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失利:爱他,就尊重他

来源 :家庭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onba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指导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 何茹
  蕙君编辑:
  您好!
  我叫志勇(化名),今年20岁。家住在辽宁省朝阳一个偏僻的农村。我是家里的独子。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读过几年书。因为家里太穷了,父母甚至都不敢要二胎。只是为了能供得起我好好读书。他们把一辈子的心血和希望都寄托在我一个人身上了。
  因为理解父母的苦心和艰辛,我在学业上从来没有一刻松懈过。从读小学开始,几乎每年都是第一名。去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我本以为能进入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再考公费研究生,然后找份工作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但高考似乎给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成绩出来,我的成绩只够二本院校,比模拟考试时少了好几十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与我的目标差得太远了。我的理想就是清华、北大一类的全国知名高校。
  从成绩公布的那天起,我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心中充满了对自己的责怪和对父母的歉意。父母也跟我一样感觉到不甘心,他们对我说:“儿子,明年接着考,你放心吧,爸爸妈妈就是不吃不喝也要把你供到北大去。”
  我又复读一年。在这一年里。我更加勤奋了,每天复习到深更半夜。寝室里的同学都睡觉了,还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书,做了几十本习题。可是今年高考结束,我自己估了一下分,还不如去年呢,估计只够上个三本院校。
  我们村里的同龄人大部分都在打工挣钱了,而我还在花父母的血汗钱。我想出去打工,但是被父母否决。他们情愿支持我再复读也不要我打工。但是,明年高考我要是再次失败呢?我现在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有时候我甚至想离家出走算了,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打工赚钱。好歹我也能自己养活自己。而且,我真的不愿意看到父母充满期待的眼睛。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贵刊读者 志勇
  2009年6月14日
  七月带着希望也带着感伤。经过中考、高考的学子面临升学,数载同窗的离别愁绪还未散尽,落榜的苦恼、考试的失利又接踵而至,成为困扰莘莘学子和家长的一块心病。如何为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学生和家长们排解心理困惑,我们请教了辽宁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何茹。
  何茹主任介绍,每年6、7、8、9这几个月都会有一些像志勇一样的学生甚至是望子成龙的父母,出现焦躁、愤怒、自责、厌世等情绪。分数公布后,迎接掌声和鲜花的,往往是那些获取高分如愿以偿的幸运儿,却很少有人把目光集中到在高考中失利的不得志者和落榜者。考试的失利让他们备受打击,自责、失落、自卑、自我否定和对未来的不自信,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这里,我们尤其要对家长说一句:爱孩子,就尊重他!
  对于如何化解困惑,何茹主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成长是因为知道。好好利用假期,对自己进行一次评估,清楚自己的真实实力。不要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好,考试成绩是真实的,考的就是单位时间内学生的竞技状态,除了知识以外,这种状态也是考试的一部分。不要不敢承认失败,认识本身就是成长的开始。
  尽力就是成绩。家长的指责、学生的自责除了让孩子重复失败的感觉以外,根本于事无补。挫折推动我们思考。通过回顾和总结,会认识到,无论高考还是中考的失利,都只是我们人生设计中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不满意,越是在这个时候,越应该恢复理性的思考。家人的理解,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家人的支持可以帮助孩子成长。
  发展是一生的过程。曾经有一个孩子,一心想到清华,由于高考分数不够,甚至企图自杀,但在医生和家人的共同帮助下,心态得以平复,进入录取院校后,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的研究生。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或者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未来的路还长着呢,没有人能预知未来,但至少我们应该知道,过去的遗憾是可以弥补的。
