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x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相应的教育人员提供些许建议与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引言
  在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之下,互联网逐渐成为了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网络平台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思想方式。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对这一状况重视起来,合理运用网络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与综合素养。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开拓思想政治空间
  与过去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差别的是,高等院校中的大学生基于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无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在科学技术互联的全新时代下,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十分巨大的优势与便捷,高等院校教师只需要在拥有网络之处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大学生也可以随时在互联网平台中接受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大环境之中,将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变成为了高度开放与高度自由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可以随时进行网络信息的接收,并查看与掌握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内容,同时还可以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中获取多种多样的思想政治知识内容,并依照个人需要检索思政教学材料。教师可以基于网络革新优化思想教学资源,从而确保大学生可以接收时政信息以及最新的教育材料。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数据信息化、网络化都是互联网时代中的趋势,通过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与过去的思想政治教学相比较而言,网络教育更加高效,也更加具有时效性,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获取优良的成效与质量。在互联网时代下,人民群众的理念更加多样化也更加活跃开放,在走进互联网世界以后,大量的信息资源让人们目不暇接。将过去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为基础,加以配合互联网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程质量,同时也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此同时也可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明显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经由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以后,可以清楚明晰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变化状况,从而进行指向性疏导与教学,应用各式各样的网络学习媒介,不单单可以寻找探查到最为生动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学的组成。例如,在“学习强国”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中,学生就可以在“直播中国”等栏目认识掌握国家的重要新闻,还可以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信息资源,这些都显著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作用,确保了优良的教育成效与质量。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学生网络信息资源辨别能力缺失
  在信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背景之下,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来往越发频繁与密切,这就使得多元化信息以及多样化思维不断发展膨胀,互联网信息平台之中各式各样的思想文化与价值理念纷乱复杂。因为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自身所具备的限制性,使得部分信息资源没有经过选择与过滤就直接流入到互联网之中,部分低俗、违规以及与社会之中的基本道德要求规范以及法律规范相违背的思想,甚至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严重侵蚀作用的思潮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中大肆传播。在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之中,心理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通常会感觉不知所措,甚至有可能被有害信息带偏。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善具备应用合理的目光与思维来看待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中所传播的信息能力,十分容易遭受到违规信息与不良信息的侵染。并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常在互联网平台中散播一些偏激言论,误导大学生的思维与想法,动摇了大学生的爱国信念与理想追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与干扰。
  (二)教师队伍水平需要提升
  首先,在新形势之下,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提供了更加严格的标准与要求,但是在现阶段实际状况来看,大部分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师从事思政教育的时间较长,并且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性知识以及实际教学经验的掌握程度也较为牢固,但是这一类资深思政教师却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接受与认同能力不强,对于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媒介的认识程度不足,独自进行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基本上无法实现。与之相反,年龄相对较小的教师熟悉并认同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但是年轻教师同时也被困在思想政治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教学经验较为不足的困境之中。其次,一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相应文化认识与了解程度不够,甚至还存在着无法合理正确认识理解学生所说出的网络新兴用语,对于互联网法律的认识不完善,无法科学进行网络守法教育。最后,思想政治教师在面对着大学生的网络舆情进程中,很少有思政教师可以对于网络舆论情况进行全方位细致地研究与判断,并及时进行回应,分析与总结,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师的团队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的合理应用以及认识程度还有待提升。
  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大学生网络辨识能力以及自我管控能力较差,急需进行提升,这也是增进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要想有效提升大学生网络素质,首先应该推进党的方针政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入到互联网信息平台之中,可以通过应用网络思想政治大讲堂、基于互联网的平台互动方式进行教育,增进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思想意识与自主抵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入侵的能力。其次,应该教育并引领大学生建立起正确合理的互联网价值理念,可以向大学生列举出具有典型特点的各种网络有害信息案例,帮助引领学生学会识别并区别各种类型的有害信息资讯,培育提升大学生在互联网世界中的信息辨识能力,引导大学生主动自发进行抵制低俗违规的网络信息,摒除腐朽的网络思维,从而选取积极健康的网络信息进行吸收。最后,应该定期合理进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应的遵守法律法规教育,引领大学生听过科学的眼光与思维来认识网络,虽然互联网极大程度便捷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但是互聯网不是万能的,互联网也不是道德空白区,应该引领学生自觉遵守网络公约,提升自我管控能力。   (二)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
