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分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3123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民工产生于中国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通过访谈对上饶市三代农民工就业差异进行了研究,首先从性别、文化水平、就业岗位、务工原因、工资待遇、获得工作渠道以及当前需求等方面比较了三代农民工的代际差异;然后分析了造成三代农民工就业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促进农民工就业结构合理化的策略。
  关键词:第一代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第三代农民工;就业差异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5.034
  农民工一词最早由社会学家张雨林教授于1983年提出,他认为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三次“民工潮”催生了三代农民工人群。第一代农民工年龄在50-70岁之间,具备传统农民的特征。第二代农民工年龄在35-50岁之间,一般都有10年以上的打工经历,大多数在建筑业、加工业、服装业、出口企业打工,一部分有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成为企业生产的骨干。第三代农民工是指年龄在16-35岁之间,没有接触过农业劳动,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
  本文主要针对在江西上饶城镇打工的农民工进行调研,调研主要采取的是访谈的方式,在火车站和工地等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对农民工本人进行了拦截访问,并通过访谈上饶市一些农民工比较集中企业的管理人员,了解该企业农民工的一些基本情况,通过调查研究三代农民工的就业差异。
  1上饶市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三代农民工在性别、文化水平、就业岗位、外出务工原因、工资待遇、获得工作渠道及当前需求方面存在差异。
  1.1农民工性别代际差异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农民工所占比重正在逐步提高,第三代农民工中女性所占的比重比第一、二代要高,说明女性渴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价值,但是男性农民工依旧是组成上饶市农民工的主要力量。
  1.2农民工文化水平代际差异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在文化水平方面三代农民工的代际差异较大,第三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显著比前两代农民工要高。第一代农民工超过一半的人文化程度集中在小学及以下水平,第二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中专、技校,第三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水平,大专、本科及以上水平的远远高于第一、二代农民工。
  1.3农民工就业岗位代际差异
  本次调查的三代农民工中,从事的工作所占总比例最高的是工厂工人,第三代农民工中公司员工的比例又遥遥领先第一、二代农民工。
  1.4农民工外出务工原因的代际差异
  因家里劳动力多及收入来源单一是第一、二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对于第三代农民工来说,刚毕业出来锻炼、获得自我成长空间、有一技之长成为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
  1.5农民工工资及待遇代际差异
  从此次调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来看,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年龄大劳动力差收入集中在2000-3000元,第二代农民工因为经验丰富、劳动力强,月均收入在4000元左右,第三代农民工由于学历较高但工作经验较欠缺月均收入3000-4000元。第三代农民工与第一、二代农民工相比,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每日工作时間相对较短及每月休息时间相对更多。
  1.6获得工作渠道代际差异
  三代农民工获得工作的渠道集中在通过亲友或熟人介绍,但第三代农民工获得工作的渠道形式更为多样化,而且善于运用互联网等工具来获得工作机会。
  1.7当前需求代际差异
  三代农民工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是在城市中工作机会不多,工作压力太大,竞争激烈。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来说,需要迫切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及保障问题,第二代农民工迫切需求培训,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第三代农民工迫切想要融入城市,期望改善户籍政策及避免农民工身份歧视。
  2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的原因分析
  由于受社会历史、生活环境、教育状况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造成了三代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的出现。
  2.1职业价值观不同
  职业价值观是组成个人价值观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了三代农民工工作的动机,并进而影响农民工工作的态度及行为。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年龄较大,思想比较僵化,并且已经慢慢老去,当初他们进城务工最大的目的就是挣钱养家,希望回家后能够过上好的生活,但是现在他们可能还没有攒够养老钱,却又不得面对如何与年轻人竞争成为难题。第二代农民工绝大多数初中一毕业就进入城市工作与生活,受城市人价值观的影响较大,也渴望融入城市,渴望工作中能获得自身发展,有一定的职业发展前景。第三代农民工对家乡或土地没有依恋,受城市化的影响更深,他们更加渴望能够融入城市,走出农村,而且第三代农民工更期望能通过职业化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拓宽自己的就业方向,获得长远的职业发展前景,同时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有转变,认为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2.2男女思想的转变
  随着现代文化的普及,男女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以及女性事业成功的案例,影响了我国农村很多的女性,动摇了她们相夫教子的传统思想观念,使得她们勇于走出家门,走入城市,加入女性农民工大军,渴望通过进城务工来实现自我价值。此外,晚婚晚育的观念对女性农民工的影响也很大,很多女性农民工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选择了晚婚晚育,没有了婚姻家庭和孩子的束缚,使得她们进城务工的隐形成本更低,于是造就了现在女性农民工越来越多。在农民工就业形式中,以家庭或夫妻为单位的自主经营,也是导致女性农民工增多的一个原因。
  2.3受教育程度
