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课中的合唱艺术与排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唱是一种集体参与的多声部声乐艺术形式,常常是指挥与乐队、合唱队共同完成的。它要求指挥与合唱队、乐队高度的统一和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按声部的多少,合唱可分男声合唱或者女声合唱。混声合唱分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合唱艺术往往是体现共性的艺术形式,是整体性极强的和谐的统一体。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能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和需要,合唱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是人们歌唱种类的常见一个类型,也是声乐艺术中最富有内涵、最有表现力的一种演唱形式。群众性合唱是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对增加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协作精神,提高音乐修养,丰富想象力,扩大视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合唱艺术代表着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面貌。合唱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合唱艺术最能够体现人民群体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最能够促进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人们的综合素质。合唱艺术又是声乐领域中更高层次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演唱可以给人们多形式、多音色、多声部、多层次的艺术享受,同时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使人们的精神领域得到升华。因此合唱艺术有着它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合唱训练最关键的是教唱和排练
  对于男高、男低、女高、女低每个声部的教唱,教唱者都必须贯穿对音乐的情感讲解和作曲家的意图,如音乐的表现力、音乐的强弱、音乐的速度、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歌唱过程中歌词的咬字、吐字、归韵等。把音乐的理解和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全面的贯穿进去。因此合唱中各声部的教唱极为关键,首先老师要有情感的教唱,不要急于求成,循序渐进地教唱。这样每个声部就会有兴趣地进入歌唱状态。让队员们学会有控制的歌唱技能,尽量进行有控制的歌唱,歌唱呼吸必须“气沉丹田”。讲解咬字吐字运用“咬住字头,引长字腹,收住字尾”的方法。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并使喉头松弛,起到保护嗓子的作用。大声喊唱是普遍存在的弊病。一般在没有受到相当好的头声训练时,一定严禁大声唱,尽量教些气息支持的方法,保持积极主动有相当兴奋状态地歌唱。
  歌唱的状态:歌唱状态应是兴奋的是微笑的,但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各种腔体的兴奋。简单地讲就像打哈欠的一刹那,这就形成了兴奋状态。兴奋才能保证声音通畅,微笑的歌唱才能发出最美的音质。合唱需要的是音质而不是音量。
  吐字:字正腔圆是歌唱的前提,以动人的语言达到优美的声腔,力求字清声美为一体。字与字之间要相互靠近,做到“宽母音窄唱,窄母音宽唱。横母音竖唱,扁母音圆唱”“向前的字往后靠,明的字向暗靠,横的字向竖靠,扁的字向圆靠”。把声音送向头腔面罩,使声音获得统一的共性。
  排练:排练就是在合唱中每个声部教唱到位后,先不带乐队进行合唱,听整个合唱的效果,指出问题,并反复纠正,直到完美为止。一般的合唱先是朗诵,朗诵的队员必须有情感有气势,往往朗诵最能激发合唱队员的歌唱斗志和歌唱情绪。再次是领唱,领唱很关键,往往一个好的领唱能带起整个合唱的气氛和歌唱的情绪。因此合唱中最关键的是选好朗诵和领唱。指挥根据乐曲的需要,要不断地纠正朗诵和领唱的情绪,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当然指挥是合唱队的支柱与灵魂。
  二、指挥在合唱训练中的重要性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合唱队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还是一个表演者,所以一个合唱指挥首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文学造诣及较高的艺术审美鉴赏力,方能使合唱队的训练达到科学性、思想性及艺术性内在与外在的完美协和统一。所以指挥的动作要经过一定的手势——指挥的语言,一边通过自己的手势灌输歌唱要领,引导演员对音乐的表现和理解,抒情歌曲动作要慢,譬如“南湖的船党的摇篮”手势中就能让合唱队员领会到,如在合唱中渐快的片段或者突快的片段,指挥的手势就要明显表现出来。如“黄河船夫曲”合唱中的“乌云哪遮满天,波涛哪高如山,冷风哪扑上脸,浪花哪打进船”。这段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就是由慢到快的情绪,在“我们看见了河岸,我们登上了河岸”乐曲的情绪显得极为舒缓,手的动作就要非常慢。乐曲进行到“回头来,在和哪黄河怒涛,决一死战”乐曲突快。此段表现了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合唱中的情绪在手势中要表现出来。因此指挥不但是音乐的解释着,而且是合唱队的领导者。
  指挥的动作要省、准、美。省即根据作品的内涵、语气速度、力度的对比准确而精炼地设计每一个动作,没有多余的动作。做到动作大小适度。“点”到情绪到,不浪费任何一个设计的动作。准,即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换气点和你的预示和眼神情感。美,即指挥的动作要协调、富于舞蹈性,动作要美观大方并有可欣赏性,将你内心的感情融会在动作之中,这样就会给观众留下美的享受。因此,指挥的动作姿态要端庄大方,雍容可亲,情感真挚,通过指挥的表演激发演员的情感,同时通过演员的演唱使观众得到最有价值的艺术享受。
  三、乐队排练是合唱训练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合唱在排练好之后,最后一项工作就是带乐队排练。指挥作为整个导演,在和乐队合作时,首先给乐队讲清楚乐曲的速度,乐曲的情绪,整个乐曲的处理过程。有乐队的排练往往会带动合唱队的情绪和激情,往往合唱队员的歌唱状态就会改变。当然也不能一遍一遍地做无用功,在排练过程中,指出每一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把每次排练当做正式演出对待,这样经过多次的反复训练,合唱效果就会更好,达到完美的效果。因此排练合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经过大量的时间进行组织和教唱,需要不断完善,需要全合唱队员的共同努力。在排练过程中指挥与合唱队、乐队共同合作、精雕细刻,反复配乐多次处理,才能达到较为完美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学美术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为此,本文从学生能力培养这个基点出发,在中学美术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 中学美术 学生能力 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特点,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而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可以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
摘 要: 针对过去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作者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梳理,认为美术课堂教学整合信息技术应充分发挥校园互联网的作用,并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在教学中相互整合。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美术课程教学 整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开发利用是当今普遍认同的最优方式。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教学科研、实践,认为要完成“课标”中的目标
摘 要: 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是:应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感受到美术教学带来的快乐。因此,作为美术老师践行新课改理念,构建有效美术课堂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新课改理念为依据,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新课改 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美术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奶牛乳腺炎是由于乳房损伤或病原微生物入侵所引起的机体代谢和生理状态改变的炎症反应,是严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奶牛乳腺发生炎症的早期,乳腺导管中的病
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只注意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重点放在基本功的训练上,忽视了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创造力的培养。学生评价一幅画“好”与“不好”就是看画得“像”或“不像”,也习惯了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的这种训练模式。由于没有“心”的参与,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类似“复习”的过程。这种没有用“心”去画就体现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创造。所以我们在今
摘 要: 听力测试是CET-4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CET-4听力试题的题型和语言特征为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就应重视语音语调、听力词汇、单词活用、习语搭配、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学。  关键词: 听力测试 CET-4教学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有教学就必然有测试,测试服务于教学。科学合理的测试可以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方法或手段解决问题并改进教学。
摘 要: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逐步推进的背景下,从班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师生换位思考的角度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 班级文化建设 重要性 功能 构建途径  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态,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
班级是学校管理机构的基层单位,几乎所有的教育目标、教学计划、改革措施都与班级管理息息相关。所以,班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办学效益和课程改革的进程。转变管理理念,推行民主科学的管理模式是优化班级管理的两大要素。  一、教育的转变是科学管理的前提,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现在进行的课改,只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教材”改革是个基础,是些例子,是个导向。经常性的教学实验和革新是管理艺术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