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persistent pulm 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又称持续胎儿循环,1969 年首次报道.是由多种病因所导致的新生儿出生后肺循环压力、阻力下降障碍,肺循环压力持续高于体循环压力,回流到心脏的静脉血难以进入肺循环进行氧合,而从心房卵圆孔和(或)动脉导管水平直接流入体循环,动脉导管和(或)卵圆孔水平持续右向左分流,肺循环血量减少,机体持续处于缺氧、紫绀的紧急病理状态,严重影响新生儿生存率[1].据统计,PPHN在活产新生儿中,约占0. 2% [2] ,多发生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但在呼吸衰竭的新生儿中,合并PPHN的发生率则为10%,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成活率不断提高,PPHN在早产儿中的发病率较之前有所提高,特别是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的极早早产儿.随着新生儿专业学科的发展,PPHN的诊治越来越受到重视.2017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亦制定了“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疗专家共识”[3] ,进一步规范了该病的诊治,并逐步被广大临床医生所掌握,但在基层的普及仍比较薄弱.为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对PPHN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进展等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