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护患沟通是伴随在患者住院整个阶段,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使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护患冲突,更有助于护理人员对其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服务,促进服务对象早日康复。
【关键词】护患沟通;沟通技巧;护患关系
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护士掌握合理的沟通技巧,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从而更好的为服务对象服务,维持并促进其健康。
1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指交往双方初次见面时彼此产生的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人们通常凭借第一印象判断一个人,确认这个人值不值得信赖和继续交往下去。
1.1 服装仪容
护士服干净整洁,头发打理整齐,宜化淡妆忌浓妆艳抹,忌喷浓郁的香水,不留长指甲。
1.2得体的语言
护理实践中沟通的主要方式是语言性沟通,护士所使用的沟通语言应该是亲切、美好的,并与病人的躯体状况和心境相一致,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语言艺术的修养与训练。[司丽华,孙凤,张志红.浅谈护患沟通的基本要求,2004,4(7). ]
1.3 良好的情绪
工作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情绪,不要把生活中一些负面情绪带到工作岗位上,更不要因为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和服务对象产生冲突。
2 学会倾听
倾听并不是单指“听”,还包括注意服务对象的词语选择、音调及各种非语言表现,并理解沟通过程中服务对象所要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适应的反应。服务对象也会觉得自己受到尊重,会更加愿意和护理人员进行沟通。
2.1 耐心
对叙述能力弱的患者,要有耐心的去倾听其表达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
2.2 保持眼神交流
在与服务对象沟通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眼神的交流,切忌心不在焉,东瞄西瞄,也不要一直瞪着服务对象,这是对服务对象最基本的尊重。
2.3 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的去倾听服务对象所表达的的信息并及时做出适当的反应。
2.4不要随意打断谈话,不要急于做出判断与评论。
3 移情
服务对象生病住院,面对生理疼痛和社会心理压力,导致其情绪不稳。护理人员要学会互换角色,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上,体会其所承受的压力,给予理解,并运用合理有效的沟通技巧安抚其不良情绪,帮助服务对象度过这个痛苦的阶段。
4 充分准备
比如护理人员的仪表、心态,要明确护患沟通的目的,准备安静、整洁的环境等。
5 及时作出适当的反应
这样能及时解决服务对象问题,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而且能使服务对象感到自己受到尊重,有效促进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6 环境
安静舒适的环境会让服务对象精神放松,安心地说出内心真实的感受,使服务对象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愉快地接受各项医疗护理。[华山医院报 第158期 第四版 施 煜 非语言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
7 健康教育
服务对象从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就要对其进行随时随地的健康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拉近护患的距离,让服务对象从心里上觉得护理人员是真心对自己好,还能使服务对象提高对自己病情的认识,提高对自己病情的重视,促进服务对象的早日康复。
8 尊重患者的隐私
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服务对象会向护理人員透露一些自己的隐私,护理人员要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不能对其进行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打击。
9 重视非语言沟通
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能有效的对服务对象的心理进行安慰,使其摆脱抑郁情绪。
9.1人际距离
护理人员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病情有意识地把握与服务对象的距离,对儿童可以抱抱他们,安抚他们的情绪;对老人可以拉拉他们的手,会有利于情感沟通。而对有些敏感患者、异性患者的人际距离应适当远些,以免引起反感或误解。
9.2 触摸
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护理人员触摸服务对象,可以让服务对象感觉到关心、体贴、理解,也要注意对方的性别和触摸的部位,不要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9.3表情
护士如果面无表情,会给患者受冷落之感;护士表情过于严肃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使患者感到紧张、恐惧,或者使患者联想到也许自己的病情严重,因而加重心理负担. [丁香,李秋香.浅谈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与对策.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0). ]护理人员应随时保持淡淡的微笑,可以使服务对象心情放松。当然,护理人员也要注意一些场合是不适合微笑的。
9.4沉默