  持续稳定推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素养与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师团队是不可缺少的。首先,应该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师、学院辅导员与班主任等教育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与网络应用知识培训,组织年轻的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与教学能力培训,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师对于互联网的应用能力以及实际教学水平,推进思想政治教师不断学习,并熟悉了解衔现阶段互联网中流行的语言,掌握大学生的思维动向,将学生的网络认知水平作为基础,进行网络舆情教育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师把控舆论情况回应时机,并掌握网络舆情的处理流程。还应该促使思想政治教师全方位把控网络法律知识内容,有指向性地组织进行大学生网络法律教学。其次,应该组织建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工作团队,通过大学生朋辈间的影响力,将优秀学生干部等能力较强的学生拉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中,不断增进学生网络教育工作团队的影响作用。
  (三)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机制
  高等院校应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为基础,设定规劃出详细增进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相关规定,并创设相应的保障机制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理有序。首先,创设高等院校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明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独特性,应用制度来规范各个部门之间的互动与运作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进程中,增设网络协调统一思想政治工作考核的赋分比重,从而激励各个部门立足全体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其次,应该创设起表彰以及相应的奖励机制,并定期召开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表彰大会与优秀学生表扬大会等,表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表现突出的辅导员教师、思想政治教师等,从而更好地激励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增进整体思想政治工作团队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具备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高等院校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并创设具备专业能力的教师团队,同时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进步创设优异的环境,切实做好新时代下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春欢,李军政.SWOT分析视角下网络语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策略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5(03):44-46+62.
  [2]徐志刚.网络舆论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90-92.
  [3]王佳,姚蔓哲.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4):64-65.
  [4]刘畅.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策略研究——以网络表情符号的演变为视角[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9):67-69.
  [5]巴特尔.基于手机网络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09):90-92.
  [6]杨新安,周磊,史瑞东,卢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自媒体舆情管理与引导策略探析[J].才智,2019(17):31.
其他文献
摘要:深入挖掘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方针,在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政内容,从而达到对学生全面培养的目的,是现今高校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的重要体现。本文从“三全育人”的教育指导思想入手,结合课程思政这一概念,以《基础英语》课程为例,分析实际课例,阐述在课程中融合思政的方法,分析其不足之处,并提出反思和建议。  关键词: 三全育人 课程思政 《基础英语》  一、“三全育人”背景下課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愈发地重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高校作为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有必要从思政教育着手,积极迎接新形势下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培养出高素质型的青年人才。本文对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优化路径。 
摘要:文中以河北红色文化感知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合的可行性和价值作为分析基础,切实分析在升本位原则下如何深入挖掘并整合发挥河北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如何突出河北红色文化感知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促进能力等。  关键词:河北红色文化 感知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河北红色文化是在我党领导下,由中国特定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融合而成的特色文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诗词典故为素材,引经据典,将雅俗共赏的话语通过构建有“温度”的叙事形式,开辟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路径,为中国学术界带来了习习之风。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层面、政治层面、道德层面、法纪层面四个维度出发,深入探析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聚焦内容,从历史角度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观点。  关键词:诗词典故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聚焦内容  一、思想
摘要:近年来,“内卷”一词在大学校园颇为流行。内卷主要指由于追求增量而产生的不能进化现象。后来,这种无意义的竞争现象逐渐转化为一些人用以嘲讽努力的借口。以高校生为例,部分不愿意参与竞争,但希望获得较高的综测评价的人,将一般性竞争行为视为高度内卷。他们认为这种竞争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在竞争环节中持有消极态度,刻意回避竞争,逐渐“丧”化,更有甚者,将内卷化作为自己不努力的借口。本文抓住这一心理现象,运用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就业的重要因素,为大学生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而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运用实现是大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进行了概述,深入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其具体实现路径,希望能
摘要:成人高校是对成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是培养成人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主课堂。本文从分析当下成人学生特点入手,结合十年来某校生源实际情况,从保障机制、教育教学、生源属性等多维度考查当下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种种困境,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 成人高校  一、成人高校学生特点  (一)生源特点  1.年龄整体偏小且跨度大  从大
摘要:高校校醫院作为距离大学生群体最近的医疗单位,面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高发趋势,传统科室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诊疗需求,康复科的建设对于减轻病患痛苦,加强功能康复,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医院科室建设现状及存在困境进行分析,探讨建设对策,提出高校校医院建设康复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 校医院 康复科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久坐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使该群体颈椎病等慢性劳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