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和内容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着对大学生教育效能的实现。辩证分析总结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面临的困境并科学提出解决路径,对于改善辅导员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发展现状;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034-02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着各种发展困境,直接或间接制约着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种种客观现实要求对辅导员队伍发展现状进行及时科学分析总结并适时提出解决路径,切实提高辅导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1.职业要求与责任不明确,事务性任务繁重,工作精力分散
当前大部分高校对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定位不够明确,工作内容混杂,缺乏清晰划分,致使其在在开展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受到多种事务性工作内容牵制,其工作效能难以有效提高。除开本身职业要求的工作内容以外,辅导员还需负责大量其他学生部门涉及的工作内容,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辅导员队伍对自身角色认同的困惑,怀疑甚至抵触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各学生部门针对学生教育工作与辅导员教育实践活动缺乏有效协同配合,造成不同教育主体教育影响交叉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队伍人员数量配备不足,制约多种具体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需要科学顶层设计和有效组织实施的系统工程,完善充足的教育工作人员数量配备在顺利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大部分高校缺乏满足开展各项复杂繁琐教育工作内容的丰富辅导员数量,大量具体学生教育工作不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开展,同时传统辅导员工作内容过于偏重理论灌输教育,忽视教育对象追求内在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教育的及时性、创新性、服务型得不到贯彻落实。
3.缺乏扎实系统的理论素养,制约工作科学性和专业性的提高
高校辅导员开展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大学生群体为本,尊重其成才成长特殊规律,只有把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教育的水平。但当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无论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理等科学理论的研究深化,还是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分析研究都还不够系统和深化,可供借鉴和参考的理论研究寥寥无几,致使在开展具体工作中難以借助科学素养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只是依据工作经验和教学任务开展工作,难以提高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4.缺乏坚定地政治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功利化倾向严重
辅导员队伍是大量具体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辅导员秉持着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立场以及人生价值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而在当前高校中,部分辅导员政治信仰模糊、政治立场摇摆不定问题普遍,对于人生价值观、幸福观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致使其一切工作皆以升官发财为指向,不以学生为本,大量具体学生工作无法取得实质效果。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困境的成因分析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多种发展困境不是单一因素影响和制约形成的,归结起来其背后深受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因素影响。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外在因素来看:首先,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将其作为可有可无的学科内容或者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故而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被置于“尴尬”处境,得不到应有地位与重视,相应福利、制度扶持与人员数量、质量建设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其次,高校缺乏针对辅导员队伍成熟完善的培训、管理机制,对于其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能、责任内容划分不够明确和清晰,致使辅导员教师不得不分散有限的工作精力到大量复杂繁琐的学生工作与其他一般的事务性工作中,制约了辅导员有效提高教育实效的前景;再次,高校缺乏党政干部统一领导、多个学生部门协调配合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造成各学生部门彼此孤立开展学生教育工作,制约或弱化輔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最后,学生群体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的深刻认识,质疑或者抵触辅导员开展的系列教育工作, 弱化了教育的实际效果。
第二,从内在因素来看:首先,部分辅导员缺乏正确的自我角色认知和定位,将辅导员本身独特工作与一般事务性工作混为一谈,消极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反思,主观上制约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其次,没有正确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对于幸福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缺乏正确的科学认识,以追求名利为信条,将学生工作置于末位考虑;再次,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社会地位及现实意义认识不足致使其自我怀疑与贬低职业功能,对于职业发展规划不够科学和深远,影响队伍的稳定性;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以人为对象,直接或间接改造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以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其科学开展需要辅导员队伍具备扎实系统的理论素养。但是当前现实是,无论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理等科学理论的研究深化,还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思想理论的分析研究都还不够系统和深化。
三、解决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困境的路径思考
1.明确界定辅导员职业要求和工作内容,解放其独特教化功能的发挥
高校党政领导部门应科学界定辅导员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充分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清晰划分与其他学生部门教育学生不同的工作责任。这样不仅能有效推动高校党政工作效率提高,减少因工作责任交叉而引起的相互扯皮现象,同时更重要的是,辅导员得以从大量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清晰明确的职业要求与工作内容能够有效推动辅导员将其有限的工作精力专心投入到抛开事务性工作以外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与思考中,推动教育效果的强化。 2.加强辅导员队伍人员质与量的建设,奠定开展教育工作的坚实基础
