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升教师的兴趣教学意识

来源 :领导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指出了教师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关键词】 语文 兴趣教学 意识
  【作者单位】 湖北省红安县华家河镇赵河中学。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10-0041-02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和教师更注重的是分数,高分低能的现象尤为严重。许多学生为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厌学、逃学的事情屡见不鲜。枯燥的语文课让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沉重的压力让学生抬不起头。针对这种现状,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提升教师的兴趣教学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一、兴趣教学的重要性
  回顾历史,古往今来,许多成功人士往往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深入研究,才走向成功。哥白尼从小就对天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牛顿对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兴致勃勃;张衡从小在奶奶怀中数星星——这正验证了孔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的道理,学生如果对知识感兴趣,愿意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那么兴趣将成为他良好的学习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二、兴趣教学的主要途径
  1.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学生喜欢教师,才能喜欢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个教师,就不可能将这门课程学好,教师从接手学生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手好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知天文,晓地理,通古今,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适时的示范与展示,学生就会从心底里佩服你、效仿你,在效仿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自身资源的沉淀,琴棋书画虽不用特别精通,但应该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你展示给学生的舞台越大,学生学习的空间也会更广,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会产生。
  2.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说明文在教学中通常被认为内容单调,形式呆板,缺乏情趣。笔者在教《死海不死》一文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查字典比赛、集体复述传说故事、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等课堂活动,教学形式轻松活泼,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培养。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例子,提炼语文知识,发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知识是教不尽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便可以自学知识,再生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素质。
  3. 发掘学生的兴趣点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想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当前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笔者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电影片段,学生们亲眼目睹了列强的野兽行径,感受到了祖国的落后。在进行分组讨论时,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义愤填膺,有的惋惜不已。我在教学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的时候,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在教学鲁迅的小说《故乡》时,带领学生爬上小山眺望自己家乡的变化。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演员(学生),调动各种因素,让舞台(课堂)充滿光彩,使演员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4. 几种常用的兴趣教学方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生动的竞赛或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挑战欲,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表演。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在课堂上让他们小组分工改编课文内容,让课文以剧本的形式出现,由学生来分角色表演,不仅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而且巩固了课文内容,加强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用角色演绎的文章体裁比较多,可以是戏剧,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小说。如《范进中举》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胡屠户两次给女婿贺喜的神态动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一人物的认识。
  二是辩论。学生之间互相辩论,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逻辑能力,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辩论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还可能让老师发现一些新的答案、新的理解。如学习《杨修之死》一文时,可组织一场辩论,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辩论题如下: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它因。你持何种观点?正方: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反方: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
  三是角色换位。有时候可以让学生当一回教师。比如对于课文中生字的正音,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来完成。有些自读课也可以让学生试讲,不过应选择一些行文浅显、结构清晰的自读课文。试讲前,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学生也可以自己搜集,由试讲者自己备好课,写出详细的教案,教师再检查,指导修正不足之处,然后由学生进行讲课。讲完后,组织全班学生互动,从讲课内容和讲课技巧两方面做出评价。经过“备课—讲课—评议”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
  四是运用多媒体技术。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录像、幻灯片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可以制作展现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骗子的阴谋诡计,他们吹嘘自己所织出衣料的“特性”,他们在织布机上“空忙”的情景,大臣、官员和皇帝察看织布情况时的心理动态,皇帝穿“新衣”上街游行和被老百姓识破的过程等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嘴脸形象地刻画出来,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责任编辑:周 俊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秦皇岛市12-15岁青少年血脂调查,建立秦皇岛市12~15岁青少年血脂正常值参考值。[方法]于2006年8~10月间随机选取秦皇岛市初中生4750人,应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执政党在执政地位上存在的潜在危险是现如今世界政坛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需要在执政风险上予以关注和重视.要进一步抵御执政风险,不断巩固政治地位,这是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从乳腺癌病例信息中自动提取诊断规则,用于乳腺癌腋窝高位淋巴结转移判别分类诊断研究。[方法]利用重庆医科大学1998~2002年普外科223例手术
【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悄然的变化,这就给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更加理性的思维审视面临的形势,在唱响主旋律中直面挑战、主动适应。  【关键词】 主旋律 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简介】 万李春,汉口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研究;赵静,就职于武汉大学珞
【内容提要】 建立起全方位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是改善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工作、提升高校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性途径之一。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就业之命题,分析了当下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方位服务体系的意义与必要,阐述了这一重要体系在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阻碍,并重点探讨了该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与有效途径。  【关键字】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服务体系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