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21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ua1114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高位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诊断要点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总结高位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21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结果。结果:约80%高位阑尾炎患者的WBC>1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体温>38℃,压痛点位置在右侧脐水平5cm范围内,右锁骨中线延长线附近。胃肠道B超、结肠充气试验在高位阑尾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体温明显偏高,压痛点位置偏下,上腹部B超示“胆囊结石”的早期患者(6~24小时内)应警惕高位阑尾炎,进一步行胃肠道B超、结肠充气试验等检查以防止误诊及漏诊。
  关键词 高位阑尾合并胆囊结石 诊断分析
  
  资料与方法
  
  1998年5月~2008年5月收治高位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3~56岁,平均35.3岁。
  治疗方法:均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病检回报急性坏疽性阑尾炎8例,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13例。
  
  结 果
  
  急性阑尾炎21例,21例术前经上腹B超检查示胆囊结石、胆囊炎,17例行胃肠B超示:右上腹粗大管状回声,考虑异位阑尾,阳性率约81%,2例右上腹管状异常回声、考虑异位阑尾;结肠充气试验阳性16例,阳性率约76.2%;其中高位阑尾炎误诊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均经术中确诊,误诊率14.3%,2例术前未行胃肠B超检查,1例胃肠B超未提示病变阑尾。
  
  讨 论
  
  临床很多医师在上腹部B超提示胆囊结石后未进一步查体、分析、行胃肠B超检查,便得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致使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高位阑尾炎为胚胎发育中肠旋转不良以及盲肠未降或盲肠游离所致或回盲部下降不全阑尾随盲肠移位而致,以右上腹多见。高位阑尾炎多是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腹痛、压痛和肌紧张局限于右上腹,高位阑尾炎固定压痛点90%在脐水平线上下5cm范围,右锁骨中线延长线附近,位置较胆囊压痛点明显偏低;结肠充气试验阳性率约76.2%,高于普通阑尾炎结肠充气试验阳性率约70%[1]的统计结果,估计与其距肛门距离较正常阑尾短有关;急性阑尾炎多是粪石阻塞致肠道细菌引起的化脓性炎症,阑尾为终动脉供血,炎症、肿胀、血管痉挛时更易加重血运障碍,早期即导致机体产生严重的炎性反应, 81%患者WBC>12×109/L;中性>0.85,体温超过38℃;B超发现肿大的异常阑尾回声则80%可确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典型表现为有反复右上腹胀痛史,常在进油腻食物后突发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或右肩胛骨下角区,常伴有恶心、呕吐,查体示右上腹压痛、肌紧张,莫菲(Murphy)征阳性,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90%以上是结石导致胆囊管或胆囊颈的机械性阻塞,胆囊膨胀,充满浓缩的胆汁,其中高浓度的胆盐有强烈的致炎作用,形成早期化学性炎症,以后才继发细菌感染,造成胆囊化脓性感染,早期致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升高作用不如细菌感染剧烈[2],机体炎性反应较阑尾炎为轻。B超:如果B超发现胆囊壁增厚(>0.3cm)、毛糙或者囊内异常结石回声则可确诊。
  
  参考文献
  1 赵国金,贺中华,万雪峰,等.改良结肠充气试验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赣南医学院学报,2004,6(2):79.
  2 刘新民,伍汉文,池肇春,马素真,等.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58.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2006年7月~2008年3月肝癌住院患者43例,其中男38例,女5例;年龄46~72岁,平均59岁;其中原发性肝癌36例,肝转移癌7例。所有患者均经腹部B超、CT检查及AFP、GGT、AKP及临床诊断。按2001年全国肝癌会议制定分期:Ⅰb期3例、Ⅱa期13例、Ⅱb期1例、Ⅲ期12例,其中1例巨块型直径约19cm,A组21例,基泰加化疗药物选择性供肿瘤动脉灌注并栓塞,B组21
期刊
我院普外科于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2例,其中1例因误诊延误治疗而死亡,1例因及时正确诊治而得以康复,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2例患者,男、女各1例。例1:患者,男,69岁,以左上腹疼痛伴腹泻1天为主诉入院,无恶心及呕吐,无发热及黄疸。查体: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其余均(-)。既往有房颤病史20余年,腹透可见肠管积气,血尿淀粉酶均正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2~2007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25例,确诊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64~85岁,平均74.5岁;糖尿病病程1~21年,平均11年;合并高血压10例,肾功能不全6例(血肌酐>133mmol/L),冠心病心律失常1例,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2例,入院时血糖均<3mmol/L。发生低血糖前14例合用两种同类磺脲类药物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近5年间治疗的腹部闭合性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手术治疗36例,保守治疗2例,死亡3例,死亡率7.89%。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应详细追问病史,多种检查诊断手段的综合运用,全面探查,勿遗漏多脏器联合损伤,正确处理合并伤等,是降低漏诊、误诊的关键。  关键词 腹部闭合性损伤 诊断及治疗    资料与方法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胎盘早剥患者58例。结果:产前诊断28例,疑诊16例,误诊14例。剖宫产45例,阴道分娩13例。出现DIC1例,羊水栓塞1例,肾衰1例,子宫胎盘卒中9例,子宫切除5例。产妇无1例死亡。新生儿存活45例,围产儿死亡16例(双胎3例,死胎4例),围产儿死亡率25.4%。结论: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的妊娠晚期并发症,应早诊断,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94年12月~2006年6月,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1例,男13例,女18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9岁。按Neer分类,2部分骨折23例,3部分骨折6例 ,4部分骨折2例。其中左侧19例,右侧12例。  手术方法:麻醉满意后,仰卧位,伤侧肩部垫高,闭合复位,必要时在透视下用克氏针刺入骨折断端撬拨复位。经X线透视证实复位满意后,自三角肌止点以上
期刊
摘 要 目的:剖宫产术后再孕的分娩方式。方法:对1997年1月~2004年12月102例剖宫产术后再孕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中68例行试产,46例试产成功,无1例产后出血。22例因故再次剖宫产;102例中的34例行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4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再孕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关键词 剖宫产 再孕
期刊
2003年8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BPH患者年龄52~86岁,平均65.2岁,病程6个月~10年。术前经肛门指诊、B超、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BPH)。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27分,B超测定残余尿量平均68ml。合并高血压5例,糖尿病2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改变体位体外冲击波(ESWL)术治疗肾盂结石在B超监测下体位干预排石辅以中西医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肾盂结石患者随机分两组,均进行改变体位ESWL术及B超监测体位干预排石。组1为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大量饮水或静滴抗生素及维生素K3、速尿治疗。组2为观察组,即在此基础上口服排石汤。结果:组2治愈天数、术后尿潜血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期刊
卵巢早衰是指妇女在青春期发育后至40岁前出现闭经,血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浓度过高,有时伴潮热出汗等绝经症状,与生理性绝经十分相似,故称之。对我院近4年来92例诊断为卵巢早衰病人的临床资料、内分泌检查及其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    资料与方法    2002~2006年门诊或住院的继发闭经病人共280例,按上述标准和血FSH和LH值均≥40mIV/ml者,有92例诊断为卵巢早衰。这些病人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