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高职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o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大学的就业指导课程,虽然经历了多次的改进与优化,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就业指导课对大学生进入社会寻找工作有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它甚至关系到以就业为主的高职院校的生存。本文针对北部湾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革措施。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 教学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4-0248-01
  一、北部湾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现状
  (一)学校、教师、学生对就业指导认识不足
  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带来的缺失是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对于北部湾的高职院校而言,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对就业指导认识的不足是就业指导课程堪忧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学校的工作重点落于招生上,对于学生就业缺乏长远的认识,学校工作精力的分散导致学校无法将招生与就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直接影响到北部湾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2)教师与学生的学习重点在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就业不够重视。因此,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认知缺失严重制约着北部湾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学情况。
  (二)就业指导模式较多,内容与形式较难统一
  北部湾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的种类繁多,例如课程指导、电话咨询、专业讲座等形式的就业指导,导致了学校教学資源的分散,师资力量的不足,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总体上内容空洞,过于理论化,缺乏指导性,使得学生在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中难有立足之地。并且,甚至有些学校直接根据用人单位需求来制定就业指导课程,学生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并对大量毕业生进行突击就业指导,内容不够实际,对学生毫无帮助。正因如此,多样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使得北部湾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形如虚设,毫无实际意义。[1]
  (三)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程度不足
  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师资力量,这点情况在高职院校,尤其是北部湾高职院校中尤为严重。高职院校的就业课程教师一般来自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师,或者由学生辅导员来兼任。兼职教师缺乏专业性,对于就业指导课程也是处于门外汉的状态,缺乏系统的学习,教学内容也局限于兼职教师自身的经历,与其说教学,不如说是经验分享,缺乏系统的教学。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以及临时教学的教师都存在不足,他们的专业性缺乏也是制约着北部湾高职院校就业课程指导的发展原因之一。
  二、北部湾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改革措施
  (一)建立高效的就业指导运转机制
  高效的就业指导运转机制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应该明确就业指导与北部湾高职院校学生之间的培养发展关系。明确就业指导与学校各部门工作教学之间的联系,使专业知识以及辅助课程更加平衡,并且明确专业知识教育的目的,它与就业指导课的目的一致,是为了为学生今后就职提供便利;第二,就业指导负责教师应该制定高效的工作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多个就业指导小组,在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互相激励。并且加强就业指导负责教师的培训,只有提高教师本身的认识及专业水平,丰富就业相关知识,才能弥补就业指导课程的不足。北部湾高职院校需要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工作机制,以此来深入推进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
  (二)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育模式,加强针对性
  就业指导课程离不开思想教育以及专业知识教育的帮助,在北部湾高职院校中,就业指导课以多种形式展开,比如:就业专题讲座、社团竞赛等形式。学校应该择其优,根据自身教育特色,保留有效的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形式,并且融入新的元素,以此达到加强课程建设的目的。学校应该让教师及学生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有选择性的邀请就业专家来校进行指导,对目前的教育模式提出建设性的改革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制定好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提高教师指导监督的作用,在课程环节中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也不应该吝啬,应加强资金投入,支持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比如建立相关就业指导教研室,对就业指导课教师进行集体培训等。
  (三)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科技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必备工具,适用于任何领域,包括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北部湾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平台,为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意见以及就业途径,及时更新社会上的实践招聘信息,并且及时与学生产生互动。[2]同时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处理好信息之间的联系,在网络平台上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学生就业。学校就业指导课教师也可通过短信平台,定期发送招聘信息,在发送前教师可根据本专业学生进行自主筛选,提供给学生安全有效的就业信息。学校也应加强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政府的支持能够有效的对北部湾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革与推进。
  【参考文献】
  [1]徐帅,浅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2):29-35.
  [2]王伟,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初探[J].赤子(中旬),2013(09):12-23.
  责任编辑:杨柳
其他文献
反不正当竞争法这部法律在鼓励公平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的适用、施行上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
采用微波法、混合加热法和常规加热法制备 /TiO2催化剂 ,运用 XRD、 BET、 DRS及 LRS光谱测定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以光催化降解 C2H4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不同制
艺术问题是繁杂的,作为执笔作画者,想把问题搞清楚似乎不大可能,也无必要,重要的是保持作画的独立性,多关注自身的个性和相关问题。 艺术创作是在人的支配下完成的,而人又有
摘 要 调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经过漫长时间的累积,我国公民运用调解来解决纠纷的意识逐渐增强,调解制度也渐渐成为了我国公民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新民主主义时期,“马锡五审判方式”就是典型的依靠调解解决纠纷的一种审案方式,该方式重点强调审判与调解需要相互结合,而在民事纠纷过程中则将调解作为主要解决方式。1963年第一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指出“调查研究、调解为主,就地解决”作为民事审
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作为党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与重要工作内容,既阐明了该战略实施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出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联性。本文在对创新驱动发
摘 要 证据展示制度有平衡控辨双方力量、提高诉讼效率和发现案件真实的作用。我国2012年刑法修改中,一定程度上确立了证据开示制度,但是和英美两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通过介绍英美的证据展示制度,并和我国进行比较,对完善我国的证据开示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证据展示制度 刑事诉讼法 修正案  作者简介:柴环、刘晓薇,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事诉讼。  中图分类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旨是通过长期的法治文化的宣传教育让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从而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让人们真诚的拥护和信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的提出,是对邓小平所提出的法制思想的发展,同时也是对法制思想的实践。本文在分析社会法制和法治内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法制思想对社会
[摘 要]本文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英语学习和使用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义、语法、句式、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概括,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促使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认清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的错误,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关键词]语言 文化 差异    语言同文化之间的关系紧密难分,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在反映文化的同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提出,法治教育成为公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希望从厘清“未成年人”与“青少”年的差异,明确“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明晰“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