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er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经得到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很大进步。随着国家的进步,人类的思想观念变得前卫,逐渐重视对自然中的生物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家重视对生物领域人才的挖掘,学校重视对初中学生进行生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打造研究型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中国生物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生物;生命教育;有效渗透
  生物学主要针对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结构等进行研究,在初中阶段展开生物教学主要是让初中学生对自然界的生物产生认知,意识到人类生存和大自然之间的依赖关系,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对初中学生展开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普及更深层次的生命知识,在生物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使得初中学生在生物课堂中学到更全面的知识,体会到生命的深层含义,本文将要针对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展开分析。
  一、生命教育概述
  (一)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内涵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展开全面教育,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对初中学生展开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使得初中学生意识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价值观,使得初中学生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初中生物教学主要是促使学生对大自然生物产生一定认知,在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为学生讲解自然界中生物的本质,强调生命的重要性,推动和谐社会的形成。
  (二)初中生命教育欠缺所导致的不良影响
  随着人类思想观念的进步,全社会提高了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学校以及学生家长过于强调学生学习,会给初中学生添加压力,部分学生长期在巨大压力下学习,会变得忧郁悲观,严重时学生可能存在自杀或者自残的行为,这严重威胁着初中学生的生命安全。加大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强度,为初中学生强调生命的宝贵,仅仅通过组织初中学生参加生命教育知识的讲座不足以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知程度。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以生物知识作为生命教育知识的载体,生物学科涉及到的是自然界中的生物,这与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学生对生命的认知。
  二、在生物教育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方法
  (一)推动教学方式创新,潜移默化进行生命教育
  老师在课堂中起着引导的作用,教师的讲课方式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路,使得学生针对生物问题展开思考,掌握涉及到的生物领域知识。初中生物教师为学生展开生物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生命教育的渗透,改变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渐渐将生命教育內容添入生物课堂中,从而加深初中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知。比如在为初中学生讲述《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这一节内容时,由于本节内容涉及到生物的生存以及生物生存和环境的关系,老师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制作相关课件,课件中插入兔子吃胡萝卜、老虎吃兔子的小视频,上课过程中老师将视频展示给学生,提示学生去发现兔子、胡萝卜、老虎之间的关系,引起初中学生进行思考。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胡萝卜、兔子、老虎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生物链,为学生普及生态环境中生命循环知识,之后老师生物老师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大家看到可爱的小兔子被老虎吃掉是不是感到很可惜呢?”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进而生物老师对生命的意义展开讲解,让初中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并且鼓励学生珍惜生命,在生活中爱护动植物。初中生物老师通过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生物课堂中渗透了生命教育内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
  (二)开展实践活动
  生物这门学科涉及到的知识大多与自然中生物有关,为了加深生物知识在学生心中的印象,组织初中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发现自然生物的特性,加深生物知识在心中的印象,教师在组织学生实践时可以对学生展开生命教育。带领初中学生外出实践,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大自然植物特点,了解到动物的生活习性,通过真实的物体去渲染学生内心世界。初中生物老师在为学生讲述到《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绿色植物的特点,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公园进行社会实践,在公园中学生会见到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从视觉上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公园中学生不仅仅能够看到植物,还能够见到小鸟、蝴蝶等动物,学生看到蝴蝶可能就想要追逐,这时老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蝴蝶生命只有一次,去世了就会永远不能再回来了,这样学生会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渐渐形成爱护动植物的理念。
  三、结语
  对初中学生开展生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初中学生学习到大自然中生物特性的同时,意识到生命的本质特性,引导初中学生思考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形成保护大自然的生活意识。通过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将生物知识进行延展,使得学生更加贴切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尚云.评价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203.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小学生的写作锻炼对今后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小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思维逻辑,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习成绩,更能让学生在思维上得到锻炼。  关键词写作;兴趣培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212.2,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90-01  写作对于人的锻炼并不是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这与社会环境的改变等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一情况下做好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作用價值十分明显。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必须要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合理将最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加以有效提高,让学生不断去学习和思考,优化学生阅读与学习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以达到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和阅读创造力的综合性教学
摘 要小学的教育主要是为了给学龄儿童打下一定的基础,而语文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一步步提升小学生的视听说写能力,其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一个培养重点。而相关能力能否提升的关键除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还受到授课老师专业素养的影响。教师一般选择开展经典阅读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要想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必须要让小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自发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分散着许多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挖掘小学科学学科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了解环境,使得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那么本文结合小学科学有关内容,具体谈谈环保教育意识的渗透方式,从而借助科学学科的优势,有效渗透环保教育意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环保教育;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
摘 要 语文是所有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们了解、掌握其他学科的前提,故而许多教育人士长期关注于有关语文教学的发展问题。由于当代所推行的应试教育的限制,老师大多采取的是强制性灌输类教学,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例如限制了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如此长期进行下去甚至可能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故而推行多元化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举措。  关键词 初中语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方法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有一种良好的体验,并且激发学生主动进行对知识的联想和想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运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并且同时得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
摘 要在小学的教学阶段,数学被教育领域作为重点培养科目。倘若学生能够养成良好数学口算能力,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将轻松许多。本文从口算能力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着手探究了影响口算能力的主要问题,随后提出提升学生口算能力的途径,如采用游戏教学模式、巧妙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等。希望笔者拙见对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素养属于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均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对小学生来说,数学素养不仅是数学这门学科必备的素养,同时也是终身受用的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重大。上述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就成为广大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素养;培养措施  数学素养指的是综合利用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重要素质,类似于一种数学思维、数学思想,
摘要 笔者认为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课前准备是前提;精心导入能提高效率;精准设计是可靠保障;巧妙运用电教媒体是有效手段;尊重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是关键。高效的语文课堂不但能让学生轻松地愉快学习,也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活力,而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课前准备;精心导入;精准设计;电教媒体;尊重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
摘 要 农村幼儿园虽然在整体教育条件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和不足,但是却有着非常丰富的乡土资源,这些乡土资源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能够为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和内容丰富提供重要条件,给幼儿的学习和能力拓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为了保证乡土资源的优化利用,农村幼儿园需要立足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精心选择乡土资源,并将其和区域游戏进行密切结合,使得幼儿在亲身体验这些身边资源的过程中习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