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_666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老师应注重物理实验原理教学,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带着问题思考,自己动手操作,亲身感受物理世界的奥秘,不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确保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有效性
  在高中理科科目中,物理是一门难度较大的科目,虽然其中很多关于物体运动、能量变化、电磁感应等方面的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但是需要学生自己转化为物理模型,应用公式进行分析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解答。物理学习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直接在脑海中将一个物理实例转化为物理模型,物理实验教学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一难题,以简化方式演示出了很多较为复杂的物理模型[1]。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将物理现象从专业物理角度进行剖析,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的重中之重。
  1.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很多高中不太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将多节实验课合并在一起,学生基本将实验课当成一节物理休闲体验课,大家演示一下,自己动动手,纯属娱乐,这样的物理实验是没有什么成效的。首先,老师必须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完成每一次实验,在课前十分钟向学生讲解一下此次试验的基本过程,然后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做实验,思考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或者说将一些自己在课堂上没搞懂的知识点弄明白。
  例如,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力点的合成”这一试验时,可以让同学们思考这个试验验证的是什么物理原理,它是通过什么方式验证的。实验过程中,到处走动,看一看是否有同学出现比较典型的失误,并让同学们记录下自己的真实实验结果。在最后过程中,让实验结果错误的同学思考自己在哪些步骤中出现了错误,才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比如,实验室橡皮筋的结点位置发生了变化,或者拉动弹簧测力计时,橡皮筋、弹簧秤等不在与纸面平行的同一个平面内。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带着疑问操作的,实验后与老师一起总结自己实验中的失误,不仅明白了实验的严谨性,还充分明白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受益匪浅。
  2.注重物理实验原理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所有物理实验都是为了验证实验原理,所以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原理教学才是关键,而这同时是物理实验教学意义所在,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其物理抽象思维能力。在物理实验教课上,老师应该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相关课堂知识,尤其此次试验原理,通过物理实验,促进学生对物理现象及物理知识的思考,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试验时,首先可以让同学们回顾一下机械能守恒定律,此次试验原理为“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只有中立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所以此次试验需要通过得出物体下落某一时刻的高度及此时瞬时速度,通过公式“mgh=1/2mv2”验证这一定律。在此次试验中,可以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打点计时器是怎样获得某一点的高度及瞬时速度的,它的运作原理又是怎样的。此外,此次试验的哪些步骤使得这个公式可以成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作用力,这也是物理受力分析中的一个难点。此次实验课加深了同学们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面对一个物理模型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具体分析其受力。
  3.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物理世界的奥秘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较低,很多时候实验课堂管理不到位,学生为了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而做实验,没有充分享受整个实验过程,也没有针对自己的实验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加深对这一物理模型的思考,其实很多时候,实验结果错误是正常现象,因为实验要求过于理想化,将很多要素消除了,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这一实验中,就需要通过垫木板平衡摩擦力,很多时候这些步骤操作失误就会导致实验结果错误,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好好感受、自主思考。
  学校将几节物理实验课合并在一起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学生没有足够时间思考实验背后的一些基本物理原理,更没有时间好好反思自己的错误操作,没有深入探索与思考。此外,有些学校学习资源较为稀缺,没有足够的物理实验器材,很多实验做不来,需要通过合理学习资源的配置保证学生学习氛围,亲自感受每一堂物理实验教学课,在实验中感受到物理世界的奥秘。
  4.结语
  物理是一门学习内容较为抽象的学科,尤其从物理现象转化到物理模型,再代入公式的过程,需要学生有比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完成这一系列物理知识转换。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以简单的模型,直观明了地给学生展示出物理模型,通过实验原理的探究思考,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成绩[2]。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保证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娟.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43-44.
  [2]王洲松.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求知导刊,2015,15:83.
其他文献
摘 要: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育教学活动就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和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动起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动起来 主动参与 计算机辅助教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实施素质教育,
摘 要: 多媒体和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并不鲜见,但是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多媒体开展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一大难题。地理教学内容从山川河流到天气变化范围十分广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立体,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根据多媒体教学特点,论述其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化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资源 优化教学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教学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复杂多变的地
摘 要: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理知识的大部分内容都能在地图上明确具体地表现出来。地图教学在地理学科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相互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是地理学科中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因此,紧密结合地图讲解教材,可让学生既容易接受理解,又能够牢固记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地图
摘 要: 高中物理和数学两门学科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数学知识能帮助物理教学更好地表达一些抽象的物理思想,使学生更简单地学习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两者之间的关系,重视数学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思想方法 数学方法 高中物理
摘 要: 初中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特殊的学科性及课改发展,学科地位大大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已被提出新的要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研究重点,成为初中历史教师关注的焦点。课堂导入是教师讲授新教材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一种教学艺术。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心设计导入,以新颖有趣的导入触发学生好奇心,好的课堂导入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索心理,使其迅速进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