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特征以及污染途径等方面展开分析论述,并针对其在环境监测分析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减少相应的环境污染危害影响,促进在环境监测保护中的更好服务与发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特征;途径;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1-0054-01
1 概 述
环境监测实验室作为实现当地环境质量及污染情况监测分析的有效职能机构,在当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实现环境质量与污染情况的监测分析中,需要通过对大气、废水以及废气、降水、土壤等多个项目进行监测分析,从而获取环境质量有关结果,而监测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化学试剂会产生如强酸强碱液、剧毒废液以及微生物废弃物、丢弃的实验器材等多种污染物体,可能会对排放区域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环境监测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文将结合环境监测实验室监测分析实际情况,从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特征与途径等方面对其污染情况以及有关防控措施进行分析论述,以促进其环境保护中的更好服务与发展。
2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特征分析
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特征分析,需要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职能作用以及环境监测分析实际情况出发。由于环境监测实验室是以环境质量及污染情况监测分析为主,监测项目包括大气、水以及固体排放物等,监测分析中不仅会用到各种化学试剂,并且针对不同监测项目产生的监测排放性质也不相同,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将其污染特征概括为以下四点。
2.1 产生的环境污染种类较多
由于环境实验室进行监测分析的项目类型相对较多,并且针对不同监测分析项目所使用的化学试剂与器材设备以及产生的污染排放也各不相同,因此,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的最突出特征为种类较多,而这些污染种类可以概括总结为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三大类型。
其中,废水污染是环境监测实验室除大气自动监测与噪声、放射性污染监测外,其他监测项目普遍存在的污染情况,而废水污染主要来自监测分析产生的多余样品以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贮藏液、洗涤水等,这些废水中包含有最常见的有机物以及有害微生物、重金属物质等,此外还包含有各种氰化物、农药以及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危害影响。
废气污染则来源于监测分析中各种试剂与样品产生的挥发气体以及监测分析产生的中间物质、泄漏气体等,这些污染废气中包含有酸雾、甲醛以及各种有机溶剂,或者是硫化氢、光气、汞蒸气等严重有害物质,都可能会对实验室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破坏。
最后,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包括实验室监测分析所产生的多余污染样品以及检测分析产物、废气实验器材或用品、残留或失效化学实际等,都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相应的化学污染或者是生物污染等,影响周围环境质量。
2.2 环境污染的危害大
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其危害作用突出,也是环境监测实验环境污染的一个突出特征。
以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水质监测分析项目为例,在进行常规的重铬酸钾监测分析中,对高浓度CL废水的监测分析,需要在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汞以在消除CL干扰影响的基础上,实现相应的监测分析。而监测分析过程中所添加的一定量的硫酸汞,即使在很小的数量范围内所造成的总汞污染也需要相当大的清水数量才能够将其进行稀释至标准要求范围,而实际监测分析中,对硫酸汞以及硫酸银、硫酸等重度化学污染物质的消耗使用数量相当大,因此,从这一情况情况就可以看出,环境监测实验室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对环境质量的危害作用十分大。
此外,环境监测实验室在重金属项目监测与生物监测中,所产生的重金属污染与微生物污染等,对环境质量的污染危害也十分突出。
2.3 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较少
由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管理上相对缺乏,且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其污染防治与管理缺乏完善的技术规范,因此,对实验室污染的治理也相对较少,成为实验室环境污染的一个突出问题与特征。
比如,在对实验室监测分析所使用的残液缸的管理上,由于没有具体的规范要求,多数实验室在满缸后通过往下水道倾倒方式进行处理,就容易产生相应的环境污染。
2.4 环境污染物数量较少
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物体数量较少,主要体现在环境实验室污染的主要来源为环境监测分析,而环境监测分析所需要物质数量均比较少,再加上不同监测项目进行监测分析的频率差距也比较大,监测分析次数较少,因此,监测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数量也相对较少。
3 控制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途径
结合上述对实验室污染来源及特征的分析,对其污染的防控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3.1 建立相应的实验室污染管理技术规范与制度标准
通过提升实验室监测分析人员对污染影响的认识,结合实验室监测分析与污染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污染防治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技术规范与管理制度,以减小实验室污染影响。如图1所示,为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结构示意图。
3.2 推行清洁分析和清洁操作方法
