两部门联合成立了工作组,赶赴肯尼亚,对薛某为首的走私团伙展开了跨境缉捕。
当地时间1月15日凌晨,工作组飞抵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然后迅速与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肯尼亚警察总局、肯尼亚移民局达成共识。两天后,肯尼亚警察抓获了象牙走私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薛某,并立即启动遣返程序。1月18日,工作组押解薛某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此前,该团伙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郑某某、李某已在我国入境时落网,至此,该案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后续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方执法部门表示将对犯罪嫌疑人加强讯问,将薛某走私团伙的犯罪事实进一步甄别呈现。
这次跨境缉私行动,至此已取得以前难以想象的顺利和成功。成功的关键,在于“眼镜蛇行动”和“眼镜蛇二号”所倡导和建立的国际联合打击野生物走私体系。
“眼镜蛇”的背景
第一次“眼镜蛇行动”发仞于刚刚过去的蛇年新春。而它的源起,则可追溯到第四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2012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以及第七届东亚峰会主席声明。
在上述三次国际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对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深表担忧,野生动植物已成为仅次于毒品、贩卖人口的走私对象,每年非法贸易额达到78亿~100亿美元,引起各国高度关注。
“强化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已经在资源国、中转国、消费国取得了一致的政治意愿。”“眼镜蛇行动”国际协调组主席、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执法处处长万自明说。
万自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近年来偷猎和走私活动日益猖獗,导致全球大象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犀牛、穿山甲濒临灭绝。而中国是象牙、犀角、穿山甲片和虎豹制品的主要走私目的地。尽管中国在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上一直不曾松懈,但仍承受着国际舆论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决定承担大国责任。2012年9月,在国际濒危物种非法贩运特别调查组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在2013年春节之前组织开展一次多国联合打击走私濒危物种行动的倡议,获得各方支持,决定由中国提出联合行动方案,并以“眼镜蛇行动”命名,寓意这次行动是在蛇年由中国牵头组织的。
在眼镜蛇行动中,中国、美国、南非三国以及东盟、南亚、非洲卢萨卡议定书执法特遣队三个野生动植物执法网络同为组织方,共同组织、轮流主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新的行动模式
在为期一个月时间内, “眼镜蛇行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更重要的意义却在于创立了一种跨国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的合作范式。
在此成功的基础上,中国继续扮演牵头者角色,在蛇年之末,发起了“眼镜蛇二号”行动。28个参与国查获350多起非法贸易濒危物种案件,处理了400多名犯罪人员,中国查获案件和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数量均占总量半数以上。
中国和肯尼亚联合抓捕薛某走私团伙一案,成为“眼镜蛇二号”中多国联合执法的典型案例,为破解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的跨国执法困境,创造了一种典范。
“打击和遏制野生动植物犯罪问题十分复杂,仅靠一国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一个国家之内,仅靠森林公安、海关等某一个部门也不能够胜任,需要多部门共同努力、联合执法。”
万自明表示,“眼镜蛇行动”和“眼镜蛇二号”的行动一开始就设计为“联合行动”主题,不仅要求非洲贸易链条上的主要资源国、过境国、消费国参加,而且要求这些国家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海关和警方都参与。
各国都指定协调员,确保信息和情报畅通,还负责向他国提出协查请求,配合他国查处走私案件,或按国际协调组的要求对走私货物围追堵截。行动期间,各方对行动方案严格保密,行动前和行动期间不得报道眼镜蛇行动及其成果。
“这样的运作模式,以前未曾出现过,是眼镜蛇系列行动的重大创新。”万自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