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重构IT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emo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合、集成、一体化……IT变迁让软件从幕后走向台前。今天,从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到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交付模式和智能应用场景,软件的渗透和影响都无所不在,不断颠覆并重塑着IT的核心价值。2013第三届中国计算技术大会聚焦“软件重构IT”这个早该回归的话题,为您全面解读“软件定义”下的IT演进趋向。
  2013年IT市场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什么?“软件定义”或许已经能够当仁不让地成为一项必选项。实际上,软件正将实现世界的各个方面重新定义,以数字形式为特征的虚拟世界正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计算机报》在与业内诸多知名的企业CTO、企业研究院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后,认为,软件重构IT生态环境的趋势愈加明显。就整个IT发展趋势而言,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混合云、大数据、BYOD、智能设备与O2O是可以预见的热点方向。显然,软件正在打破原来以硬件为核心的传统架构,将产品功能的灵活性、易扩展性、安全性、可管理性等要素通过丰富多彩的软件来展现。8月22日,以“软件重构IT”为主题的2013第三届中国计算技术大会在北京举办。《中国计算机报》社长李树翀表示:“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趋势和应用场景下,软件之于传统硬件的价值更加凸显。设备与应用、服务的无缝连接与交付正在成为所有用户IT体验的核心和关键。在这一过程中,软件将毫无疑问地充当那把连通IT组件的神奇‘钥匙’,创新服务与应用交付模式。”
  深度融合引领变革
  在智能设备、云、大数据等趋势的影响下,IT驱动的产业变革正不断加速,例如电子商务、智能供应链管理在各大传统行业的渗透。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孙博凯认为,在行业用户结合业务需求的各种IT应用场景中,云已经成为主流和共识。从微软的调查来看,在中国已经有超过半数的企业CIO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内部署规划并实施云计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展了数据中心改造、业务与应用系统迁移等云相关实践。“无论在消费级还是商用环境,多样化终端接入数据库访问资源,开展业务流程与协同应用,共享通信与数据服务的场景越来越多。” 孙博凯表示,“基于云端的服务,如何为数据访问者提供一致性的应用体验至关重要,这也正是微软云操作系统的愿景。”具体而言,基于其庞大软件资产所构建的生态系统,微软云操作系统能够提供集开发、管理、数据、身份、虚拟化为一体的统一云平台,覆盖从终端设备接入、企业级应用场景到数据库服务、后端企业级基础架构的全线支持。
  毫无疑问,大数据是驱动数据中心大型化并走向云端的重要因素。如果说云计算是“一种面向业务需求的新IT手段”,一种“整合IT基础设施以提升效率的方法论”的话,大数据的价值则更多地体现在信息背后的新洞察上。数据的价值在于推动决策的智能化,从这个角度看,在容纳不断增长的数据体量之上,大数据基础平台的根本意义在于支持洞察和决策这瓶“新酒”。“大数据的难点在于,面向体量、容错、延迟、一致性、精确性等不同需求,不同的大数据问题有不同的侧重点,都需要一个特定为它实现的架构,从这个角度看,大数据需要不同的‘新瓶子’。”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首席工程师吴甘沙表示,“大数据基础平台需要权衡大体量、精确性、实时性三个维度的相关要求。如何实现从底层平台到上层应用和服务的统一视角,无论是通过编程和管理工具还是基于合规性的数据权利,大数据平台都需要更多的软件洞察。这也是‘软件定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而言,大数据的软硬双重驱动力在英特尔的实践中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优化现有平台以满足软件栈应用场景,预测未来的软件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设计基础平台,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提供一体化参考设计和解决方案。
  中国联通大数据专家魏进武分享了联通的大数据实践。他表示,在联通的运营体系中,数据来源多而杂,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性能要求也很高。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无论是开发还是服务环境,包括分析运营的环境,都要求数据应用具有灵活性,同时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围绕大数据应用,推动联通实现科学运营、价值创造以及透明管控。一方面,在公司侧感知大数据带来的管理、决策、运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使客户感知到大数据带来的业务开发的智能化、业务响应与服务的及时性以及与客户需求匹配的精准性。
  业务驱动IT设计
  从企业级应用来看,目前已经实现了与最底层的芯片级厂商的深度融合。SAP中国研究院总裁执行代表王斌认为,软硬件的深度融合与适配是为了向客户交付更便捷、更强大的工具。这是整个IT生态系统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现在,大量的新型技术正不断应用于业务系统中。在深度了解业务系统需求和流程的基础上,才能确定什么样的技术是最适合业务创新需求的,进而重构合适的IT系统。业务驱动IT设计正在成为企业级应用的重要趋势。” 王斌表示,“具体到SAP的ERP最佳实践而言,在与众多行业客户多年合作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是:一定要从业务分析入手,从量化管理目标入手,最后配置符合需求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确定使用哪些合适的IT手段,有一些用软件实现比较好,有一些可能是基于硬件的解决方案,另外有一些是软硬结合的平台化方案。” 王斌举例说,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业务流程及其内容直接决定了IT建设要求。例如流程内容均面向指挥调度的终极需求,流程的环节就是指挥调度的规定动作,流程的转换就是系统设计的功能释放点等。
  今天的数据中心面临着数据量激增的现实,在业务驱动下,不同类型数据的存储、访问需求不尽相同,客户基础架构的搭建和设计能否有效面向现有的应用环境并满足未来可预期的变化显得至关重要。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存储产品部产品市场总监周俊杰认为,就存储平台而言,客户面临三方面重要挑战:第一,存储设备的性能瓶颈,可能无法满足相关业务任务的时间窗口。第二,产品在更新换代和扩展容量时,需要优化的总体拥有成本和平衡的投资保护能力。第三,系统设计需要合理规避业务风险,包括自然灾害等在内的不可测因素。“面向移动、社交、大数据和云等新兴数据环境,融合存储能够为客户带来更佳的投资回报。惠普存储产品已经全线覆盖主存储、信息保留与分析、信息保护等不同应用场景。” 周俊杰表示,“模块化、可扩展、高可连接性是存储平台的特点和趋势。从高端存储到低端存储,保持架构的统一性是未来存储平台的技术方向。这意味着用户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在应对业务需求变化时不会受到异构平台的困扰。模块化融合架构背后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是虚拟化,软件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存储设备中。”
  建立一体化安全防御体系
