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评价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H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作文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作文教学的瓶颈。有效的评价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针对当前的评价问题,主要对策有:(1)评价要体现激励性,(2)评价要体现新趋势,(3)评价内容要综合化,(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5)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关键词】作文  教学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94-01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学科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师写作指导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评价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     但当前作文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作文教学的瓶颈。目前初中作文评价的现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在作文批改中,很多教师应付上级的检查,不得不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拼凑出眉批和总批。同时教师课业负担重,无暇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指导,鲜有精彩独到的点评。“语句通顺”、“主题明确”、“结构完整”等等几乎成了作文评语的常用语。作文考试,也是用单调的量化分值,而分值的量化,受到思维定势得影响,优生得高分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差生作文与高分无缘,长期以往,对作文的兴趣丧失殆尽。
   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把作文评价提上了教学改革的高度,倡导发展性评价,评价个性化,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我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中要不断摸索、研究,谈谈自己的一些作文评价策略。
  1.评价要体现激励性。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作文教学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在作文教与学中的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教师要从学生终身发展考虑,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制订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保持作文的可持续发展,定期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让学生时刻处在亢奋的写作冲动中,成为作文教学的内在动力。 我们要以每次作文评语为平台,注重鼓励性评语和个性化评语。每个学生,作为一篇作文的作者,他们都渴望老师的认可和鼓励。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对学生的作文大到全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过渡,小到开头结尾,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去寻找值得表扬的点点滴滴。如,精彩的作文,老师可在评语里说:“好,妙笔生花,你有成为作家的才华!”老师鼓励性原则还应该表现在对作文思想内容的评价上。学生思想上的一点点进步、生活中的一点点提高等等一旦表现在作文里,我们就应该不失时机的予以鼓励。如,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被善良的行为感动,表示要做品德高尚的人,老师可下评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学生得到点滴的收获,就会提高和增强写作文的兴趣和自信。作文评语也可以用反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言之有物的前提下,让评语充满文采。有个性的评语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学生的作文有很强的思想性,老师可下评语:“你善于观察事物,并且睿智地思考,文章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学生看到内心会充满激动和兴奋,因而他就会珍惜这份荣誉,努力维护这份尊严。个性化评语是爱学生、欣赏他们、乐于和学生交流内心世界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在工作态度和书面表达上对学生的垂范。
  2.评价要体现新趋势。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我们要大力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双向交流中,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情感、困惑、要求、渴望、态度等。例如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活动,要求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写作体会,为自己的作文喝彩,采取PK的办法,决出胜利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参与讨论,参与评价,允许观点的交锋,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发现作文的真谛。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作文竞赛,选出优秀作文,打印成讲义,实行资源共享,学生人手一份,进行书面点评和现场点评,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把学生作文制成网页,进行在线交流,获得较高的点击率,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这种带有高度原创性、原生态作文对学生的作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评价内容要综合化。
  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应执行分类指导的方针,针对不同写作基础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优生锦上添花,使写作困难的学生脱贫致富。要求学生在写作上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
  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5.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专家等共同参与,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有目的组织学生评价作文,并不是过去人们认为的教师的偷懒招术,而是对症下药的最佳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素质的提高,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关注的质量也不断的提高,这是一个有利的契机。语文教师可以与家长一起评价学生的作文,共同提高学生水平。教师最好选择家长熟悉的话题作文请家长参评。但是,多数家长的品评一般仅停留在对作文内容的解读上,评语常顾及不到写作技巧的点评,而老师当然不能求全要求,而是要及时补充评价。
  想要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作文评价时,要肯定学生的每一次尝试,肯定学生每一份努力,肯定学生每一点成功,要维护着他们的每一丝热情,维护着每一点积极性,让作文之花开遍学生的心间。
  参考文献:
  [1]《中学作文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语文课堂教学诊断》 江苏教育出版社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4]《走进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自编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形势与政策课中大学生主体性激发与引导调查问卷》对全校四大类专业的807名学生进行调查,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大学生对形势政策课整体评价较高,但是仍需要在加强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将课程内容与学生需求紧密联系以及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主体性 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我一直在紧张地思考如下四个教与学的问题:我教的科目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教学目的的设定、教育经验的组织、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三维而不是一维;是立体而不是平面。  【关键词】教育目的 立体化 教育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2
期刊
【摘要】本文笔者先对信息社会下对人才的要求做了简要介绍,进而深入分析了怎样充分发挥出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势,从而使学生们掌握最先进的专业知识,以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才。  【关键词】信息社会 高校 人才培养 优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25-02  一、信息社会下对人才的要求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
期刊
【摘要】本文探究的是中学语文教学可以适时地引入一些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影视资源,结合教材,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用已学过的课本知识,解读文化现象,同时引导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现代文化元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影视资源 语文教学 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53-02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50-01  【背景与概述】  斐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的培养目标。这些理念和要求,使教学从以传授知识为起点走向以解决问题为起
期刊
【摘要】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试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可以从研读文本、精心设计、品味语言、读写结合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语文 提高 课堂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多媒体已经走进小学课堂,它以独特的优势备受师生的喜爱。教师能把它恰当的利用好,它就能把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生动,化难为易,使学生爱上语文课。  【关键词】多媒体 合理利用 语文教学 《伯牙绝弦》例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6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多媒体已经走
期刊
【摘要】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的模式,而这种模式能否有效开展仍然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上。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学设计仍然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如主要体现教师教的意图,教师包办太多,学生的意图,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体现很少等,极大制约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因此如何让教学设计在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之间找到一种有效平衡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认为采用
期刊
【摘要】绘本能够给儿童带来愉悦的审美感受,利用绘本的这一优势,将其作为教学媒介,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特别是凭借绘本的图文描绘,通过组织儿童讨论,分享阅读感受,可以实现内化与内省的教育目标,从而使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自学能力。因而,在近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绘本教学越来越受到学者与专家的的关注与重视。巩晓静讲授的新西兰女作家吉尔·比特的绘本《大声说我爱你》一课,通过文本细读,让
期刊
【摘要】由于长期以来,高考绑架了日常教学,现在的高中语文课着实令老师尴尬,令学生沮丧。具体来说,老师教的学生不想学,学生学的测试偏不考,考试出的学生都没见。学生对语文课只有厌倦和反感,老师对语文课只有无奈和叹息。这一切都是由于语文课的教、学与考的严重脱节,都是高考语文以及等而下之的各种语文考试惹得祸。要改变这一切,就得从根本上捋清语文学习的根本目标。在我看来,基础教育阶段,语文的根本目标就两个: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