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是表现力很强的语言。语境不同,语义也不同。人称代词用得更灵活,尤其是在口语和一些方言中。人称代词有:你(你们)、我(我们)、他(他们)、人家、大家、自己等。这些人称代词在特定的语境中有一些特殊用法,有时还挺有趣。
一、人称代词可以泛指
①大家你瞧我,我看你,不知怎么回答。
②这样你来我往互相报复,仇恨会越来越深。
上面二例中的“你”、“我”、“他”都不是定指,并不确定指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泛指几个或许多人。
二、复数可以表单数,体现谦虚或亲切语气
③中小学作文可不可以虚构,我们认为不存在问题,问题是怎样虚构。
④关于本文的结构,我们下节课再说。
③中“我们”实指“我”。这是用“我们”显得谦虚不武断。这种用法常在一些论著中出现。④中的“我们”实指“我”。用“我们”显得融洽亲切。
三、“我们”、“咱(们)”可以反指,即指“你”(或“你们”),这在口语中较常见
⑤王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⑥咱奶奶身子骨可硬朗?
⑦咱那儿今年收成怎么样?
⑤中老师要求同学们好好学习时把自己也包括进去了,其实专指学生。这样讲显得亲密。⑥⑦是北方口语。“咱”意为“我们”。从语境上看,⑥中“咱”实指“你”,⑦中“咱”实指“你们”。这样讲随和亲切,容易拉近与对话者的心理距离。
四、“你”有时可泛指,有时还指“我”
⑧你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你就得努力。
⑨他呀,就是嘴倔,和他讲话老半天都不答你一句。
⑧中的“你”是泛指,指大家。⑨中的“你”反而指“我”,这种用法有埋怨语气。
五、“人家”可以泛指别人,有时却可以指“我”
⑩人家都做得到,就你做不到?
他埋怨我说:“你让我给你借小说,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
⑩中的“人家”泛指别人,表复数。 中的“人家”实指“我”,这里“人家”表不满语气。
六、“大家”可以包括自己在内也可不包括
今天是民主生活会,大家有啥说啥,不必拘束。
大家这样看重我,我决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
中“大家”包括说话人在内,中的“大家”不包括说话人在内。
七、“自己”可以指“我”,也可以泛指大家或反指你(你们)
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依赖别人。
小李,桌子上有苹果,别客气,自己拿吧。
中的“自己”可理解为“我”(“我们”),如父母对儿女讲;也可泛指大家。中的“自己”反指“你”。
一、人称代词可以泛指
①大家你瞧我,我看你,不知怎么回答。
②这样你来我往互相报复,仇恨会越来越深。
上面二例中的“你”、“我”、“他”都不是定指,并不确定指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泛指几个或许多人。
二、复数可以表单数,体现谦虚或亲切语气
③中小学作文可不可以虚构,我们认为不存在问题,问题是怎样虚构。
④关于本文的结构,我们下节课再说。
③中“我们”实指“我”。这是用“我们”显得谦虚不武断。这种用法常在一些论著中出现。④中的“我们”实指“我”。用“我们”显得融洽亲切。
三、“我们”、“咱(们)”可以反指,即指“你”(或“你们”),这在口语中较常见
⑤王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⑥咱奶奶身子骨可硬朗?
⑦咱那儿今年收成怎么样?
⑤中老师要求同学们好好学习时把自己也包括进去了,其实专指学生。这样讲显得亲密。⑥⑦是北方口语。“咱”意为“我们”。从语境上看,⑥中“咱”实指“你”,⑦中“咱”实指“你们”。这样讲随和亲切,容易拉近与对话者的心理距离。
四、“你”有时可泛指,有时还指“我”
⑧你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你就得努力。
⑨他呀,就是嘴倔,和他讲话老半天都不答你一句。
⑧中的“你”是泛指,指大家。⑨中的“你”反而指“我”,这种用法有埋怨语气。
五、“人家”可以泛指别人,有时却可以指“我”
⑩人家都做得到,就你做不到?
他埋怨我说:“你让我给你借小说,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
⑩中的“人家”泛指别人,表复数。 中的“人家”实指“我”,这里“人家”表不满语气。
六、“大家”可以包括自己在内也可不包括
今天是民主生活会,大家有啥说啥,不必拘束。
大家这样看重我,我决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
中“大家”包括说话人在内,中的“大家”不包括说话人在内。
七、“自己”可以指“我”,也可以泛指大家或反指你(你们)
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依赖别人。
小李,桌子上有苹果,别客气,自己拿吧。
中的“自己”可理解为“我”(“我们”),如父母对儿女讲;也可泛指大家。中的“自己”反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