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x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是基础教育学科之一,在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感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功能。受学校教育和学生兴趣的制约,历史学科长期处于功能淡化的被动境地。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凸显历史学科知识传授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一、苦练内功,提高素质
  
  目前历史教育问题的症结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教师本身的历史功底限制了教学的深度和力度,是教师的知识视野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自我学习和自身提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独特的深入历史表象的思维方式去影响学生,就能使历史这一古老的学科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古今结合,密切联系现实
  
  之所以有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没用,就是认为历史就是过去了的东西,对现实没任何用处。究其根源,历史教师也应负一份责任,因为很多历史教师都是为了教历史而教历史。其实很多历史都可以与现实密切联系起来,都可以在现实中看到历史的发展。如讲儒家思想的起源与特点时,我会问学生:儒家思想在今天是否过时了?在今天我们能否找到儒家思想的影子啊?看看,今天,无论是在教育、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儒家思想做事情想问题。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时事非常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也比较持久,所以说把历史现实化,是最实用、最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
  
  三、改进教法,活化课堂
  
  1.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课伊始是教学的“黄金时间”,若开头新颖则有利于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迅速产生欲知其所以然的积极情绪,学习兴趣顿增。例如在讲《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副对联:“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学生们都惊讶不已,一心直口快的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上下联怎么对仗?上联的‘袁世凯’三个字,怎么能对得住下联的‘中国人民’四个字呢?”我笑着说:“是呀!我们这一节课就是讲袁世凯如何对不住中国人民的呀。”学生们这才恍然大悟,这节课的讲述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2.让学生登台,激发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下的课堂应把“三尺讲台”开发成几十米的大舞台,在舞台上,教师要淡化自己的表现欲,强化学生的表现欲,这种情感冲动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美国内战》一节课的讲述中,处理南北矛盾的内容时,我首先把课前准备好的关于南北矛盾中的工业原料、劳动力、关税、奴隶制度示意图挂出,并把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指出: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进入正在进行激烈辩论的美国国会中,两组同学分别就是南北方的议员代表,你们就南北矛盾中的焦点展开辩论。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得出了结论,突破了难点。
  3.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时期,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简单地、机械地记忆历史知识,而是渴求利用历史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因此,在课堂上多提出一些知识含量高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例如在讲《秦汉文化》一节中,我给学生展示了一副象棋,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的象棋文化隐含着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学生们兴致很高,踊跃发言,并且解释得头头是道,大大出乎我的预料,甚至连“科技发展”这样的信息都能想到。
  4.运用语言与情感等激发学生兴趣
  在讲解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时,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做到通俗易懂。例如在讲“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前提”这一问题时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我是这样解释的:马克思主义是研究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一重大问题的,这就必须要发现资本主义本身存在的弊端,就像一个腿脚略有残疾的人一样,当他慢慢走路时,不容易被发现,可当他走得快起来的时候,一切就都暴露出来了。也就是说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它的弊端会暴露得更多。经过这样的解释学生们就容易理解了。还有,在讲解黄埔军校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治学特点时,我作了一个比喻:在这所学校里,不但要教给学生应如何打枪(军事),还要教给学生枪应该向着谁来打(政治)。这样学生们就很容易记住这个特点了。
  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善历史教学的现状,在上层要靠国家的教育制度,中层靠教材的编写,下层也就是最关键的教学一线还是要靠教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不断探索与实践,让历史学科回归其合理地位。
  (责编 庞丹丹)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则乐于学。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要培养、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关键是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英语学习氛围的基础。学生对某位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个教师的课感兴趣且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工夫学习这门课,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人格魅力,对学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进行反思与创新,为此,选取了椭圆定义这一节的三轮教学设计,希望通过对比、分析、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有一个新的突破,与同行交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
【摘 要】 校本教材资源的使用有利于教师把握教材、深化教材,使教师在课堂上能胸有成竹地进行授课,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必须做好教师自身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服务思想品德课教学。建立校本资源库,组建专业网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思想品德课焕发出更强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校本资源 创建 共享    一、新课程改革呼唤校本资源    《基础教育课程
福州对京剧创作,做出了多元化的贡献,具体表现在剧目创作、舞美创作、舞台创作、创作队伍以及创作理念等几个方面.
人们对<活着的和死了的幸福>中韦君的看法很多,争议很大.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争议和看法?我们到底应如何对待韦君这一形象,这就是我们的思考.
为了探索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我校英语教研组开展了“问题一课题”的教学研究,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后,课堂教学明显好转,学生英语能力明显提高,现在我将自己的英语教学做法总结如下。    一、“问题一课题”的含义    问题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问题,也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问题越小,研究价值越高,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帮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