有些服务对象由于性格或者病情的缘故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对护理人员进行言语上的侮辱,这时护理人员就应保持沉默,不要和他们争辩,以免引起冲突。护理人员应该让服务对象将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等服务对象安静后再来安慰、鼓励他们,要避免直言他们的错误。
10 对临终患者的沟通技巧
心理学家罗斯博士提出临终病人的心理活动有五个发展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磋商期、沮丧期、接受期。
10.1 否认期沟通技巧
在这段时间里护士如果强迫患者相信事实,逼迫患者面对现实,很可能导致患者轻生。这个阶段护士要给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环境,经常陪伴并倾听患者的感受,让患者自己一点一点接受现实。护士禁忌在患者面前露出同情的表情,以防激怒患者。
10.2 愤怒期沟通技巧
当患者进入愤怒期,患者会经常向周围的人群发泄怒气,而护理人员往往会成为其发泄的对象。护理人员应该把患者这种行为看成是有益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正常行为,给予患者宽容和理解。
10.3 磋商期沟通技巧
这个时期患者会积极的配合治疗,希望会有奇迹的出现,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抓住患者的这个心理,主动关心、贴近、开导患者,尽量满足其各种合适的需要,减轻其心理压力。
10.4沮丧期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要经常的安慰并开导病人,允许其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去发泄心中的情感。并让病人的家属多陪伴在病人的身边。也要随时的注意患者的情绪,避免其自杀。
10.5接受期沟通技巧
尊重患者,不要强迫与其进行交谈,给予临终患者一个安静独立的环境,避免外界的骚扰。护理人员尽量多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无声的安慰。
医疗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仅限于技术操作,更要求护理人员对服务对象的心理、情感、认知、生理等进行全方面的护理服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为患者创造和谐、安全、支持性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尽快恢复或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可能地发挥自身潜能。 [ 郑修霞,主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7. ]
参考文献:
[1] 司丽华,孙凤,张志红.浅谈护患沟通的基本要求,2004,4(7).
[2] 华山医院报 第158期 第四版 施 煜 非语言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3] 丁香,李秋香.浅谈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与对策.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0).
[4] 郑修霞,主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7
【关键词】护患沟通;沟通技巧;护患关系
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护士掌握合理的沟通技巧,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从而更好的为服务对象服务,维持并促进其健康。
1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指交往双方初次见面时彼此产生的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人们通常凭借第一印象判断一个人,确认这个人值不值得信赖和继续交往下去。
1.1 服装仪容
护士服干净整洁,头发打理整齐,宜化淡妆忌浓妆艳抹,忌喷浓郁的香水,不留长指甲。
1.2得体的语言
护理实践中沟通的主要方式是语言性沟通,护士所使用的沟通语言应该是亲切、美好的,并与病人的躯体状况和心境相一致,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语言艺术的修养与训练。[司丽华,孙凤,张志红.浅谈护患沟通的基本要求,2004,4(7). ]
1.3 良好的情绪
工作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情绪,不要把生活中一些负面情绪带到工作岗位上,更不要因为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和服务对象产生冲突。
2 学会倾听
倾听并不是单指“听”,还包括注意服务对象的词语选择、音调及各种非语言表现,并理解沟通过程中服务对象所要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适应的反应。服务对象也会觉得自己受到尊重,会更加愿意和护理人员进行沟通。
2.1 耐心
对叙述能力弱的患者,要有耐心的去倾听其表达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
2.2 保持眼神交流
在与服务对象沟通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眼神的交流,切忌心不在焉,东瞄西瞄,也不要一直瞪着服务对象,这是对服务对象最基本的尊重。
2.3 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的去倾听服务对象所表达的的信息并及时做出适当的反应。
2.4不要随意打断谈话,不要急于做出判断与评论。
3 移情
服务对象生病住院,面对生理疼痛和社会心理压力,导致其情绪不稳。护理人员要学会互换角色,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上,体会其所承受的压力,给予理解,并运用合理有效的沟通技巧安抚其不良情绪,帮助服务对象度过这个痛苦的阶段。
4 充分准备
比如护理人员的仪表、心态,要明确护患沟通的目的,准备安静、整洁的环境等。
5 及时作出适当的反应
