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患沟通技巧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护患沟通是伴随在患者住院整个阶段,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使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护患冲突,更有助于护理人员对其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服务,促进服务对象早日康复。
  【关键词】护患沟通;沟通技巧;护患关系
  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护士掌握合理的沟通技巧,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从而更好的为服务对象服务,维持并促进其健康。
  1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指交往双方初次见面时彼此产生的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人们通常凭借第一印象判断一个人,确认这个人值不值得信赖和继续交往下去。
  1.1 服装仪容
  护士服干净整洁,头发打理整齐,宜化淡妆忌浓妆艳抹,忌喷浓郁的香水,不留长指甲。
  1.2得体的语言
  护理实践中沟通的主要方式是语言性沟通,护士所使用的沟通语言应该是亲切、美好的,并与病人的躯体状况和心境相一致,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语言艺术的修养与训练。[司丽华,孙凤,张志红.浅谈护患沟通的基本要求,2004,4(7). ]
  1.3 良好的情绪
  工作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情绪,不要把生活中一些负面情绪带到工作岗位上,更不要因为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和服务对象产生冲突。
  2 学会倾听
  倾听并不是单指“听”,还包括注意服务对象的词语选择、音调及各种非语言表现,并理解沟通过程中服务对象所要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适应的反应。服务对象也会觉得自己受到尊重,会更加愿意和护理人员进行沟通。
  2.1 耐心
  对叙述能力弱的患者,要有耐心的去倾听其表达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
  2.2 保持眼神交流
  在与服务对象沟通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眼神的交流,切忌心不在焉,东瞄西瞄,也不要一直瞪着服务对象,这是对服务对象最基本的尊重。
  2.3 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的去倾听服务对象所表达的的信息并及时做出适当的反应。
  2.4不要随意打断谈话,不要急于做出判断与评论。
  3 移情
  服务对象生病住院,面对生理疼痛和社会心理压力,导致其情绪不稳。护理人员要学会互换角色,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上,体会其所承受的压力,给予理解,并运用合理有效的沟通技巧安抚其不良情绪,帮助服务对象度过这个痛苦的阶段。
  4 充分准备
  比如护理人员的仪表、心态,要明确护患沟通的目的,准备安静、整洁的环境等。
  5 及时作出适当的反应
  这样能及时解决服务对象问题,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而且能使服务对象感到自己受到尊重,有效促进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6 环境
  安静舒适的环境会让服务对象精神放松,安心地说出内心真实的感受,使服务对象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愉快地接受各项医疗护理。[华山医院报 第158期 第四版 施 煜 非语言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
  7 健康教育
  服务对象从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就要对其进行随时随地的健康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拉近护患的距离,让服务对象从心里上觉得护理人员是真心对自己好,还能使服务对象提高对自己病情的认识,提高对自己病情的重视,促进服务对象的早日康复。
  8 尊重患者的隐私
  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服务对象会向护理人員透露一些自己的隐私,护理人员要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不能对其进行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打击。
  9 重视非语言沟通
  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能有效的对服务对象的心理进行安慰,使其摆脱抑郁情绪。
  9.1人际距离
  护理人员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病情有意识地把握与服务对象的距离,对儿童可以抱抱他们,安抚他们的情绪;对老人可以拉拉他们的手,会有利于情感沟通。而对有些敏感患者、异性患者的人际距离应适当远些,以免引起反感或误解。
  9.2 触摸
  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护理人员触摸服务对象,可以让服务对象感觉到关心、体贴、理解,也要注意对方的性别和触摸的部位,不要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9.3表情
  护士如果面无表情,会给患者受冷落之感;护士表情过于严肃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使患者感到紧张、恐惧,或者使患者联想到也许自己的病情严重,因而加重心理负担. [丁香,李秋香.浅谈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与对策.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0). ]护理人员应随时保持淡淡的微笑,可以使服务对象心情放松。当然,护理人员也要注意一些场合是不适合微笑的。
  9.4沉默
  有些服务对象由于性格或者病情的缘故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对护理人员进行言语上的侮辱,这时护理人员就应保持沉默,不要和他们争辩,以免引起冲突。护理人员应该让服务对象将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等服务对象安静后再来安慰、鼓励他们,要避免直言他们的错误。
  10 对临终患者的沟通技巧
  心理学家罗斯博士提出临终病人的心理活动有五个发展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磋商期、沮丧期、接受期。
  10.1 否认期沟通技巧
  在这段时间里护士如果强迫患者相信事实,逼迫患者面对现实,很可能导致患者轻生。这个阶段护士要给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环境,经常陪伴并倾听患者的感受,让患者自己一点一点接受现实。护士禁忌在患者面前露出同情的表情,以防激怒患者。
  10.2 愤怒期沟通技巧
  当患者进入愤怒期,患者会经常向周围的人群发泄怒气,而护理人员往往会成为其发泄的对象。护理人员应该把患者这种行为看成是有益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正常行为,给予患者宽容和理解。
  10.3 磋商期沟通技巧
  这个时期患者会积极的配合治疗,希望会有奇迹的出现,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抓住患者的这个心理,主动关心、贴近、开导患者,尽量满足其各种合适的需要,减轻其心理压力。
  10.4沮丧期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要经常的安慰并开导病人,允许其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去发泄心中的情感。并让病人的家属多陪伴在病人的身边。也要随时的注意患者的情绪,避免其自杀。
  10.5接受期沟通技巧
  尊重患者,不要强迫与其进行交谈,给予临终患者一个安静独立的环境,避免外界的骚扰。护理人员尽量多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无声的安慰。
  医疗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仅限于技术操作,更要求护理人员对服务对象的心理、情感、认知、生理等进行全方面的护理服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为患者创造和谐、安全、支持性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尽快恢复或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可能地发挥自身潜能。 [ 郑修霞,主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7. ]
  参考文献:
  [1] 司丽华,孙凤,张志红.浅谈护患沟通的基本要求,2004,4(7).