  数据中心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实际上,目前并没有一剂通用的良药可以解决与日俱增的边缘复杂性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结合近年来全球重大的信息安全事件可以看出,信息泄露、数据丢失、业务影响和商誉受损是企业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接入设备越来越多,未知邮件的附件、私自搭建的WiFi热点、企业内部的系统漏洞等都是潜在的安全威胁。尤其突出的是,企业网站安全问题非常普遍。Gartner研究指出,75%的攻击行为是针对Web应用层的,而2/3的Web应用都存在漏洞。此外,DDoS攻击强度越来越大、移动应用成为新的安全缺口等都是企业安全面临的现实环境。
  企业如何有效面对数量和种类众多的安全威胁?奇虎360副总裁石晓红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从云端、企业内部的业务系统或者外部服务器云端到终端再到边界的一体化的整体的防御策略。“例如,在云端所有服务器是否有漏洞,是否进行修复。在终端如何建立统一、有效、安全的管理。在边界处是否有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等一系列安全措施。企业需要建立端到端的、一体化的安全防御体系和统一的安全策略。” 石晓红表示。
其他文献
近年来,虽然Intel和AMD的CPU架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产品综合性能提升并不明显,单核心CPU仅依靠新工艺带来的大缓存、高频率来获得的性能提升效率已接近极限,而多核心CPU由于存储机制和内存带宽的限制,应用效率也遭遇瓶颈,可以看出传统的计算架构必须作出修改。与此同时,可编程的GPU及MIC通用计算架构逐步成熟,它们在高效并行计算、应用成本、扩展性、能效等方面表现出的突出优点,使其越来越受到
从左到右依次为(以姓氏拼音为序):  NetApp 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陈文俊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成从武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裁 郭德英  IBM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软件集团总经理 胡世忠  施耐德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APC大中华区总裁 黄陈宏  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东辉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王正福  北京居然之家电子商
PC与平板电脑2合1,这一产品形态在英特尔和众多电脑厂商的大力推广下,逐渐为消费者所接受。而伴随着英特尔新一代芯片和平台的成熟,2合1设备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根据英特尔提供的数据,2013年第一季度,市面上仅有5款2合1产品;第二季度,这个数字增长了三倍;到年底,会有60款2合1产品上架;而明年春季,市售2合1设备的数量将达到75款左右。  “得益于英特尔芯片的强大计算能力和更低功耗,个人
作为一种标准协议,OpenFlow确实在引导SDN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OpenFlow可以解决SDN所面临的全部挑战。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演进方向,SDN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协同前行,共同解决各种难题。相对标准的演进,SDN生态圈的形成将更为重要。  今年4月,Linux基金会宣布创建OpenDaylight项目,为软件定义的网络(SDN)构建一个开源平台,包括思科系统、IBM、瞻博网络和博科在内的超
在OA领域,北京天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作科技)算是后起之秀。它创立于2008年,定位为“专注于商业应用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它不是一个单纯做软件产品的企业,同时提供硬件产品和服务。以Skyfor Cube为硬件产品、以Skyfor系列为软件体系、以软海服务为支撑,三位一体。天作科技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产品及服务,帮助它们做好信息化建设的设计和实施工作。虽然公司很年轻,但员工却不缺乏经验,公司关
管理一家中等规模的IT资源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人们常常不理解这项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时间和耐心。  近日,卡西亚(Kaseya)从各类用户的管理经验中总结出IT系统管理的十大痛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自动化,是其中的关键。事实上,随着IT基础架构的不断复杂,将纯粹的人工操作变为一定程度的自动化管理正成为IT系统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  痛点1:机器指挥人  机器出了问题再一台一台地解决这些问
北京致远协创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远软件)以中国的文化思想为根基,有效融合西方的现代管理理念,将组织行为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把业务管理与组织管理相整合,创造了协同管理软件的新领域,并创立了协同管理软件的应用标准。现在,协同软件已经成为中国企事业组织工作管理必备的平台和工具,是组织实现全员信息化普及的重要标志和成果,伴随着互联网、云、大数据及移动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致远软件正在掀起大协同时
x86平台对IBM的价值到底有多少?就在业界猜测版本颇多的情况下,IBM近日宣布,未来三年内将对x86平台投入10亿美元的创新和研发经费。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系统与科技部System x大中华区总经理叶明告诉记者:“x86架构服务器是IBM硬件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对IBM具有战略意义。未来,IBM将对x86平台进行持续投入,以推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为广大x86客户提供超越行业标准的产品和价值。” 
“让软件交易更容易”。  2011年,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下称软交所)以这样的宗旨成立,正是为了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快速便捷的交易。2012年,软交所官方商城——软件商城悄然上线。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软交所希望借助互联网实现交易的快速、便捷、透明。  然而,天猫、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商城的成功并不是能轻易模仿的,而且软件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商品,如何才能在互联网上实现交易?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
年关将至,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答卷,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近日,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思科网院)理事会第九届理事大会暨2013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年会恰逢思科中国网络技术学院进入中国15周年,以及思科网院理事会成立十周年。作为思科在中国开展的一项公益事业,思科网院已与中国220所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培养出近9万名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