这样能及时解决服务对象问题,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而且能使服务对象感到自己受到尊重,有效促进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6 环境
安静舒适的环境会让服务对象精神放松,安心地说出内心真实的感受,使服务对象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愉快地接受各项医疗护理。[华山医院报 第158期 第四版 施 煜 非语言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
7 健康教育
服务对象从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就要对其进行随时随地的健康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拉近护患的距离,让服务对象从心里上觉得护理人员是真心对自己好,还能使服务对象提高对自己病情的认识,提高对自己病情的重视,促进服务对象的早日康复。
8 尊重患者的隐私
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服务对象会向护理人員透露一些自己的隐私,护理人员要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不能对其进行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打击。
9 重视非语言沟通
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能有效的对服务对象的心理进行安慰,使其摆脱抑郁情绪。
9.1人际距离
护理人员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病情有意识地把握与服务对象的距离,对儿童可以抱抱他们,安抚他们的情绪;对老人可以拉拉他们的手,会有利于情感沟通。而对有些敏感患者、异性患者的人际距离应适当远些,以免引起反感或误解。
9.2 触摸
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护理人员触摸服务对象,可以让服务对象感觉到关心、体贴、理解,也要注意对方的性别和触摸的部位,不要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9.3表情
护士如果面无表情,会给患者受冷落之感;护士表情过于严肃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使患者感到紧张、恐惧,或者使患者联想到也许自己的病情严重,因而加重心理负担. [丁香,李秋香.浅谈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与对策.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0). ]护理人员应随时保持淡淡的微笑,可以使服务对象心情放松。当然,护理人员也要注意一些场合是不适合微笑的。
9.4沉默
有些服务对象由于性格或者病情的缘故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对护理人员进行言语上的侮辱,这时护理人员就应保持沉默,不要和他们争辩,以免引起冲突。护理人员应该让服务对象将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等服务对象安静后再来安慰、鼓励他们,要避免直言他们的错误。
10 对临终患者的沟通技巧
心理学家罗斯博士提出临终病人的心理活动有五个发展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磋商期、沮丧期、接受期。
10.1 否认期沟通技巧
在这段时间里护士如果强迫患者相信事实,逼迫患者面对现实,很可能导致患者轻生。这个阶段护士要给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环境,经常陪伴并倾听患者的感受,让患者自己一点一点接受现实。护士禁忌在患者面前露出同情的表情,以防激怒患者。
10.2 愤怒期沟通技巧
当患者进入愤怒期,患者会经常向周围的人群发泄怒气,而护理人员往往会成为其发泄的对象。护理人员应该把患者这种行为看成是有益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正常行为,给予患者宽容和理解。
10.3 磋商期沟通技巧
这个时期患者会积极的配合治疗,希望会有奇迹的出现,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抓住患者的这个心理,主动关心、贴近、开导患者,尽量满足其各种合适的需要,减轻其心理压力。
10.4沮丧期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要经常的安慰并开导病人,允许其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去发泄心中的情感。并让病人的家属多陪伴在病人的身边。也要随时的注意患者的情绪,避免其自杀。
10.5接受期沟通技巧
尊重患者,不要强迫与其进行交谈,给予临终患者一个安静独立的环境,避免外界的骚扰。护理人员尽量多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无声的安慰。
医疗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仅限于技术操作,更要求护理人员对服务对象的心理、情感、认知、生理等进行全方面的护理服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为患者创造和谐、安全、支持性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尽快恢复或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可能地发挥自身潜能。 [ 郑修霞,主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7. ]
参考文献:
[1] 司丽华,孙凤,张志红.浅谈护患沟通的基本要求,2004,4(7).
[2] 华山医院报 第158期 第四版 施 煜 非语言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3] 丁香,李秋香.浅谈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与对策.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0).
[4] 郑修霞,主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