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趣味”导入的三个维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heng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课题旨在加强课堂前5分钟的趣味性导入,重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从学生的已有数学知识出发、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这“三个维度”的引入,从而达到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降低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快速、自然、精准、超关注度地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它的设计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结、教学内容与生活现实的联系,重视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以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
  关键词:趣化;新课改革;初中数学教学
  新课改革推行十多年以来,初中数学改革一直在与时俱进,不断朝着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推进。因此,教材也越来越多地触及到了现实生活,开始有了更多的图片及配套视频、课件等,提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主体、能力本位、任务训练”为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何利用“趣味”导入牢牢抓住学生的关注度,降低学生对知识陌生感?如何有效地快速地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自觉地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
  一、 初中数学教学“趣化”导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
  (一) 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所有的知识,它最初就是源自生活,让富有情感价值的生活素材走进课堂,情感领域目标教育就会有无限的创新空间。
  【典型引入设计概述】在讲授单项式时,我特地设计了这样一个失物招领的通知。
  通 知
  初一(8)班的小红同学,在学校操场拾到若干元钱,望丢失的同学,速到学生处领取。
  学生处
  2018年9月12日
  这样既告诉学生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若干元的必要性(防止某些学生冒领),又很自然地引入了单项式。
  (二) 关注学生的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调查、走访等形式,了解本地区的特色。包括:传统佳节、特产、美食、风景、文人、風俗、历史遗迹等,全体学生都有共同体验的素材,在数学课堂引入设计时,使学生有体验、有共鸣、有知识,在无形之中,渗透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道理。
  【典型引入设计概述】《三角形的边》这节课。
  师:(用图片引入)看到屈原图片你想到什么节日?这个节日用什么来纪念的呢?
  生:粽子。
  师:脑子里粽子的香味有了吗?形状有了吗?
  生:三角形。
  师:画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并想想你对三角形的认识。
  (小组合作讨论:你画的图像怎么定义,有哪些元素组成,用数学符号怎么表示,你画的是什么图形,你是按什么来区分的?把你们整组的共同结果告诉大家。)
  点评:一个好的课堂引入设计,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学习内容的综合反映,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完成任务的动力。如何把学生引入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殿堂,就考验数学教师的智慧与专业素养,特别考验教师的信息素养。
  二、 初中数学教学“趣化”导入——从学生的已有数学知识出发
  有效性课堂引入设计,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典型引入设计概述】学习勾股定理时,我们让学生说说对直角三角形的认识。学生很容易说出角的关系。问学生那边呢?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数量关系呢?引发学生思考。那我们从最简单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入手。探索一下它的三边关系。
  (1)若a=b=1,你能写出含c的等式吗?
  (2)若a=b=2,你能写出含c的等式吗?
  (3)若a=1,b=2,你能写出含c的等式吗?
  图1
  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的知识,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符合数学学习的探索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 初中数学教学“趣化”导入——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
  数学的抽象性注定了许多知识的直观性缺失,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枯燥的定理、公式和推导、归纳,很难与形象二字挂起钩来,教师要重视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从形象到抽象,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数学知识与图形的整合。
  【典型引入设计概述】我们在讲解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差公式时,创设代数恒等式的几何解释,重视数形结合,强调学生亲手拼凑、计算的过程中,亲手用图形帮助验证公式,达到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这也是本节课的要点之一。
  平方差公式:
  (a b)(a-b)=a2-b2
  完全平方差公式:
  (a-b)2=a2-ab-ab-b2
  =a2-2ab b2
  图2
  点评:数形结合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思想,我们要重视、挖掘它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灵活应用,让学生产生知道的认识缺失,从而深深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后续的教学中来,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初中数学教学要重视打开创造性思维之门,教学设计要试着牵起学生的手,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开始将更多的目光转向社会、生活,强化了数学知识的现实应用,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适应度,拓宽学生对知识认识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打开了通往教室外面的大千世界,激发学生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数学教师作为掌陀人,引领着满船的学生探寻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旅程,进入了一个又一个的桃花源。
  参考文献:
  [1]周幔.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趣味导入”[J].考试周刊,2011(54):91-92.
  [2]姚茂忠.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J].百度文库,2014(5).
  作者简介:吴永伟,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也越来越被重视。微课资源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具有活泼生动、精湛短小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可以充分整合教学资源,集中小学生注意力,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从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通过对微课资源的应用分析,试探讨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一些方法和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微课资
新时期,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手法僵化单调和教学内容脱离生活等问题,应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寓教于生活等方面寻求提升小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学习潜能的挖掘及培养,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数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师生互动、开展竞争、赏识激励、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等方法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只有学生对数学有兴趣,他们才会爱上数学,才会主动去探索数学的奥秘。浓厚的数学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课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交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相关情境,让学生产生直观感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探讨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式
当前教师在新型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逐渐将精讲巧练这种新型的教学策略运用到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不仅有利于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方面的兴
陶行知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提供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也越来越发达,更加注重教育教学的质量.小学数学老师也应紧追教育体制改革的脚步,不仅如此,教育行业给小学数学教师们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小学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高中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想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理解和掌握所学数学知识,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构建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