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管理中看似光荣的错误(文标)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s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春雄:郑州大学副教授,曾任双汇集团副总裁、《销售与市场》副总编
  犯错误很光荣吗?当然不。但如果错误披上了崇高的外衣,错误的本质就会被掩盖,犯错者反而觉得很崇高,不禁洋洋自得。这就是光荣的错误。
  在日常的营销管理中,我们常常会犯以下这些光荣的错误:
  高标准,严要求(二级)
  “高标准”还要“严要求”,这难道不够崇高吗?
  但事实上,“高标准”的结果通常只能是“不要求”或“低要求”。
  1984年,张瑞敏刚到海尔上任时,立即规定“不准随地大小便”。这个标准真够低的,这也是当时管理混乱的现实。但正是从“低标准,严要求”做起,海尔才达到了现在的“高标准,严要求”。
  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在于标准有多高,而要于要求有多严。“低标准,严要求”做到了,自然会进化到“中标准,严要求”乃至“高标准,严要求”。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二级)
  老板讲这句话,一定很自豪,等着众人的赞誉。然而,这句农业社会的用人观是不适合现代商业社会的。
  现代人活动半径很大,人口流动频繁,社会身份变换速度快。真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结果可能是无人可用,或只有亲信可用。
  “用人要疑,疑人可用”才是现代社会的用人观,它通过制度、制衡、监督、控制,避免“好人”经不住诱惑而犯错误,让“坏人”找不到犯错的机会而成为“好人”。
  “用人不疑”的往往是小老板——他身边只有几个人是“不疑”的,最终无人可用;奉行“疑人可用”的往往是大老板,因为“疑人可用”,所以人才很多。
  左膀右臂、不可缺少的人(二级)
  你被称为上司的“左膀右臂”或“少不了的人”,通常意味着由于你过分杰出而掩盖了上司的无能和组织的缺陷。
  二战时期美军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只要听到谁是“少不了的人”,一定会及时将其调离。站在个人角度看,“少不了的人”确实是荣誉;而站在组织角度看,“少不了的人”恰恰反映了组织上存在问题。调离“少不了的人”,就是为了避免个人弥补组织的缺陷,从而强化组织功能。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二级)
  人才真的很重要,为什么那么多从优秀企业挖来的人才最后一事无成,变成了“废才”?
  人才固然重要,但人才表演的舞台更重要。没有舞台,人才就不能成为人才。
  微软在中国招聘的员工是人才,难道进入微软之前就不是人才吗?微软的舞台成就了所谓的人才,而不是相反。
  常见到业绩不断下滑的企业人才济济,快速成长的企业反而人才捉襟见肘。优秀企业之所以有人才,是因为他们有人才培养体制,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管理力量。
  招人首先要招贤(二级)
  我参加过很多企业的招聘,发现一个普通的营销岗位,却设定了很多限定条件。为什么?因为他们是按某个最优秀的营销人才的模板设计的。于是,这个岗位成为“不可能岗位”、“坑人的岗位”。
  彼得·德鲁克提出过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设计原则,“一个职位,如果先后由两人或三人担任都失败了,就能肯定这是个常人无法胜任的职位,必须重新设计。”
  员工不胜任岗位工作,多数企业的做法是培训员工。但这是很困难的。比较简单的办法是重新设计岗位,让普通人也能胜任。
  比执行力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管理力、控制力。执行力的初衷是让管理变得简单,执行变得复杂,这不符合现代管理的趋势。真正的趋势是组织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一线岗位的执行动作日益标准化。
  执行力为王(二级)
  执行力的流行,隐含的基本逻辑是:员工没有执行力,所以业绩上不去。可是道德上像雷锋一样、能力上像上尉“罗文”一样的下属,到哪里去找?
  管理的前提应该是:在道德上把员工想象为“自私自利”的普通人——这是人的本性;在能力上把员工想象为平凡的人——普通岗位留不住高水平的人。在此前提之下,企业要通过有效的管理,让员工的“自私自利”不损害企业和他人的利益,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创新就是超越(二级)
  央视曾经举办过一个以“创新前沿”为主题的栏目,主持人提出了与创新有关的30个词汇,其中包括背叛、摒弃、超越、改良、颠覆、发现、妥协、模仿、实践、学习、整合、执行、不破不立、成功破坏、与众不同等。与会的100多位企业家、经济学家、职业经理人对他们心仪的词汇进行点击。结果,超越、与众不同、打破框框,分别以60%、40%、40%的点击率成为最受欢迎的词汇。
  这又是一个光荣的错误。如果这就是创新,那么,创新就只能是少数技术人员、经理人和“聪明人”的“专利”,普通人从此绝缘。
  他们说的其实是创造,而不是创新。
  创新为何不可以是模仿(创新性模仿)、整合、改良、妥协、尝试?彼得·德鲁克提出创造性模仿以及创新的源泉和流程,认为创新不是“缪斯的宠儿”,而是从概念、制度和流程角度把创新变成普通人的工作,这样的创新才是最有价值的创新。
  最高科技的产品才是最伟大的产品(二级)
  伟大的产品不在于是否是高科技,高科技产品不代表就有大市场,而在于它是否给生活带来福祉。比如,拉链带给人们生活的方便几乎无处不在,它难道不是伟大的产品吗?