强大完备的辅导员队伍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组织和实施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关系到能否针对学生群体复杂多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进行及时的研究和深化总结,归根结底,没有完善的辅导员人员配备,谈论加强辅导员教育工作的效能是不现实的议题。故而,高校领导应充分重视起针对辅导员队伍培训和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完善队伍人员配备,同时加强从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方面的投入,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在充足的辅导员下组织和实施,改进教育方式和内容,提高教育效能。
3.促进辅导员专业理论研究,提高教育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研究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对人教育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专业性。辅导员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具备深刻系统的理论基础,面对大学生复杂多变的心理特征和人生价值观建立完善的现实挑战,能以科学理论研究指导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高校应推动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理论研究,通过定期的理论学习、学术讲座以及教学工作实践等等形式和途徑从理论与实践强化辅导员的专业理论素养,提高辅导员处理应对日益复杂的学生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的能力和水平。
4.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发展机制,推动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和幸福观
辅导员在高校大量教育工作活动和内容扮演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发展机制,不仅关系到队伍发展的稳定性,关系到辅导员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实现,同时也是避免其受到自我发展怀疑的问题困扰。一方面,高校应努力做好辅导员队伍人员职业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制度支持,推动辅导员实现职业理想和目标;另一方面,加强对辅导员政治理想信念的教育和引导,培育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幸福观,及时批评功利主义的教育工作思想,纯洁队伍的思想道德境界。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面临的多种发展困境是内外两方面多种因素制约形成的,只有科学分析其成因,有针对性的对发展困境提出解决措施,才能有效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量具体工作内容的实效性,更好的实现辅导员独特教育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万玉,徐华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6) .
[2]吴琼.高校辅导员培训制度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 2013(01) .
[3]陈明霞.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
[4]倪娟,杜德省.高校輔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实现路径[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3).
[5]王文燕,张海川.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教育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
[6]虞晓东.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对策与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3).
[7]张学安,甘家武. 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探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8]张杰,王庚. 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8).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发展现状;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034-02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着各种发展困境,直接或间接制约着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种种客观现实要求对辅导员队伍发展现状进行及时科学分析总结并适时提出解决路径,切实提高辅导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1.职业要求与责任不明确,事务性任务繁重,工作精力分散
当前大部分高校对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定位不够明确,工作内容混杂,缺乏清晰划分,致使其在在开展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受到多种事务性工作内容牵制,其工作效能难以有效提高。除开本身职业要求的工作内容以外,辅导员还需负责大量其他学生部门涉及的工作内容,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辅导员队伍对自身角色认同的困惑,怀疑甚至抵触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各学生部门针对学生教育工作与辅导员教育实践活动缺乏有效协同配合,造成不同教育主体教育影响交叉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队伍人员数量配备不足,制约多种具体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需要科学顶层设计和有效组织实施的系统工程,完善充足的教育工作人员数量配备在顺利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大部分高校缺乏满足开展各项复杂繁琐教育工作内容的丰富辅导员数量,大量具体学生教育工作不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开展,同时传统辅导员工作内容过于偏重理论灌输教育,忽视教育对象追求内在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教育的及时性、创新性、服务型得不到贯彻落实。
3.缺乏扎实系统的理论素养,制约工作科学性和专业性的提高
高校辅导员开展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大学生群体为本,尊重其成才成长特殊规律,只有把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教育的水平。但当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无论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理等科学理论的研究深化,还是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分析研究都还不够系统和深化,可供借鉴和参考的理论研究寥寥无几,致使在开展具体工作中難以借助科学素养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只是依据工作经验和教学任务开展工作,难以提高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4.缺乏坚定地政治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功利化倾向严重
