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高位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诊断要点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总结高位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21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结果。结果:约80%高位阑尾炎患者的WBC>1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体温>38℃,压痛点位置在右侧脐水平5cm范围内,右锁骨中线延长线附近。胃肠道B超、结肠充气试验在高位阑尾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体温明显偏高,压痛点位置偏下,上腹部B超示“胆囊结石”的早期患者(6~24小时内)应警惕高位阑尾炎,进一步行胃肠道B超、结肠充气试验等检查以防止误诊及漏诊。
关键词 高位阑尾合并胆囊结石 诊断分析
资料与方法
1998年5月~2008年5月收治高位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3~56岁,平均35.3岁。
治疗方法:均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病检回报急性坏疽性阑尾炎8例,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13例。
结 果
急性阑尾炎21例,21例术前经上腹B超检查示胆囊结石、胆囊炎,17例行胃肠B超示:右上腹粗大管状回声,考虑异位阑尾,阳性率约81%,2例右上腹管状异常回声、考虑异位阑尾;结肠充气试验阳性16例,阳性率约76.2%;其中高位阑尾炎误诊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均经术中确诊,误诊率14.3%,2例术前未行胃肠B超检查,1例胃肠B超未提示病变阑尾。
讨 论
临床很多医师在上腹部B超提示胆囊结石后未进一步查体、分析、行胃肠B超检查,便得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致使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高位阑尾炎为胚胎发育中肠旋转不良以及盲肠未降或盲肠游离所致或回盲部下降不全阑尾随盲肠移位而致,以右上腹多见。高位阑尾炎多是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腹痛、压痛和肌紧张局限于右上腹,高位阑尾炎固定压痛点90%在脐水平线上下5cm范围,右锁骨中线延长线附近,位置较胆囊压痛点明显偏低;结肠充气试验阳性率约76.2%,高于普通阑尾炎结肠充气试验阳性率约70%[1]的统计结果,估计与其距肛门距离较正常阑尾短有关;急性阑尾炎多是粪石阻塞致肠道细菌引起的化脓性炎症,阑尾为终动脉供血,炎症、肿胀、血管痉挛时更易加重血运障碍,早期即导致机体产生严重的炎性反应, 81%患者WBC>12×109/L;中性>0.85,体温超过38℃;B超发现肿大的异常阑尾回声则80%可确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典型表现为有反复右上腹胀痛史,常在进油腻食物后突发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或右肩胛骨下角区,常伴有恶心、呕吐,查体示右上腹压痛、肌紧张,莫菲(Murphy)征阳性,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90%以上是结石导致胆囊管或胆囊颈的机械性阻塞,胆囊膨胀,充满浓缩的胆汁,其中高浓度的胆盐有强烈的致炎作用,形成早期化学性炎症,以后才继发细菌感染,造成胆囊化脓性感染,早期致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升高作用不如细菌感染剧烈[2],机体炎性反应较阑尾炎为轻。B超:如果B超发现胆囊壁增厚(>0.3cm)、毛糙或者囊内异常结石回声则可确诊。
参考文献
1 赵国金,贺中华,万雪峰,等.改良结肠充气试验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赣南医学院学报,2004,6(2):79.
2 刘新民,伍汉文,池肇春,马素真,等.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58.
关键词 高位阑尾合并胆囊结石 诊断分析
资料与方法
1998年5月~2008年5月收治高位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3~56岁,平均35.3岁。
治疗方法:均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病检回报急性坏疽性阑尾炎8例,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13例。
结 果
急性阑尾炎21例,21例术前经上腹B超检查示胆囊结石、胆囊炎,17例行胃肠B超示:右上腹粗大管状回声,考虑异位阑尾,阳性率约81%,2例右上腹管状异常回声、考虑异位阑尾;结肠充气试验阳性16例,阳性率约76.2%;其中高位阑尾炎误诊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均经术中确诊,误诊率14.3%,2例术前未行胃肠B超检查,1例胃肠B超未提示病变阑尾。
讨 论
临床很多医师在上腹部B超提示胆囊结石后未进一步查体、分析、行胃肠B超检查,便得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致使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高位阑尾炎为胚胎发育中肠旋转不良以及盲肠未降或盲肠游离所致或回盲部下降不全阑尾随盲肠移位而致,以右上腹多见。高位阑尾炎多是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腹痛、压痛和肌紧张局限于右上腹,高位阑尾炎固定压痛点90%在脐水平线上下5cm范围,右锁骨中线延长线附近,位置较胆囊压痛点明显偏低;结肠充气试验阳性率约76.2%,高于普通阑尾炎结肠充气试验阳性率约70%[1]的统计结果,估计与其距肛门距离较正常阑尾短有关;急性阑尾炎多是粪石阻塞致肠道细菌引起的化脓性炎症,阑尾为终动脉供血,炎症、肿胀、血管痉挛时更易加重血运障碍,早期即导致机体产生严重的炎性反应, 81%患者WBC>12×109/L;中性>0.85,体温超过38℃;B超发现肿大的异常阑尾回声则80%可确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典型表现为有反复右上腹胀痛史,常在进油腻食物后突发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或右肩胛骨下角区,常伴有恶心、呕吐,查体示右上腹压痛、肌紧张,莫菲(Murphy)征阳性,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90%以上是结石导致胆囊管或胆囊颈的机械性阻塞,胆囊膨胀,充满浓缩的胆汁,其中高浓度的胆盐有强烈的致炎作用,形成早期化学性炎症,以后才继发细菌感染,造成胆囊化脓性感染,早期致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升高作用不如细菌感染剧烈[2],机体炎性反应较阑尾炎为轻。B超:如果B超发现胆囊壁增厚(>0.3cm)、毛糙或者囊内异常结石回声则可确诊。
参考文献
1 赵国金,贺中华,万雪峰,等.改良结肠充气试验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赣南医学院学报,2004,6(2):79.
2 刘新民,伍汉文,池肇春,马素真,等.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