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作文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作文教学的瓶颈。有效的评价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针对当前的评价问题,主要对策有:(1)评价要体现激励性,(2)评价要体现新趋势,(3)评价内容要综合化,(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5)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关键词】作文 教学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94-01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学科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师写作指导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评价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 但当前作文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作文教学的瓶颈。目前初中作文评价的现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在作文批改中,很多教师应付上级的检查,不得不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拼凑出眉批和总批。同时教师课业负担重,无暇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指导,鲜有精彩独到的点评。“语句通顺”、“主题明确”、“结构完整”等等几乎成了作文评语的常用语。作文考试,也是用单调的量化分值,而分值的量化,受到思维定势得影响,优生得高分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差生作文与高分无缘,长期以往,对作文的兴趣丧失殆尽。
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把作文评价提上了教学改革的高度,倡导发展性评价,评价个性化,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我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中要不断摸索、研究,谈谈自己的一些作文评价策略。
1.评价要体现激励性。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作文教学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在作文教与学中的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教师要从学生终身发展考虑,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制订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保持作文的可持续发展,定期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让学生时刻处在亢奋的写作冲动中,成为作文教学的内在动力。 我们要以每次作文评语为平台,注重鼓励性评语和个性化评语。每个学生,作为一篇作文的作者,他们都渴望老师的认可和鼓励。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对学生的作文大到全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过渡,小到开头结尾,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去寻找值得表扬的点点滴滴。如,精彩的作文,老师可在评语里说:“好,妙笔生花,你有成为作家的才华!”老师鼓励性原则还应该表现在对作文思想内容的评价上。学生思想上的一点点进步、生活中的一点点提高等等一旦表现在作文里,我们就应该不失时机的予以鼓励。如,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被善良的行为感动,表示要做品德高尚的人,老师可下评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学生得到点滴的收获,就会提高和增强写作文的兴趣和自信。作文评语也可以用反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言之有物的前提下,让评语充满文采。有个性的评语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学生的作文有很强的思想性,老师可下评语:“你善于观察事物,并且睿智地思考,文章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学生看到内心会充满激动和兴奋,因而他就会珍惜这份荣誉,努力维护这份尊严。个性化评语是爱学生、欣赏他们、乐于和学生交流内心世界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在工作态度和书面表达上对学生的垂范。
2.评价要体现新趋势。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我们要大力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双向交流中,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情感、困惑、要求、渴望、态度等。例如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活动,要求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写作体会,为自己的作文喝彩,采取PK的办法,决出胜利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参与讨论,参与评价,允许观点的交锋,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发现作文的真谛。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作文竞赛,选出优秀作文,打印成讲义,实行资源共享,学生人手一份,进行书面点评和现场点评,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把学生作文制成网页,进行在线交流,获得较高的点击率,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这种带有高度原创性、原生态作文对学生的作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评价内容要综合化。
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应执行分类指导的方针,针对不同写作基础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优生锦上添花,使写作困难的学生脱贫致富。要求学生在写作上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
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5.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专家等共同参与,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有目的组织学生评价作文,并不是过去人们认为的教师的偷懒招术,而是对症下药的最佳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素质的提高,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关注的质量也不断的提高,这是一个有利的契机。语文教师可以与家长一起评价学生的作文,共同提高学生水平。教师最好选择家长熟悉的话题作文请家长参评。但是,多数家长的品评一般仅停留在对作文内容的解读上,评语常顾及不到写作技巧的点评,而老师当然不能求全要求,而是要及时补充评价。
想要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作文评价时,要肯定学生的每一次尝试,肯定学生每一份努力,肯定学生每一点成功,要维护着他们的每一丝热情,维护着每一点积极性,让作文之花开遍学生的心间。
参考文献:
[1]《中学作文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语文课堂教学诊断》 江苏教育出版社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4]《走进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作文 教学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94-01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学科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师写作指导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评价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 但当前作文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作文教学的瓶颈。目前初中作文评价的现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在作文批改中,很多教师应付上级的检查,不得不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拼凑出眉批和总批。同时教师课业负担重,无暇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指导,鲜有精彩独到的点评。“语句通顺”、“主题明确”、“结构完整”等等几乎成了作文评语的常用语。作文考试,也是用单调的量化分值,而分值的量化,受到思维定势得影响,优生得高分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差生作文与高分无缘,长期以往,对作文的兴趣丧失殆尽。
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把作文评价提上了教学改革的高度,倡导发展性评价,评价个性化,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我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中要不断摸索、研究,谈谈自己的一些作文评价策略。
1.评价要体现激励性。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作文教学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在作文教与学中的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教师要从学生终身发展考虑,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制订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保持作文的可持续发展,定期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让学生时刻处在亢奋的写作冲动中,成为作文教学的内在动力。 我们要以每次作文评语为平台,注重鼓励性评语和个性化评语。每个学生,作为一篇作文的作者,他们都渴望老师的认可和鼓励。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对学生的作文大到全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过渡,小到开头结尾,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去寻找值得表扬的点点滴滴。如,精彩的作文,老师可在评语里说:“好,妙笔生花,你有成为作家的才华!”老师鼓励性原则还应该表现在对作文思想内容的评价上。学生思想上的一点点进步、生活中的一点点提高等等一旦表现在作文里,我们就应该不失时机的予以鼓励。如,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被善良的行为感动,表示要做品德高尚的人,老师可下评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学生得到点滴的收获,就会提高和增强写作文的兴趣和自信。作文评语也可以用反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言之有物的前提下,让评语充满文采。有个性的评语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学生的作文有很强的思想性,老师可下评语:“你善于观察事物,并且睿智地思考,文章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学生看到内心会充满激动和兴奋,因而他就会珍惜这份荣誉,努力维护这份尊严。个性化评语是爱学生、欣赏他们、乐于和学生交流内心世界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在工作态度和书面表达上对学生的垂范。
2.评价要体现新趋势。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我们要大力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双向交流中,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情感、困惑、要求、渴望、态度等。例如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活动,要求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写作体会,为自己的作文喝彩,采取PK的办法,决出胜利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参与讨论,参与评价,允许观点的交锋,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发现作文的真谛。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作文竞赛,选出优秀作文,打印成讲义,实行资源共享,学生人手一份,进行书面点评和现场点评,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把学生作文制成网页,进行在线交流,获得较高的点击率,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这种带有高度原创性、原生态作文对学生的作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评价内容要综合化。
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应执行分类指导的方针,针对不同写作基础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优生锦上添花,使写作困难的学生脱贫致富。要求学生在写作上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
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5.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专家等共同参与,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有目的组织学生评价作文,并不是过去人们认为的教师的偷懒招术,而是对症下药的最佳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素质的提高,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关注的质量也不断的提高,这是一个有利的契机。语文教师可以与家长一起评价学生的作文,共同提高学生水平。教师最好选择家长熟悉的话题作文请家长参评。但是,多数家长的品评一般仅停留在对作文内容的解读上,评语常顾及不到写作技巧的点评,而老师当然不能求全要求,而是要及时补充评价。
想要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作文评价时,要肯定学生的每一次尝试,肯定学生每一份努力,肯定学生每一点成功,要维护着他们的每一丝热情,维护着每一点积极性,让作文之花开遍学生的心间。
参考文献:
[1]《中学作文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语文课堂教学诊断》 江苏教育出版社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4]《走进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