在监测分析过程中推行清洁分析与清洁操作方法,对监测分析项目选择污染较小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应用,同时对监测分析所产生的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选择有效的处理方式,进行污染处理;此外,还可以在监测分析中根据分析要求,合理减低样品数量与分析试剂、回收利用等方式,减小监测分析所产生的样品污染或废弃试剂污染,降低监测分析所产生的环境污染。
4 实验室废液的管理和处理方法
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及其污染情况,首先,在实验室废液污染管理中,对盛装废液的容器要求要以不易发生变形、破损或老化等为标准,以避免盛装废液发生渗漏、扩散等,造成污染发生; 其次,对盛装不同废液的容器应设置有包括废液名称及成分、重量、时间等的有关标签,避免不同废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新的污染问题发生;
再次,用于盛装废液的容器不仅要保持洁净,并且还要避免出现混合存放情况,以防止不同溶液之间的剧烈化学反应影响发生,盛装溶液的容器口应使用塞子封闭保存好,避免出现气体挥发逸出;
最后,废液存放要避光、远离火源、水源等,并且在经过安全处理且合格后才能够进行排放,对废液沉渣可远离水源进行深埋处理。
比如,对实验室监测分析中含有汞、砷以及重金属的废液,需要通过有效的处理,并将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后再排放,以避免污染及危害发生。
对过滤留存的有机汞需要通过氧化剂进行氧化还原成毒性较小的无机汞后,按照相应的废液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对含砷废液则可通过调节PH值以及加入硫化钠进行生成反应,形成难溶低毒含砷沉淀物,然后进行污染处理,以减小其危害影响。
其次,对氰化物废液,针对氰化物在酸性环境下容易产生含有剧毒的氰化氢,其危害作用突出,在防治处理中,可以通过在碱性条件下加入次氯酸钠使其转化为毒性较小的氰酸盐,然后再进行分解处理,以减小其污染及危害影响。
此外,对含废酸及废碱溶液,其防治处理可以采用中和处理方法,通过与石灰、苏打或盐酸、硫酸等相互作用反应,减小废液的危害影响后,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防治污染发生。对于可回收利用的有机溶液,其防治处理,可通过对可回收成分的提出回收,在监测分析中再利用,以减少溶剂污染及危害发生。
最后,对含酚类废液,可根据其水溶性特征,通过加入漂白粉进行加热处理后,使酚类物质得以氧化分解,减少其排放所产生的污染影响。
5 微生物固体废物的处置
环境监测实验室中除了上述废弃物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废弃物就是微生物废弃物,其类型多种多样,若不能做好其处置工作,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这就需要针对各种微生物固体废弃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对于菌类固体要进行保温处理,对于培养基、细胞微生物等活性废物,要应用压力蒸汽实施尽心灭菌之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6 结 语
总之,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主要来源于监测分析行为,针对实验室污染特征,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途径,通过针对性防治处理,来减小实验室污染及影响,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值得予以研究和关注。
参考文献:
[1] 曹越,任伊滨,任一.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及预防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 理,2015,(4).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特征;途径;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1-0054-01
1 概 述
环境监测实验室作为实现当地环境质量及污染情况监测分析的有效职能机构,在当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实现环境质量与污染情况的监测分析中,需要通过对大气、废水以及废气、降水、土壤等多个项目进行监测分析,从而获取环境质量有关结果,而监测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化学试剂会产生如强酸强碱液、剧毒废液以及微生物废弃物、丢弃的实验器材等多种污染物体,可能会对排放区域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环境监测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文将结合环境监测实验室监测分析实际情况,从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特征与途径等方面对其污染情况以及有关防控措施进行分析论述,以促进其环境保护中的更好服务与发展。
2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特征分析
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特征分析,需要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职能作用以及环境监测分析实际情况出发。由于环境监测实验室是以环境质量及污染情况监测分析为主,监测项目包括大气、水以及固体排放物等,监测分析中不仅会用到各种化学试剂,并且针对不同监测项目产生的监测排放性质也不相同,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将其污染特征概括为以下四点。
2.1 产生的环境污染种类较多
由于环境实验室进行监测分析的项目类型相对较多,并且针对不同监测分析项目所使用的化学试剂与器材设备以及产生的污染排放也各不相同,因此,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的最突出特征为种类较多,而这些污染种类可以概括总结为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三大类型。
其中,废水污染是环境监测实验室除大气自动监测与噪声、放射性污染监测外,其他监测项目普遍存在的污染情况,而废水污染主要来自监测分析产生的多余样品以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贮藏液、洗涤水等,这些废水中包含有最常见的有机物以及有害微生物、重金属物质等,此外还包含有各种氰化物、农药以及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危害影响。
废气污染则来源于监测分析中各种试剂与样品产生的挥发气体以及监测分析产生的中间物质、泄漏气体等,这些污染废气中包含有酸雾、甲醛以及各种有机溶剂,或者是硫化氢、光气、汞蒸气等严重有害物质,都可能会对实验室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破坏。
最后,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包括实验室监测分析所产生的多余污染样品以及检测分析产物、废气实验器材或用品、残留或失效化学实际等,都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相应的化学污染或者是生物污染等,影响周围环境质量。
