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开放性教育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549654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开放理念,重点要抓五个方面:一是历史教学信息来源渠道要更加开放;二是历史教学课堂演示手段要更加开放;三是历史教学师生互动模式要更加开放;四是历史教学课外拓展资源要更加开放;五是历史教学成效评价评估要更加开放。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开放性教育 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开放性活动,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提高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开放性程度,有利于教学目标更加全面地实现,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强化开放性教育方面的研究,积极探索好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广泛集聚教学研究的成果,让历史教学工作效率得以提升,本文主要针对这方面进行论述。
  一、历史教学信息来源渠道要更加开放
  高中历史教材涵盖范围比较广泛,古今中外跨度比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想方设法增加教学信息,对教材进行必要补充,以此丰富教材内容,提高形象程度。笔者在教学中,立足历史教材从网络及各种资料中搜集信息,补充到历史教学之中,通过开放性的信息来源渠道让历史教学更加生动精彩。例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中,笔者向学生补充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挤压中国空间的,补充了周恩来总理怎样在万隆会议上赢得第三世界的国家的认同的,补充的信息既有文字说明,又有珍贵的影像资料,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生动的资料。《“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教学中,笔者除了从教学网站中搜集了有关港澳回归的资料,还从网络中搜集了一些有关的趣味故事,如邓小平和撒切尔围绕香港回归问题谈判结束后,撒切尔夫人这位铁娘子走出会议室不小心差点跌倒,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当时她的心情。通过这些广泛的渠道搜集的信息,为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帮助。
  二、历史教学课堂演示手段要更加开放
  课堂教学属于历史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理解的效果。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运用先进的手段,让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上,教师一定要以开放的目光对待,不要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教学挂图、投影等静态演示手段,要着眼于教学实际需求,引进更为先进的信息教学手段,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接受新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例如,在《科技、教育成就和史学研究成果》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向学生演示有关科技最新成果、教育发展的成果,以生动的画面、直观的数据,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达到较好效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了工业、农业、社会事业及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以数据、图表、图像说话,增进了学生的理解。可以看出,开放的信息化手段以影音演示的灵活方式,让历史教学中的信息更加生动丰满,对促进教学成效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历史教学师生互动模式要更加开放
  高中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比较感兴趣,也更加容易投入。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发挥互动模式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氛围更加活跃,为历史知识的理解及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在《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成就》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国防建设成就这一话题,和学生展开互动。笔者事先要求学生广泛搜集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信息资料,有文字,有图片,还从网络中搜集了国防建设不同时期成果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在学生观看课件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国国防建设经历了哪些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畅谈对国防建设乃至整个国家主权领土维护方面的想法。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还针对一些延伸的拓展问题进行点拨,如东海和钓鱼岛、南海岛屿建设机场等问题,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提高了学生对国防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教学成果都是在互动的开放教学模式中取得的。
  四、历史教学课外拓展资源要更加开放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一定要坚持开放性的思维,既要抓住教材的重点,更要善于拓展视野寻找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课外资源,将学生的生活及社会发展纳入历史教学资源的搜索范围。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深度发掘,放眼看周围、看社会,结合实践理解把握。例如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外开展实践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生活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无论是自己的家庭生活条件变化,还是周围的群众家庭变化,以及公共设施的改进和完善,等等,从不同角度感受社会生活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并深度发掘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及思想教育工作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将更多课外资源发掘出来,并运用于历史教学工作,是构建立体化历史教学体系的重要抓手。
  五、历史教学成效评价评估要更加开放
  评价一个学生历史学习成效,卷面测试是一个方面,同时要重视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因素。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坚持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通过阶段性书面检测了解学生的历史知识点掌握情况,并且通过一系列启发引导,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投入程度进行评价,从而综合形成学生历史学习的成效评价。坚持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效,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一是兼顾学生历史学习的各个方面,避免一叶障目现象的出现;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过程的快乐;三是体现素质化的引导方向,有着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会引导学习活动向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以开放思维与理念组织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可以有效推动教学成效提升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柳,杨艳波.浅谈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6(06).
  [2]赵素芝.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07).
  [3]卓问.建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探究[J].考试与评价,2016(02).
其他文献
虽然小学教学方法一直在进行改革,但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一些教师还是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教师通常都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空洞死板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总是按照教材的顺序,一点一点地给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的知识只是停留在教材中,并不能与生活实际联系。思想品德这门课程是教和学相互结合的一门课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涌现出许多新技术和新理念,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有效推动了现代化教育的长远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其应用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变革,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初中思品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思品教学 翻转课堂 教学应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
运用历史分析和归纳研究的方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逻辑结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典型人物介绍等一系列概括论述.
摘 要: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设计个性化的家庭作业,能为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通过优化思品家庭作业设计策略、设计方法,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思品核心素养都得到良好发展。  关键词: 思品家庭作业 核心素养 积累性作业 差异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
一直以来,和鹰科技以软性材料裁剪专家作为自身定位.作为服装裁剪领域的知名品牌,和鹰在自动裁剪领域已占据国内70%的市场、全球30%的市场.和鹰科技不断发力新的应用领域,近年
现代教学过程是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向学生单纯传递知识的过程。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教互动”的建构,把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外界学习环境结合起来,促使教师与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笔者试就搭建以“学教互动”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谈谈认识。  一、建构和谐师生关系,是营造学教互动创新氛围的前提。  如何紧跟形势开
本文在客观解读了建筑类高职院校高等数学丰富的教学实践之后,归纳出高职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的存在价值和特色,就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摘 要: 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十分重要,是提升小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还停留在理论教学方式上,这种教学方式效率并不高。要想提高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效率,就应该让思想品德的教学回归生活化,通过生活方式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效率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固定,正是需要一个
针对目前技工院校教师科研现状,笔者从加强技工院校科研工作的意义,技工院校教师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技工院校科研工作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做了阐述,笔者重点从加强科研意识,重
学报论坛“征税”“协商”谁治污更可行陈小梅 (1.3)论构建有中国文化特色经济学的价值取向刘晓莲刘颖 (2.3)行为金融理论与当代金融学的发展程建伟 (3.3)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