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巴金说:“有你在,灯亮着。”一个世纪以来,冰心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温暖着所有靠近过她和她的作品的人。她就像是寒冷的冬夜里那盏昏黄的油灯一样,让所有看到的人感受到希望和温暖,坚定地踏上前面那未知的旅途。我们可以从她的为人和作品中清晰地感觉到她说过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温暖人心的独特人格魅力也主要体现在她的一生心中都充满着爱。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母亲的爱、对儿童的爱
其他文献
在苍白无力的纸上, 一根头发丝丢了。 报案人,打着受伤的旗号, 说出了水的秘密。 在许多案件中,列举的习俗 都有深刻的背景。 翻过山的梦, 在山脚下被退回原籍。 為了那根发丝,你穿越时空, 游走于一堆堆夜色之间。 没有更好选择, 你把全部希望寄托于一滴偶然之上。 为此,你小心翼翼地捡起地上 一个个脚印,并用 必然丈量着它与发丝的距离。 其实,你真的多虑了。 当你忽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1 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1 回想起,我刚开始拿起《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完全是源于读完《活着》之后对乡土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还想多读些类似那个年代那片乡土的故事,以扩充对那个乡土社会的认识。而真正读完《平凡的世界》则让我对深深扎根在乡土大地上的那群人儿有血有肉的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 书中每个人物性格各色,关系
酷热的盛夏,清凉何处寻?炎炎夏日,避暑旅游日益成为旅游者远足出行的选择。前不久,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联合评选出了“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这将为还在愁于酷暑难耐的你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其中我国的青海省西宁市榜上有名,被专家学者一致推选为“中国夏都”之称号。 形似一叶扁舟的西宁市,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居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属大陆性高
清晨的北京 包围着寒冷 冬天的味道 嗅起来鼻子微微的刺痛 思绪被回忆占据 往昔的甜蜜 讓心灵徜徉在 温暖之中 为自己取暖 想着你的名字 这两个字就像一股热浪 在身体里涌动 沉醉其中,忘了伤痛 只为了冬日里这些许暖意 贪婪的不愿醒 清楚,如饮鸩止渴般恐怖 现实的残酷 让温暖过后感觉更冷 忘却也许是最好的结果 拉紧衣服埋低头 当北风掠过面颊钻进身体时 心不会被
今天是农历11月20日,金秋时节,硕果飘香,浒井村里,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全村人统一穿上带有喜庆氛围的红色衣裳,列队站于村庄的主干带两旁,夹道欢迎海内外张氏宗亲代表来参加浒井张氏祖祠落成庆典。一座新落成的浒井张氏宗亲祖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是一座典型的闽南建筑,站在祖祠的前面,咉入眼帘的是青石红砖燕尾脊,这些传统闽南建筑的标配,构成了整个祖祠的主色调。在屋顶上,两端的燕尾轻盈地腾空翘
摘 要:堪舆术在古代受到王侯将相甚至是一般的普通百姓选择地基也需要请教堪舆师来作为指导。本文就古代堪舆术的作用来谈论。 关键词:堪舆术;方法;作用 作者简介:胡良(1993-),男,江西南昌人,主要从事北方考古研究。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堪舆术和风水学一样,只不过堪舆学名字雅称。所谓堪舆,就需要分开解释。
摘 要:图式理论强调过去知识或经验对当前认识行为的影响,语言图示作为该理论的一部分,着重语言层面的影响。翻译作为一种行为活动,其译者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先前语言即译语知识的影响。本文以林纾的《黑奴吁天录》为例,运用语言图示理论来分析林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期从新的视角探析林纾如何解读源语言,如何组织译本语言。 关键词:语言图示;译文语言;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吴舒娟(1
摘 要:《伪君子》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的经典作品,莫里哀以他醇熟的古典主义创作手法和对社会深刻的思考成功地塑造了伪君子形象——答尔丢夫。戏剧讲述了答尔丢夫和奥尔恭一家人的矛盾冲突,并有各个不同的矛盾推动情节发展。这部喜剧极度讽刺了教会僧侣,揭露和鞭挞了教会的虚伪与丑恶。成为世界喜剧史上的典范之作。 关键词:答尔丢夫;情节发展;古典主义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维多利亚时代不仅是英国社会最为鼎盛的阶段,也是英国儿童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随后爱德华时代的儿童文学虽然继承并发展着光辉岁月所遗留的儿童文学传统,却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困境。本文通过梳理爱德华时期著名的英国儿童文学作家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伊迪丝·内斯比特,肯尼斯·格雷厄姆及其经典作品对英国当时社会儿童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特征进行还原,旨在归纳总结出英国爱德华时期的儿童文学形象特点,发掘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