2.2 环境污染的危害大
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其危害作用突出,也是环境监测实验环境污染的一个突出特征。
以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水质监测分析项目为例,在进行常规的重铬酸钾监测分析中,对高浓度CL废水的监测分析,需要在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汞以在消除CL干扰影响的基础上,实现相应的监测分析。而监测分析过程中所添加的一定量的硫酸汞,即使在很小的数量范围内所造成的总汞污染也需要相当大的清水数量才能够将其进行稀释至标准要求范围,而实际监测分析中,对硫酸汞以及硫酸银、硫酸等重度化学污染物质的消耗使用数量相当大,因此,从这一情况情况就可以看出,环境监测实验室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对环境质量的危害作用十分大。
此外,环境监测实验室在重金属项目监测与生物监测中,所产生的重金属污染与微生物污染等,对环境质量的污染危害也十分突出。
2.3 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较少
由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管理上相对缺乏,且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其污染防治与管理缺乏完善的技术规范,因此,对实验室污染的治理也相对较少,成为实验室环境污染的一个突出问题与特征。
比如,在对实验室监测分析所使用的残液缸的管理上,由于没有具体的规范要求,多数实验室在满缸后通过往下水道倾倒方式进行处理,就容易产生相应的环境污染。
2.4 环境污染物数量较少
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物体数量较少,主要体现在环境实验室污染的主要来源为环境监测分析,而环境监测分析所需要物质数量均比较少,再加上不同监测项目进行监测分析的频率差距也比较大,监测分析次数较少,因此,监测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数量也相对较少。
3 控制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途径
结合上述对实验室污染来源及特征的分析,对其污染的防控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3.1 建立相应的实验室污染管理技术规范与制度标准
通过提升实验室监测分析人员对污染影响的认识,结合实验室监测分析与污染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污染防治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技术规范与管理制度,以减小实验室污染影响。如图1所示,为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结构示意图。
3.2 推行清洁分析和清洁操作方法
在监测分析过程中推行清洁分析与清洁操作方法,对监测分析项目选择污染较小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应用,同时对监测分析所产生的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选择有效的处理方式,进行污染处理;此外,还可以在监测分析中根据分析要求,合理减低样品数量与分析试剂、回收利用等方式,减小监测分析所产生的样品污染或废弃试剂污染,降低监测分析所产生的环境污染。
4 实验室废液的管理和处理方法
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及其污染情况,首先,在实验室废液污染管理中,对盛装废液的容器要求要以不易发生变形、破损或老化等为标准,以避免盛装废液发生渗漏、扩散等,造成污染发生; 其次,对盛装不同废液的容器应设置有包括废液名称及成分、重量、时间等的有关标签,避免不同废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新的污染问题发生;
再次,用于盛装废液的容器不仅要保持洁净,并且还要避免出现混合存放情况,以防止不同溶液之间的剧烈化学反应影响发生,盛装溶液的容器口应使用塞子封闭保存好,避免出现气体挥发逸出;
最后,废液存放要避光、远离火源、水源等,并且在经过安全处理且合格后才能够进行排放,对废液沉渣可远离水源进行深埋处理。
比如,对实验室监测分析中含有汞、砷以及重金属的废液,需要通过有效的处理,并将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后再排放,以避免污染及危害发生。
对过滤留存的有机汞需要通过氧化剂进行氧化还原成毒性较小的无机汞后,按照相应的废液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对含砷废液则可通过调节PH值以及加入硫化钠进行生成反应,形成难溶低毒含砷沉淀物,然后进行污染处理,以减小其危害影响。
其次,对氰化物废液,针对氰化物在酸性环境下容易产生含有剧毒的氰化氢,其危害作用突出,在防治处理中,可以通过在碱性条件下加入次氯酸钠使其转化为毒性较小的氰酸盐,然后再进行分解处理,以减小其污染及危害影响。
此外,对含废酸及废碱溶液,其防治处理可以采用中和处理方法,通过与石灰、苏打或盐酸、硫酸等相互作用反应,减小废液的危害影响后,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防治污染发生。对于可回收利用的有机溶液,其防治处理,可通过对可回收成分的提出回收,在监测分析中再利用,以减少溶剂污染及危害发生。
最后,对含酚类废液,可根据其水溶性特征,通过加入漂白粉进行加热处理后,使酚类物质得以氧化分解,减少其排放所产生的污染影响。
5 微生物固体废物的处置
环境监测实验室中除了上述废弃物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废弃物就是微生物废弃物,其类型多种多样,若不能做好其处置工作,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这就需要针对各种微生物固体废弃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对于菌类固体要进行保温处理,对于培养基、细胞微生物等活性废物,要应用压力蒸汽实施尽心灭菌之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6 结 语
总之,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主要来源于监测分析行为,针对实验室污染特征,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途径,通过针对性防治处理,来减小实验室污染及影响,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值得予以研究和关注。
参考文献:
[1] 曹越,任伊滨,任一.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及预防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 理,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