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言类选择题解题技巧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 “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
  A. 自然从来不飞跃
  B. 物理不外于吾心
  C.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 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解析 题目中有关键词句是“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其意思是说:气这种物质是变化的,它的生生不息,就是道。这与”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一致的。题目中的“道”不能理解成为老子的“道”,不能理解成唯心主义,故选C项。
  例2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意思是江山保留着历代有名胜迹,而今我们又重新登临观赏。“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意思是羊祜堕泪碑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诗意在悼古感今。本题考查文化的来源、作用。通过审题肢,马上可排除错误的题肢②,文化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因为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故选C项。
  例3 随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全国10%的县展开,一些年满60岁的老人已经陆续领到基础养老金。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将实现“养老不犯愁”。这些德政工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A.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 在不断地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
  D. 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解析 “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是通俗易懂的俗语,字面意思容易把握,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材料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A、C、D项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项。
  例4 在海瑞陵园的亭柱上,挂着海瑞写的一副对联:“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这副对联反映出海瑞( )
  ①崇尚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具有积极的历史价值
  ②强调执政为民的民主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
  ③憧憬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环境友好的发展观念
  ④主张勤勉清廉的从政道德,具有净化官风的积极意义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 “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是指政治清明,人民安定,歌颂世道平安;风雨适合农时,时代清明,国家和谐,大同,人民生产生活安定,美好。对联的主旨强调了关注民生、勤勉善政的理念,故①④符合题意,③的说法不符合题意;②强调执政为民,行为主体是党,故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②③的选项,本题选C项。
  1.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唐诗包含的哲理是( )
  A. 矛盾具有同一性 B. 矛盾具有斗争性
  C. 矛盾具有普遍性 D. 矛盾具有特殊性
  3.“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中的名句。这一名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要重视量的积累
  B. 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 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
  D. 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杜荀鹤诗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 )
  A. 新事物的成长过程中,初期总是不能被人们接受
  B. 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C. 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予重视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D. 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5.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
  A. 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 A 无论是具体感觉还是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①应选;但由于主体的立场不同、知识的构成不一样,面对同一事物,人们会形成不同的认识,②应选;③认识对象——月亮是客观的;④认识是主观的,不能实现认识对象(客体)的创新。
  2.A 本题的寓意是,越是在石头遍布危险的小河上行船,由于人谨慎反而能平安无事,而越是在一帆风顺的河流上行船,反而经常发生翻船事故。这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故选A项。
  3.D 此诗通过写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
  4.B 这首诗通过对小松不气馁,继续向上生长的描述,说明了有因必有果,在积累“因”的过程中,“果”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只是由于一时机缘未到,“果”尚未被人发觉而已。解答本题关键是要读懂诗的意思,联系所学的哲学原理进行分析,B项符合题意。
  5.A 本题考查对诗词蕴含的哲理的分析。“狂沙”经“千淘万漉”可得“金”,“金石”因不舍地锲刻而“可镂”,都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项不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体现的是意识的差异性,C项不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体现的是坚持适度原则,D项不选。只有A项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的哲理,故选A项。
其他文献
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是:在每次随机试验中,不同的试验结果有无限多个,即基本事件有无限个;在这个随机试验中,每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即基本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的.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相同的,因为它们的数学本质是一样的,属于同样的数学模型. 我们可以化无限为有限,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化几何概型为古典概型加以解决. 几何概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逐步加大,下面结合几个实例分析说明
期刊
圆锥曲线是高考必考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和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重要数学思想,涉及距离、斜率的基本概念. 定点、定值问题是解析几何考查的热点题型之一,这类问题的一个基本思想是等式的恒成立.  特殊入手,再证明  例1 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焦距为2,两焦点与短轴的一个顶点的连线构成直角三角形.  (1)求椭圆的方程;  (2)过点[M(0,-13)]
期刊
环境是小说故事的背景  《边城》首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茶峒小镇。茶峒地处湘西、黔北、川东交界的偏僻山区,也正因此,显示了它未曾受到畸形都市文明污染的自然美,为《边城》的情节发展提供了一个必要的环境。  小说的重要背景介绍都是在景物描写中完成的。如开头的一段:“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寥寥数语,将小说场景、人物和人物的活动环境涵盖
期刊
文体分析  根据提示“结合事例,用英语写一篇短文”,下文英语提示语中提出了要写作的话题“sympathy(同情)”,并说明了同情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人与人相处之间的的重要作用,这是一种非常明确的观点,要求结合事例阐明这种观点的正确性。这一提示说明了该篇文章的文体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  写作要点  通常议论文应遵循“三段论”原则,即点题→论据→结论。写作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开门见山点题。第
期刊
例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是新一届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 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要减少和下放投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再取
期刊
如果说一切身体的残缺均有能补救之法,但是心灵一旦病蚀,可有华佗能妙手回春?  “有啄木鸟飞来/树/紧张得每只手/都举起了枪”。当我读到这些话语,冷似秋意的痛从内心深处涨起。这让我不能不想起,历史中那讽刺的鲜红色,百年的“奇观”,百年的心痛。  那是1907年的一个清晨,铅灰色的晨光在古轩亭口映出沉重如血的红褐色。行刑台上的秋瑾,目光坚定,那是一个高洁独立的灵魂。而台下,一群可悲的生物在蠕动,他们仰
期刊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心灵与心灵之间日渐筑起了一座比铜墙铁壁还要厚实的心墙。是什么让人们越来越惧怕外人伸出的援手?在抱怨“好心没好报”的同时,作为施善者,我们也该检查一下自己的善行。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啄木鸟“送出的“爱心”为什么会遭遇“树”的拒绝呢?作为行善之人,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善行由内而外地进行检查。  检查善行,反思一下自己的心意是否纯正。《大学》曰:“欲修其身者,先
期刊
不利的自然天气条件与严重的大气污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雾霾天气持续出现。中国大气科学家们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中国的雾霾问题要比此前料想和分析得更为复杂。  以往通常认为“雾只是自然现象”,但研究指出,中国当今的雾和霾都已不是完全的自然现象。污染排放的人为气溶胶粒子不仅对霾有贡献,还作用于云雾的形成。气象科学所述的“气溶胶”,可简单理解为大气环境科学中的“颗粒物”,即我们熟知的PM2.5、PM10
期刊
我家的书桌上摆放着一瓶矿泉水。它很普通,却被我珍留着,因为它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劳动报酬。  今年秋天,高二年级学生下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华师一的老传统。老师几个月前就告诫我们充分做好思想准备,父母临行时也千叮咛万嘱咐,闹得我们如临大敌,忐忑不安。  几天下来,我们在风雨中徒步行军,在军队仓库打地铺睡觉,吃农家大锅饭,干农场大田活,并顺利地挺了过来。屈指一算,明天下午就该凯旋回家了。我们小组的小
期刊
我爱你,我的祖国。  我爱你身上盘亘的每一道枝节,我爱你身上蜿蜒的每一道沟壑。我爱你每个清晨在朝霞里的每一缕眼波,我爱你每个夜晚在天籁中的每一声呓语。  因为你养育了我,我的祖国。  因为你是我生命的根脉。  哦,祖国!那翻涌着滚滚浑浊浪花的长江黄河是你的血脉吧!是它们赋予我无尽的对生活的热忱与激情。那挺胸昂首直插入云霄的珠穆朗玛是你高傲的头颅吧!是它赋予我超越自我的梦想与力量。在我的生命的根脉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