  [2] 华山医院报 第158期 第四版 施 煜 非语言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3] 丁香,李秋香.浅谈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与对策.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0).
  [4] 郑修霞,主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7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非特异性肋软骨炎的诊治体会。方法:局部药疗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326例。结果:治愈289例,有效37例,复发率0%,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局部药疗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简便易行、经济、患者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局部药疗;功能锻炼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是胸外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根据是否伴有肋软骨肿胀,分为单纯肋软骨炎和T
期刊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为0.3%~2.6%,由于晚婚及高龄初产妇的增加,超声检查水平的提高,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孕期处理 应根据妊娠时间、肌瘤大小、肌瘤部位、临床表现等因素决定。笔者认为:①如果未孕前发现非黏膜下肌瘤直径 5cm 的大型子宫肌瘤也可做肌瘤剔除手术,并认为这样可使90 %的单发肌瘤患者及半数的多发肌瘤患者避免术后再次手术
期刊
糖尿病是我国主要的慢性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增加,≥20岁的成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9.7%,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15.5%,最新的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总糖尿病患病人数达9200万以上,糖尿病前期人数达1.48亿以上,以2型糖尿病居多。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大多数2型糖尿病人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当人们首次被诊断2型糖尿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分析40例患者行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行再次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术前准备、手术实施技术及手术后处理。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2例,早期病死率为5%;术后有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其中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症9例,占50%;室性心律失常4例,占22.22%;肾功能不全3例,占16.67%;反复室
期刊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社区、我市乃至全国的高血压病患者越来越多,高血压并发症如:脑梗、脑出血、心梗、心衰等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致残、致死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不得不重视高血压病的防治。通过10余年的社区工作总结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社区居民不了解什么是高血压。  2 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病危害性的认识严重不足。  3 社区居民仍存在很多不良生活方式如食盐过多、肥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UHS疝修补装置行腹股沟疝补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应用UHS疝修补装置行腹股沟疝补术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随访3-9月,平均5.8月。术后无阴囊水肿、血肿,未发生腹股沟疝复发,无异物感,无慢性疼痛等。结论:应用UHS疝修补装置行腹股沟疝补术,补片能完全覆盖耻骨肌孔,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张力疝修补方法。  【关
期刊
【摘 要】Steward苏醒评分在麻醉复苏室的合理使用,能防范全麻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减少全麻患者出室危险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滞留时间,增加复苏床位的使用率,指导合理使用复苏药物。  【关键词】Steward评分;麻醉复苏室;全麻并发症  我院自2010年5月成立麻醉复苏室,设置床位8张,随着外系各科室的迅猛发展,我院手术量逐年增加,麻醉复苏室的工作量也逐渐增加。我院麻醉复苏室在加快手
期刊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综合症,是由于各种脑血管病理改变,如栓子或血栓形成引起血管闭塞,血管破裂,血管壁损伤或通透性改变,以及血液成分和血液粘稠度改变等导致的脑部病变。卒中的分类:根据病理改变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和脑栓塞)。卒中治疗的目标:减少脑损伤,使病人最大程度康复。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美国卒中学会(ASA)提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相关因素、期待疗法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8 例(PPROM)的临床资料,总结期待疗法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并对不同孕龄组28~34+6 周、35~36+6 周两组做比较分析。结果:妊娠前有生殖道感染病史为易发因素,其次为引产、流产史和臀位。孕28~34+6 周PPROM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和病
期刊
留置胃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一项基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的固定常采用胶布固定法,由于患者躁动或皮肤分泌汗液多等原因,引起胶布固定不牢而导致胃管脱出,同时长期鼻饲患者频繁更换胃管固定胶布,极易造成患者皮肤损伤。 传统胶布固定法置管时用一条胶布交叉固定于鼻翼,另一条胶布在颊部固定。当遇到病人面部油脂分泌较多、出汗时,常使粘性差的胶布自行松脱导致胃管滑脱;病人烦躁或意识模糊时能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