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1995~2005年间制作的全口义齿150副,其中外院及个体诊所制作失败、需要重作的患者50例。年龄42~85岁,男80例,女70例。1次完成102例(未复诊6例,2~4次复诊85例,5次以上复诊11例),第2次重作41例,第3次重作4例,失败3例。
讨 论
全口义齿初戴时疼痛:由于牙槽嵴过锐骨尖未修整,隆突未做缓冲;上颌结节的颊侧、下颌舌隆突、下颌舌骨嵴处未处理;基托翼缘过长、系带处未缓冲、边缘过锐、组织面小瘤未去、义齿不平衡,所以翘动压痛引起黏膜疼痛。行使功能时牙(牙合)障碍,义齿不稳定,引起疼痛,这些可通过牙槽嵴修整或调磨义齿处理。若患者戴义齿后,感到下颌牙槽嵴普遍疼痛或压痛,不能坚持较长时间戴义齿,面颊部肌肉酸痛,上腭部有烧灼感,口腔黏膜无异常,多由于(牙合)间垂直距离过高引起[1]。此种情况往往需要重作。
脱落:义齿翼缘过长,颊部肌肉组织压迫,下拉义齿;过短,基托面积减少,粘附力减小,使义齿固位不良,引起脱落。义齿后堤区过长,超过颤动线,咽喉气流注入义齿与口腔上腭之间,易使义齿脱落。唇、颊系带未做缓冲、上颌前弓区基托在不影响上唇活动的情况下没有充分伸展、下颌前弓区有口轮匝肌、下唇方肌纤维附着,其伸缩性很大,抗力较强,义齿基托边缘伸展过度,下颌义齿舌两侧翼缘区基托没有越过内斜线,而且在磨牙垫的后方,骨面斜向后外方,该处常形成向后外的倒凹区,基托没有伸展到该倒凹区[2]。此外,正中牙(牙合)关系、牙(牙合)障碍、基托过厚过薄、吸附力、大气压力、牙(牙合)关系及磨光面均影响到义齿固位。对于义齿翼缘过长、义齿后堤区过长,系带处未作缓冲或缓冲不够充分的、上下颌前弓区义齿过度伸展的,可通过调磨解决;而对于义齿翼缘过短、基托面积减少的、下拉义齿舌两侧翼缘区基托没有越过内斜线的、牙(牙合)关系异常的、不能通过调磨解决的,需重作。
恶心、发音不清:后堤区过长,刺激腭垂,引起恶心。上颌义齿后缘基托过厚、下颌义齿远中舌侧基托过厚而挤压舌根处、义齿粗糙、与口腔黏膜不密合、义齿后端翘动而刺激黏膜、不适应都可能引起发音不清,恶心,可通过调磨解决;不适应的因素,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会消失[2]。
咬合不平衡,翘动:义齿基托变形,取模时印模与托盘分离,引起灌注的模型变形,试牙(牙合)堤时与牙床不密合,使模型上颌架时上下颌左右、前后位置关系改变,往往需要重做。上颌隆突未作缓冲,引起基托翘动,可调磨解决。
开(牙合):取模时印模与托盘分离,引起灌注的模型变形。试蜡堤时蜡堤后部或前部不与口腔黏膜面密合接触、灌注型盒时石膏流入蜡与模型之间、压榨时石膏超过罐注时间引起模型上的蜡义齿变形,完成的义齿变形,可以引起前牙不接触,后牙接触,轻者可以调磨后解决,重者需重作。但也要排除由于后牙区外斜嵴黏膜过薄形成的硬区、磨牙后垫区取印模时受压致相应的义齿组织面局部隆起引起的假性开(牙合)。假性开(牙合)可以通过调磨解决。
超牙(牙合):试蜡堤时下颌过于前伸咬合,完成的义齿戴入后上下前牙咬合不接触,上前牙超过下前牙。轻度的可以调磨、较重的需重作。
反(牙合):试蜡堤时下颌过于后退,完成的义齿戴入后下颌切断超过上前牙,影响容貌,需重新作。
下颌偏向一侧:确定颌位关系时,若下颌偏向左侧,完成的义齿将偏向右侧,反之偏向左侧。表现为上下中线不一致,应重作上颌或下颌义齿,甚至整副重作。若由于疼痛引起的下颌假性偏斜通过磨改疼痛处后可以纠正。
