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课堂文化的特性解析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文化是一种社会成员习得的并为全体成员所共享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据此课堂文化可以理解为发生在课堂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表现出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相互关系以及自觉践行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的整合体。构建卓越的课堂文化,首先是要对卓越课堂文化的本质特性进行整体把握。
  一、价值取向的“生本性”
  课堂文化价值取向的“生本性”是指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当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更是卓越课堂文化构建的根本价值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意义,课堂教学必须顺应学生的天性,以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为己任,按照学生自然发展的需要和特点进行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潜能,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课堂文化价值取向的“生本性”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在教师引导下处理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现代认知论中的教育建构主义也认为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学是支持建构知识而不是灌输知识的过程,各种教学设计的目标就在于通过对各种过程和资源的设计支撑学生的建构活动。所以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二、形成过程的“交互性”
  学生的发展只有在社会性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这种“社会性的交互作用”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一种有目的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一定的交往形式,如讨论与问答、交流与沟通、合作与分享等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叶澜教授认为,“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不能只从孤立个体的角度设定对发展的要求,而要以“关系”与“活动”为框架,思考教育应以学生的“什么发展”为本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将静态的课程知识“编织”在活动与关系的网络中,让学生在自觉的活动状态下生动活泼地、主动的发展。
  最能体现课堂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交互性莫过于小组合作学习。美国小组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在竞争型、个体型和合作型学习三种学习状态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有优点的,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形式。这是因为只有当学生之间处于一种合作关系时,课堂的教学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善课堂的整体效应。
  “学习者共同体”是指由共享着知识、价值和目标的学习者组成的社会性学习组织形式,由这种学习者共同体营造的“相互学习”文化应该是课堂文化的延伸与提高,可以实现学科教学从课堂走向社会。相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在知识与技能的分享、目标的形成、学习环境的安全性、元认知技能的学会、学习者的参与方式以及知识的涉及深广度方面更有优越性。教师在构建卓越课堂文化时应该加以认真研究和实施。
  三、功效发挥的“生成性”
  在提高课堂文化的功效方面,教师应该关注课前“精心预设”和课中“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所谓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依据、有创见的问题和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顺应学生学习问题的展开而获得的成功。所谓预设成功,主要是指老师按预先设计的教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卓越课堂文化倡导的开放、动态、多元化的对话与交流的课堂教学氛围,意味着教学将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重点兼顾教学动态生成性,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尽可能地设计成板块式的结构,教学预案可以大体勾画出一节课的的大致,但不必细致到课堂的每一句话在什么时候怎样说,更要在教学预案中留出足够的教学空间,保证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同时要在教学预案中精心设置一些思考含量较大的问题。教师在按计划实施预案时,更要能够随时捕捉到学生的疑问、创意和个性化的想法,因势利导地调整教学程序或重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以张扬,主体得到发挥,教学会受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多数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认识,有较高的认同度,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可
1882年美国通过华侨华人历史上第一个排华法案后,美国华侨陷入认同危机。康梁保皇派适时在美国华侨社会中宣传其救国思想,其活动客观上推动了华侨认同的改变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形
赏识教育是一种辩证看待学生错误的思维方式。赏识教育并不是要漠视或掩盖缺点,而是强调要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不足。赏识教育并不摒弃严格的要求,更不是要纵容学生的不
叶城县日光温室两葫芦越冬茬栽培,每年10月初育苗,从12月开始上市,供应元旦至春节市场,翌年5月拉秧采收结束.一、育苗技术1.品种选择品种选用冬玉、早青一代.
分析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的现状,指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如同师资队伍建设一样处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地位,并进一步
现实生活中,常听一些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这样抱怨:堂堂一个大学生,写份简历也不像样,更不要说写总结报告了!真不知道现在的语文是教些什么的!这话虽然片面,但也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不少教师都围绕着“应试”这根指挥棒进行教学,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或“答题课”,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一、在课内外积累中丰富语言素材  1. 课前预习主动寻找阅读材料。如教学《爬山虎的脚》
如果讲究一节课或解决一个问题,只给学生留下教师“多么高明”的印象,而不是留下重要的数学的“思路”和数学模型以及思维方法,那么,教学就不能算是成功的。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向学生启发“思路”。但是,如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敏捷而合理的宽阔“思路”呢?  1. 改变“飞惯势力”的思维,发展多维性思维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新入高一学习,思维方式还是停留在初中阶段,很难产生飞跃。在考虑研究问
根据碳纤维布优良的材料性能,提出了3种基于碳纤维布的节点抗震加固方法。通过6个混凝土T型外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所提出的3种节点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检验和对比。试
大力倡导传统经典美文阅读,既符合小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又是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条必行之路,我们要用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培养德才兼备,文韬武略的栋梁人才。让优秀文化成为孩子们衡量自我的道德标杆,潜移默化中陶冶孩子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借助传统经典阅读教育孩子做有理想追求的人,有生命精神的人,有高尚道德的人,有诗意情愫的人。  一、注重传统美文的社会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语文课程从育人功能上讲,应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