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朔城区位于山西北部,雁门关外,是朔州市政府所在地。全区总人口40余万,国土总面积268万亩,沙化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35%,“一寒二旱三风沙”是朔城区历史的真实写照。
面对京津风沙源工程实施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朔城区区委、区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据“生态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立足本区植被稀少、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制定了全区生态建设十年规划即西山生态治理工程,把国家重点生态项目整合起来,通盘考虑,合理布局,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前西山是荒山秃岭,沙田薄地,常年风沙不断,林草覆盖率仅有11.5%。通过10年的治理,现在整个西山郁郁葱葱,山花烂漫,项目区林草总覆盖率达75%。
10年间,全区上下形成了“抓生态就是抓机遇,抓生态就是抓经济,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共识。构建了“三山两园一条绿带、六乡十片一条通道,山顶封育,山腰造林,山脚退耕,山村移民,牛羊圈养”的全方位生态建设框架,使全区风沙源治理向着有序、稳步、多种效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10年来,全区共建成10个林草万亩片、3个农田林网万亩片、3个小流域治理万亩片,苗圃增加10个,草种基地从无到有发展到5300亩,育苗面积增加3000亩,林木覆盖率由2000年的11.5%提高到2009年的35%,加上封山禁牧后的自然修复,林草覆盖总面积达到100万亩,占到全区国土总面积的37.3%,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大区。实现“为京津阻沙源,为朔州增绿色,为百姓拓财源”的总体目标。
规模宏大、标准一流的西山综合治沙工程竣工后,工程区“春天山花烂漫,夏天蜂飞蝶舞,秋天林茂果香,冬天松柏叠翠”,将成为市民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也将成为朔州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面对京津风沙源工程实施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朔城区区委、区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据“生态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立足本区植被稀少、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制定了全区生态建设十年规划即西山生态治理工程,把国家重点生态项目整合起来,通盘考虑,合理布局,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前西山是荒山秃岭,沙田薄地,常年风沙不断,林草覆盖率仅有11.5%。通过10年的治理,现在整个西山郁郁葱葱,山花烂漫,项目区林草总覆盖率达75%。
10年间,全区上下形成了“抓生态就是抓机遇,抓生态就是抓经济,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共识。构建了“三山两园一条绿带、六乡十片一条通道,山顶封育,山腰造林,山脚退耕,山村移民,牛羊圈养”的全方位生态建设框架,使全区风沙源治理向着有序、稳步、多种效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10年来,全区共建成10个林草万亩片、3个农田林网万亩片、3个小流域治理万亩片,苗圃增加10个,草种基地从无到有发展到5300亩,育苗面积增加3000亩,林木覆盖率由2000年的11.5%提高到2009年的35%,加上封山禁牧后的自然修复,林草覆盖总面积达到100万亩,占到全区国土总面积的37.3%,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大区。实现“为京津阻沙源,为朔州增绿色,为百姓拓财源”的总体目标。
规模宏大、标准一流的西山综合治沙工程竣工后,工程区“春天山花烂漫,夏天蜂飞蝶舞,秋天林茂果香,冬天松柏叠翠”,将成为市民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也将成为朔州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