咬颊、咬舌:由于后牙缺失过久,两颊部向内凹陷、或舌体变大而造成咬颊咬舌现象,经一段时间后,常可以改善。若后牙排列超(牙合)过小引起,可以调磨上颌后牙颊尖舌斜面和下后牙颊尖的颊斜面,加大超(牙合),咬舌,可磨改上颌后牙舌尖舌斜面和下颌后牙舌尖颊斜面。有时颊部软组织也会被上颌结节和磨牙后垫部位的上下基托之间夹住,此种情况可将基托磨薄,增加上下基托之间的距离。
咀嚼无力、嚼不碎:(牙合)间距离过短、息止(牙合)间隙不足,没有一定的冲击力,引起咀嚼无力,需重做;牙尖钝、上下颌接触面积小,碾磨食物不充分,导致食物咀嚼不碎,咀嚼效率低,可通过加深沟窝,增加研磨效能。上下颌接触面积过小的,需要重做义齿,排列时增加上下牙的接触面积。
过敏:戴牙后第2天就引起口腔黏膜溃疡,充血。取下义齿后过两三天后口腔黏膜恢复,再次戴入又引起口腔溃疡发生。对于此类病人应选择其他方法修复缺失牙,如种植,或选择不同的基托材料等。
人工牙脱落、折断:义齿,尤其瓷牙,由于瓷牙与基托物理结合,瓷牙包埋在基托部分太少,瓷牙质量不好,不小心跌落、咬到过硬的食物,均可以引起人工瓷牙脱落、折断。需要重新加固修理。
基托折断:全口义齿上颌排牙过于偏向颊侧,咬(牙合)时有一个水平向外侧的分力(颊侧),引起义齿正中分裂,折断、局部折断,多由于结构薄弱。跌落较硬的地面、基托过薄、气泡等不良义齿。需重做或修理。
社会心理因素:患者对新工作的医生不信任或偏信某医生,以为戴入后就可以吃东西,期望假牙外观、功能同真牙一样,都将导致患者对治疗结果的不满意,所以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杜秋红.全口义齿易脱落的原因及处理.口腔医学,2000,20(3):163.
2 朱希涛,陈安玉,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口腔修复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03-306.
本文收集1995~2005年间制作的全口义齿150副,其中外院及个体诊所制作失败、需要重作的患者50例。年龄42~85岁,男80例,女70例。1次完成102例(未复诊6例,2~4次复诊85例,5次以上复诊11例),第2次重作41例,第3次重作4例,失败3例。
讨 论
全口义齿初戴时疼痛:由于牙槽嵴过锐骨尖未修整,隆突未做缓冲;上颌结节的颊侧、下颌舌隆突、下颌舌骨嵴处未处理;基托翼缘过长、系带处未缓冲、边缘过锐、组织面小瘤未去、义齿不平衡,所以翘动压痛引起黏膜疼痛。行使功能时牙(牙合)障碍,义齿不稳定,引起疼痛,这些可通过牙槽嵴修整或调磨义齿处理。若患者戴义齿后,感到下颌牙槽嵴普遍疼痛或压痛,不能坚持较长时间戴义齿,面颊部肌肉酸痛,上腭部有烧灼感,口腔黏膜无异常,多由于(牙合)间垂直距离过高引起[1]。此种情况往往需要重作。
脱落:义齿翼缘过长,颊部肌肉组织压迫,下拉义齿;过短,基托面积减少,粘附力减小,使义齿固位不良,引起脱落。义齿后堤区过长,超过颤动线,咽喉气流注入义齿与口腔上腭之间,易使义齿脱落。唇、颊系带未做缓冲、上颌前弓区基托在不影响上唇活动的情况下没有充分伸展、下颌前弓区有口轮匝肌、下唇方肌纤维附着,其伸缩性很大,抗力较强,义齿基托边缘伸展过度,下颌义齿舌两侧翼缘区基托没有越过内斜线,而且在磨牙垫的后方,骨面斜向后外方,该处常形成向后外的倒凹区,基托没有伸展到该倒凹区[2]。此外,正中牙(牙合)关系、牙(牙合)障碍、基托过厚过薄、吸附力、大气压力、牙(牙合)关系及磨光面均影响到义齿固位。对于义齿翼缘过长、义齿后堤区过长,系带处未作缓冲或缓冲不够充分的、上下颌前弓区义齿过度伸展的,可通过调磨解决;而对于义齿翼缘过短、基托面积减少的、下拉义齿舌两侧翼缘区基托没有越过内斜线的、牙(牙合)关系异常的、不能通过调磨解决的,需重作。