辅导员队伍是大量具体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辅导员秉持着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立场以及人生价值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而在当前高校中,部分辅导员政治信仰模糊、政治立场摇摆不定问题普遍,对于人生价值观、幸福观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致使其一切工作皆以升官发财为指向,不以学生为本,大量具体学生工作无法取得实质效果。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困境的成因分析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多种发展困境不是单一因素影响和制约形成的,归结起来其背后深受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因素影响。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外在因素来看:首先,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将其作为可有可无的学科内容或者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故而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被置于“尴尬”处境,得不到应有地位与重视,相应福利、制度扶持与人员数量、质量建设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其次,高校缺乏针对辅导员队伍成熟完善的培训、管理机制,对于其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能、责任内容划分不够明确和清晰,致使辅导员教师不得不分散有限的工作精力到大量复杂繁琐的学生工作与其他一般的事务性工作中,制约了辅导员有效提高教育实效的前景;再次,高校缺乏党政干部统一领导、多个学生部门协调配合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造成各学生部门彼此孤立开展学生教育工作,制约或弱化輔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最后,学生群体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的深刻认识,质疑或者抵触辅导员开展的系列教育工作, 弱化了教育的实际效果。
第二,从内在因素来看:首先,部分辅导员缺乏正确的自我角色认知和定位,将辅导员本身独特工作与一般事务性工作混为一谈,消极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反思,主观上制约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其次,没有正确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对于幸福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缺乏正确的科学认识,以追求名利为信条,将学生工作置于末位考虑;再次,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社会地位及现实意义认识不足致使其自我怀疑与贬低职业功能,对于职业发展规划不够科学和深远,影响队伍的稳定性;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以人为对象,直接或间接改造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以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其科学开展需要辅导员队伍具备扎实系统的理论素养。但是当前现实是,无论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理等科学理论的研究深化,还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思想理论的分析研究都还不够系统和深化。
三、解决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困境的路径思考
1.明确界定辅导员职业要求和工作内容,解放其独特教化功能的发挥
高校党政领导部门应科学界定辅导员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充分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清晰划分与其他学生部门教育学生不同的工作责任。这样不仅能有效推动高校党政工作效率提高,减少因工作责任交叉而引起的相互扯皮现象,同时更重要的是,辅导员得以从大量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清晰明确的职业要求与工作内容能够有效推动辅导员将其有限的工作精力专心投入到抛开事务性工作以外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与思考中,推动教育效果的强化。 2.加强辅导员队伍人员质与量的建设,奠定开展教育工作的坚实基础
强大完备的辅导员队伍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组织和实施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关系到能否针对学生群体复杂多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进行及时的研究和深化总结,归根结底,没有完善的辅导员人员配备,谈论加强辅导员教育工作的效能是不现实的议题。故而,高校领导应充分重视起针对辅导员队伍培训和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完善队伍人员配备,同时加强从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方面的投入,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在充足的辅导员下组织和实施,改进教育方式和内容,提高教育效能。
3.促进辅导员专业理论研究,提高教育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研究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对人教育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专业性。辅导员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具备深刻系统的理论基础,面对大学生复杂多变的心理特征和人生价值观建立完善的现实挑战,能以科学理论研究指导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高校应推动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理论研究,通过定期的理论学习、学术讲座以及教学工作实践等等形式和途徑从理论与实践强化辅导员的专业理论素养,提高辅导员处理应对日益复杂的学生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的能力和水平。
4.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发展机制,推动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和幸福观
辅导员在高校大量教育工作活动和内容扮演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发展机制,不仅关系到队伍发展的稳定性,关系到辅导员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实现,同时也是避免其受到自我发展怀疑的问题困扰。一方面,高校应努力做好辅导员队伍人员职业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制度支持,推动辅导员实现职业理想和目标;另一方面,加强对辅导员政治理想信念的教育和引导,培育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幸福观,及时批评功利主义的教育工作思想,纯洁队伍的思想道德境界。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面临的多种发展困境是内外两方面多种因素制约形成的,只有科学分析其成因,有针对性的对发展困境提出解决措施,才能有效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量具体工作内容的实效性,更好的实现辅导员独特教育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万玉,徐华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6) .
[2]吴琼.高校辅导员培训制度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 2013(01) .
[3]陈明霞.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
[4]倪娟,杜德省.高校輔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实现路径[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3).
[5]王文燕,张海川.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教育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
[6]虞晓东.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对策与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3).
[7]张学安,甘家武. 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探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8]张杰,王庚. 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