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若干思考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1981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院校有了空前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高速崛起,是对现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深度探讨。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更加合理地优化资源配置,集资办学,最大限度地扩充师资力量,建设管理严格的高质量的民办高等学校。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 管理严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186-02
  民办学校作为私立学校,近些年来飞速发展。说到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历史沿革,在国内外民办高等教育历史发展史上,其都和公立高等教育院校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据调查,1983年的美国私立学校比例为54.4%,1985年的日本私立学校比例为75.6%,1986年的菲律宾私立学校比例为72.4%,这其中还有很多学术水平很高的大学。而我国在解放时期的私立学校约占整个教育体系的39%。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民办高等教育院校不分中外,并且在高等教育历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民办学校高等教育的意义
  民办高等教育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河中一条重要的支流,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鉴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现实意义。
  (1)集合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私立学校数量逐渐增多,创造尽可能多的教育机会,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这是中外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最本质的意义。在我国,民办学校大部分生源是高考落榜生,这些学生承受了太多的心理压力,民办高等学校的存在也就成为帮助他们重拾自信、鼓舞他们向前迈步的动力,其发展也减轻了目前我国各大学招生方面的压力,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化。
  (2)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当今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竞争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民办高等学校的数量增加,可以为乡镇企业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技术型人才。而且,民办高等院校具有公立高等院校难以具备的灵活机动的特点,可以和公立高等院校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有利于合理调配师资力量。多年来,人们深受终身制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只有在公立高等学校才是“铁饭碗”,以至于现在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受到人事劳动制度的条条框框限制,很多企事业单位中需要的人才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员又出不去,不合理的师资结构导致人才很难流动。相比较这个严峻的问题,民办高等院校中这种人事劳动制度的限制相对较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轻,实行聘任制度,打破终身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流动。
  二、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日新月异,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主要需要探讨如下的问题:
  (1)民办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教学质量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依据,这不只是人们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目前针对民办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意见有分歧的问题。从本国情况出发,一部分人认为民办高等学校存在政府管理不严格、教育教学设施不齐全、质量普遍比公立大学低的问题。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由于政府对民办高等院校的干预较小,民办高等院校更加能够实现“自由化教育”,并且列举了很多国内外民办高等院校带给公立高等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刺激的实证。总之,针对民办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问题,大家的看法不一。我个人的看法是:首次,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单纯因为对教育质量的争议而全盘否定民办高等教育院校。从现如今的教育市场来看,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历史短、规模小,且比较灵活,可以及时根据现阶段的教育市场信息进行整合反馈,能够有效地培养出更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其次,各大民办高等院校之间的质量差异。从现实角度出发,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还是我国的某一个时期,民办高等教育学校教育质量都有高有底。
  (2)民办高等院校的经费问题。近年来,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势头迅猛,为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存在政府对民办高等学校的保障和投入不足,在无优惠政策下社会各方面力量自筹办学的难度等问题,民办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相对来说较为单一,很大比重是依靠收取学生的学费。但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院校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发展,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和政府机构的援助。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解决办法不只是政府给予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直接拨款,还要相继出台一系列可以大幅度提升和支持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政策,或者给予其他的优惠条件,比如说减免税和无偿拨给民办高等院校建设用地等资助。另外,在确定对民办高等教育院校投入足够的办学经费的同时,要更进一步突出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主体办学地位,并采取激励机制鼓舞放宽民办高等教育院校自主办学权利。
  (3)民办高等院校的管理问题。民办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宽严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现在的民办高等院校突显出来的问题很多,例如民办高等院校急需建设强大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断全方位地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师队伍的整体稳定性与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决定其学校总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对于民办高等院校教育,最主要的是给予支持、扶持和指引,在政策层面上要明确分界,确认其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指引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4)民办高等院校的定位问题。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建设由来已久,簡单地着眼于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开设的专业上,我们不难看出,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专业很具有自己的特色。有一些民办高等教育院校主要是从自己本校的自身发展前景出发,主动开设一门或者多门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大体上是和当今社会上的热门行业领域相契合,鲜有仔细斟酌本校教学的自身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设施的具体情况。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这一行为,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相关调查显示,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开设的专业基本都具有较大的集中性。因此,越来越多的民办高等教育院校较多地开设这些热门的专业,相比较之下并不是很占有竞争优势。在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下,由于在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就读的学生自身无法和那些毕业于“985”“211”的大学生们相比较,也不像毕业于中职院校的学生那样具有一技之长,导致这些在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就读的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身心压力特别大。
  综上所述,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使我国教育事业更加完善,首要做的就是结合国家和地方的力量,遵循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要求,还需要更好地集结社会力量,更多地开办各色各样的教育院校,这也是我国宪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制定的办学方针。对于民办高等院校教育体制的建立,不仅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教育体制改革部分的新问题,更有许多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要改变人们认知中只有公办的狭隘观念,要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与我们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相结合;第二,面对指引民办高等院校的教育实践,必须持有慎重的态度,反复试验,使其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文.关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2(7).
  [2]潘愗元.关于民办高等教育体制的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88(9).
  责任编辑:于蕾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虚拟学习社区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就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學生差异问题,探讨了虚拟学习社区在实施差异性教学上的优势和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虚拟学习社区;差异性教学
文章阐述了旅游智库的概念与内涵、特征与功能,以宁波旅游学院为例分析了智库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打造宁波旅游智库的对策。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con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
本文拟以安徽省200名大学生为样本,分析其中基督教徒群体人际交往关系的成因、方式和影响,探究大学生基督教徒在线上、线下的主要交流方式,分析他们的人际交往与基督教信仰的
本文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外语选修课——俄语国家通识课的设置和建设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通识课”的涵义认识差异较大问题,通过对“通识课”涵义的梳理
序言rn广西钦州市市委在全市部署了以“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善于执行、创新争先”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市委书记张晓钦作了动员讲话.大讨论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社会
我们终于能在实验室的微型世界里观察一而再地发生的生物进化.扮演创世主的我们正在揭示塑造所有物种的真正力量.
大学品牌传播本质上是文化传播,基本特质是以大学文化为核心,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目的.研究表明大学特色文化品牌传播策略为基于特色文化的品牌策略、基于容易接触的成本策略
【摘 要】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成果一定显著;投影屏幕完全替代教师板书。走出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術的误区,可采取以下对策,创设情境,体验情感,紧扣文本,抓住关键,转换角色,注重引导。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教师;学生
生活永远无法预测,有时候急转直下,就像丛书的作者说的那样:“你永远也无法知道”.根据知觉的判断,他们没有完全刻板地按照求生指南的规定,帮助Joe安全脱离险境,这让我们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