恶心、发音不清:后堤区过长,刺激腭垂,引起恶心。上颌义齿后缘基托过厚、下颌义齿远中舌侧基托过厚而挤压舌根处、义齿粗糙、与口腔黏膜不密合、义齿后端翘动而刺激黏膜、不适应都可能引起发音不清,恶心,可通过调磨解决;不适应的因素,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会消失[2]。
咬合不平衡,翘动:义齿基托变形,取模时印模与托盘分离,引起灌注的模型变形,试牙(牙合)堤时与牙床不密合,使模型上颌架时上下颌左右、前后位置关系改变,往往需要重做。上颌隆突未作缓冲,引起基托翘动,可调磨解决。
开(牙合):取模时印模与托盘分离,引起灌注的模型变形。试蜡堤时蜡堤后部或前部不与口腔黏膜面密合接触、灌注型盒时石膏流入蜡与模型之间、压榨时石膏超过罐注时间引起模型上的蜡义齿变形,完成的义齿变形,可以引起前牙不接触,后牙接触,轻者可以调磨后解决,重者需重作。但也要排除由于后牙区外斜嵴黏膜过薄形成的硬区、磨牙后垫区取印模时受压致相应的义齿组织面局部隆起引起的假性开(牙合)。假性开(牙合)可以通过调磨解决。
超牙(牙合):试蜡堤时下颌过于前伸咬合,完成的义齿戴入后上下前牙咬合不接触,上前牙超过下前牙。轻度的可以调磨、较重的需重作。
反(牙合):试蜡堤时下颌过于后退,完成的义齿戴入后下颌切断超过上前牙,影响容貌,需重新作。
下颌偏向一侧:确定颌位关系时,若下颌偏向左侧,完成的义齿将偏向右侧,反之偏向左侧。表现为上下中线不一致,应重作上颌或下颌义齿,甚至整副重作。若由于疼痛引起的下颌假性偏斜通过磨改疼痛处后可以纠正。
咬颊、咬舌:由于后牙缺失过久,两颊部向内凹陷、或舌体变大而造成咬颊咬舌现象,经一段时间后,常可以改善。若后牙排列超(牙合)过小引起,可以调磨上颌后牙颊尖舌斜面和下后牙颊尖的颊斜面,加大超(牙合),咬舌,可磨改上颌后牙舌尖舌斜面和下颌后牙舌尖颊斜面。有时颊部软组织也会被上颌结节和磨牙后垫部位的上下基托之间夹住,此种情况可将基托磨薄,增加上下基托之间的距离。
咀嚼无力、嚼不碎:(牙合)间距离过短、息止(牙合)间隙不足,没有一定的冲击力,引起咀嚼无力,需重做;牙尖钝、上下颌接触面积小,碾磨食物不充分,导致食物咀嚼不碎,咀嚼效率低,可通过加深沟窝,增加研磨效能。上下颌接触面积过小的,需要重做义齿,排列时增加上下牙的接触面积。
过敏:戴牙后第2天就引起口腔黏膜溃疡,充血。取下义齿后过两三天后口腔黏膜恢复,再次戴入又引起口腔溃疡发生。对于此类病人应选择其他方法修复缺失牙,如种植,或选择不同的基托材料等。
人工牙脱落、折断:义齿,尤其瓷牙,由于瓷牙与基托物理结合,瓷牙包埋在基托部分太少,瓷牙质量不好,不小心跌落、咬到过硬的食物,均可以引起人工瓷牙脱落、折断。需要重新加固修理。
基托折断:全口义齿上颌排牙过于偏向颊侧,咬(牙合)时有一个水平向外侧的分力(颊侧),引起义齿正中分裂,折断、局部折断,多由于结构薄弱。跌落较硬的地面、基托过薄、气泡等不良义齿。需重做或修理。
社会心理因素:患者对新工作的医生不信任或偏信某医生,以为戴入后就可以吃东西,期望假牙外观、功能同真牙一样,都将导致患者对治疗结果的不满意,所以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杜秋红.全口义齿易脱落的原因及处理.口腔医学,2000,20(3):163.
2 朱希涛,陈安玉,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口腔修复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0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