  《财富》杂志评选的20世纪最伟大的产品是哪些呢?包括曲别针、拉锁、胸罩、创可贴、尿不湿、粘贴式便条等等,几乎没有什么科技含量。
  【点评】(二级)(特殊处理)
  为什么有那么多光荣的错误?是我们心中的崇高情绪在作怪,总想占领道德的制高点。于是,“言义”比“言利”崇高,理想比现实崇高,“长存”比生存崇高,品牌比价格崇高,创新比模仿崇高,信任比控制崇高,敬业比效率崇高,超人性比人性崇高。
  挟持着崇高的价值观,营销管理的基本逻辑已经居于次要地位。现实的逻辑是“低标准”更容易做到“严要求”,但崇高的价值观需要“高标准”,于是,“高标准,严要求”更容易获得喝彩。
  面对这些挟崇高名义之下的“光荣的错误”以及不合逻辑的习惯行为,我们是否有反思传统的勇气?
  编辑:范超伟jamesfan@vip.sohu.net
其他文献
15元进口的酒,理论上卖到100元左右是合理的,因为其中含有关税、运输费用等成本及销售每层中的加价。但如果卖到500块,就有点乱来了。  国产酒时代:大品牌=公信力?(一级)  三到五年之前,是国产葡萄酒的时代,当时多数人只知道张裕、长城、王朝。  在我国传统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上,销售渠道以商超和餐饮为主,因为当时产品比较简单,电视广告的宣传给大家留下了张裕、长城等比较可靠、性价比高的印象。  超市
期刊
产品定位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你能想象用“老村长”这个品牌推出一款上千元的高端酒么?  随着消费趋势上移的步伐越来越快,高端酒市场风起云涌,水井坊、国窖1573相继被推出,并陆续取得了成功。企业双品牌运作也开始被行业当作一种战略模式提出,尤其对那些想运作高端产品的低端品牌。如沱牌推出舍得、稻花香推出关公坊等都是这种思维的结果。  为什么要双品牌运作?(一级)  突破原有品牌定位(二级)  产品定位
期刊
白酒并非新玩意,但自仪狄造酒以来,在已逾4000年的历史中,白酒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炙手可热过。  一瓶天价茅台被拍出,还来不及欢呼,价格就被迅速刷新;高端酒价一骑绝尘,当年还觉得高不可攀的千元大关,如今早已迈步从头越;绝大多数企业,不,还包括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在赚钱,都在数钱,都在狂欢中享用2011,都在开心中憧憬2012……  资本红着眼睛来了,行业整体也如集体打了鸡血一般亢奋。  好一场白酒
期刊
产业内的企业一直是基于竞争导向而非战略导向。因为基于竞争导向,企业间纷争一直不断,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因为非战略导向,企业忽视了顾客价值导向,忽视了为顾客提供增值产品的方向。  最新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大部分方便面企业的经营状况仍然堪忧。尽管企业千方百计苦练内功降成本,收缩战线降投入,但大部分方便面企业仍然处于经营亏损的边缘。  3月份,以康师傅为代表的方便面企业开始放出涨价口风。但由于方便面关
期刊
影响未来名白酒企业发展的“八个慎重”(一级)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困惑。对于已经成功或者失败的事情,我们比较容易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而对于正在进行乃至于未来的问题,则容易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但是,未来毕竟是与过去相连接的,还是能理出一些头绪来。针对目前行业面临的一些问题,我提出“八个慎重”,与大家商榷。  1.慎重对待食品安全。(二级)  名白酒企业是行业的旗舰团队,在这个问题上万
期刊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资本投资白酒行业的案例每年都在增长。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更是狂热:仅在2012年3月一个月内,媒体曝光的资本投资白酒行业的案例就有3起。  资本是谁?  它们为何热捧白酒?  它们的介入,到底是福是祸?  作为企业,又该如何与资本合作?
期刊
若想了解该区域酒水自带率的情况,应向调研对象提问:“你们酒店消费者一般情况下10桌有几桌自己带酒?”而不能直接问“你们店自带率是多少?”  做市场的都知道要做调研。但是,要套出那些专业甚至涉及核心商业机密的市场信息,就需要费一番功夫了。  它需要在取得调研对象信任的前提下,运用一些技巧来进行深层次挖掘。  “套白狼”法(二级)  “套白狼”法是通过自己的初步判断,先假设市场的某些情况,通过与调研对
期刊
什么是渠道?教科书大多这样定义:“使消费者能够方便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购买到他们想要的产品和服务。”  可口可乐奉为圭皋的“3A策略”,第一个“A”是“availability”,意思大抵是“使产品随处可买”、“让产品无处不在”,这与教科书的定义如出一辙。  宏大的理论在先,跨国名企的实践光环在后,教科书的定义与可口可乐的“3A”策略辉映成趣。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要是不把“让产品无处不
期刊
贵为法国一级酒庄的“酒中皇后”,拉菲在过去10年时间里,每年都以30%的价格涨幅一骑绝尘。但是,眼下拉菲却经历了一轮罕见的暴跌,在其最受追捧的中国市场,价格也出现了八年来的首次下调。  于是有关人士纷纷表示,拉菲价格的暴跌预示着拉菲的神话已经被打破。部分酒庄负责人更乐观地预言:随着中国葡萄酒认知度的提高,国人消费进口葡萄酒会越发理性,中级酒庄将迎来绝好机会。  降的只是投资市场(一级)  事实果真
期刊
经销商纵有一百个不是,但在终端网络建设方面绝对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利用经销商的资源以及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弥补厂家之不足,无疑才是明智的选择。  “掌控终端”发了烧(一级)  “掌控终端”是这些年渠道管理领域最热门的词汇之一。热到什么程度?热到让很多厂家成了“发烧友”,不惜为了做终端而做终端,甚至走火入魔,绕开经销商自建终端网络,还美其名曰“更直接”、“更彻底”、“更有效”。  自建终端网络的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