  孩子不是你的面子。指责自己的孩子,认为孩子给自己丢脸了,完全是因为家长的虚荣。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才是最需要父母的时候,这时候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才是真正的爱。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己的荣誉自己去争取,不能用孩子给自己挣面子。做到了这一点的父母,其实在本质上已经用行动来教导了孩子人生的哲学,让孩子学会了面对。
  愤怒只能扩大损失。怨天尤人,不如去思考,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不管怎样,我们不得不承认,挫败已经对我们的人生规划形成了一定的损失,如果陷入挫败不能自拔,只会扩大我们的损失。
  专家对你说:
  对孩子:后期完善更重要
  像志勇一样的学生其实非常多,属于期待值完全高于本身实力的。何主任就曾经接待过一个患者小刚,家里本来很贫穷,却一再地要求复读,不但让家中不堪重累,更可怕的是成绩反倒一年不如一年,分数从二本线下滑到离三本还差6分,最后小刚也变得“神叨叨”地了,甚至给自己“算命”,总说明年肯定考得更好。何主任说,这就像一种赌博心理,输得越多,就越不甘心,而这种“不甘心”都会转化为无形的压力。现在小刚已经开始一边打工一边自己复习了,心态也轻松了很多。何主任说,以小刚现在的心态和他的底子,应该会有很大的进步。
  对家长:爱的伟大在于尊重
  孩子有独立的人格,自我意识都很强。家长的尊重能够培养孩子自信,有主见。
  美美两年高考失利,由于父母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便非要把美美送出国。美美觉得自己在国内花了这么多时间学习都没有提高,去了国外会更加无所适从,于是打算拒绝父母的安排,可她的父母没有放弃。从来不跟家人吵架的美美跟父母大吵一架,离家出走到餐厅打工了。
  美美说,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期待的成果,她真没用。父母都能上名牌,而她什么也做不好,有时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母的亲生孩子。
  作为父母,有不同意见可以表达,但仅作孩子参考。不要把爱变成“剥夺”,你喜欢的让他去做,不见得能让孩子收获成功,而且多少例子都告诉我们,热爱,才能成功。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一生都非常重要,因为家长的“爱”使孩子没有主见、失去自信,是很可悲的。
  你有排解不了的焦躁吗?你有化解不开的烦闷吗?你可以通过邮箱和来信的方式,让蕙君陪你做一次心灵瑜伽!
  蕙君心理工作室邮箱:lanxin3841@sina.con3
  本刊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小北关街41-1-8
  邮编:110041
其他文献
在新时期的文坛上,王蒙,无疑是最具魅力的作家之一。他的身上凝聚了当代中国文坛的种种历史风云和文化动态,他的言行折射着这个时代的矛盾、困苦乃至蓬勃的生命力,他的作品则几乎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处于中国经济繁荣前沿的城市上海、广州逐渐进入消费社会,崇尚符号意义的消费文化在这些发达城市同时逐渐被建构起来。而要研究消费社会,标榜品位的“小女人
本论文从《燃烧的绿树》、《空翻》这两部代表作出发,重点探究大江健三郎9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出的新变化。这两部作品中,大江创作中一以贯之的人道主义关怀与宗教题材结
《金台全传》是一本非名著晚清小说,目前少人关注。但它在书场中产生并以说唱或简陋纸本形式流传时,仍得到一定范围读者喜爱。尤其是该小说浪游、难邦与打擂这三个母题,突出地折
专家支持,郁金香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吴桐    “受惠于很多人,却让很多人因我而受难,往后将还有承受不完的痛苦。剩下的余生只会是别人的累赘。健康不很好,所以什么也不能做,就连书也读不下去,字也写不成。”  “真是可耻的事。大家恕罪”。  “作为前任总统我的名誉道德已经全部完了”。  这些是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自杀前留下的字句,可以感受到这位韩国前总统内心的罪责感、愧疚感以及挫折感。接
无数的事实证明,越是对婚姻缺乏依赖的人,就越不容易受到婚变的伤害。  让我们看看鲁迅和徐志摩的原配被弃后的不同结局。  张幼仪与朱安的遭遇有些类似。都是包办婚姻,嫁给写字的人。一个嫁的是一代文豪鲁迅,另一个嫁给著名诗人徐志摩。他们对她们都不好,鲁迅一生都没有与朱安圆房。  张幼仪给徐志摩生了孩子,被弃的遭遇依然没有改变。徐志摩就是不喜欢她,无论她怎么努力。于是,张幼仪放弃了这段不幸的婚姻。放弃得有
丁玲是我最喜欢的女性作家之一,作为一名女性,在历史的浮沉中,她的“自强”意识和“斗争哲学”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我。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她的多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