  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义务教育的普及促进了我国农民工群体文化水平的优化,第三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显著高于他们的前辈。此外,第一、二代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想要改变自己的知识水平已经不可能,所以他们把这种对知识的渴望转移到自己的子女也就是第三代农民工身上,这也是造成第三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的一个原因。第三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高,学历水平高,也会影响他们的职业价值观,获得工作机会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并且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工作岗位也不再局限于体力劳动,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广阔了,职业发展的空间也更大。   2.4产业结构转变
  第三产业和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产业结构之间的转移影响巨大,毫无疑问为新生代农民工尤其是女性农民工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制造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员工的知识技术要求不高,为农民工就业创造了机会,建筑业、加工业、服装业等制造业成为吸收农民工的主要产业,农民工也成了制造行业的中坚力量。
  3促进农民工就业结构合理化的策略
  农民工已是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人数达到将近3亿,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从此次调查的现实情况看,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解决好农民工的问题需要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身三管齐下。
  3.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从社会保障制度来看,在此次调查中,三代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还相对较低。但这也成了当前迫切应该解决的问题,尤其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大,要解决他们养老的问题,且农民工流动性很大,社会保障异地衔接的问题也越发突出。究其原因,第一在于我国社会保障机制及相关法律还不健全,第二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规范,第三在于农民工自身参保和维权意识不强。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政府要积极探索构建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广大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及需求考虑在内,政府对企业不规范的行为要进行监督,必要时采取严厉的处罚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广大农民工的参保和维权意识;另一方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待规范,要有参保的主动意识,不应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选择一些机会主义行为,对农民工也要有人文关怀;此外,农民工自身要积极配合或主动要求参保,遇到企业不规范的行为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
  3.2加强教育培训
  当前我国农民工作为劳动力的大军,在数量方面有优势,但劳动力质量即素质方面远远不够,导致农民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受到限制。要想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一方面提高入职前的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需加强入职后的职业技能培训。政府方面,进一步普及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的水平,举办社会化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或对注重农民工技能培训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和培训补贴,帮助农民工提高劳动技能。企业方面,重视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积极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技能培训班,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保证农民工个人也能在企业有长远的发展。农民工自身方面,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积极主动参与素质提高的各项教育培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拓展自己的就业面和职业发展空间。
  3.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城市的落户限制给农民工的就业、居住、子女上学和社会保障的落实造成了很多现实困难,造成农民工在就业时遭受不公待遇,受到区别对待,在城市生活带来种种不便。目前市民对农村户口仍然带有偏见,城市居民在就业时往往享有优先权。政府必须加快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为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工作与生活创造更大的便捷,为农民工群体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3.4拓宽就业渠道
  农民工的就业渠道还受到很大的限制,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提供更完善的就业服务,建立健全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通过社区、公共人力资源部门等为广大农民工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同时重视产业结构调整,继续保持第二产业稳步前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合理化。用工单位也可以采用与农民工更为贴近的招工形式为广大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在企业内部建立多元化职业发展途径,为农民工的职业發展拓宽渠道。
  参考文献
  [1]王秀芝,姚林如.农民工就业现状代际差异——对江西省6市9县17个样本村的调查与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2,(01).
  [2]刘玉.新生代女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社会学研究,2016,(04).
  [3]陈玉明,崔勋.代际差异理论与代际价值观差异的研究评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3).
其他文献
摘 要:“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千年苗医,万年苗药”是对贵州苗药发展的真实写照。经过上千年的传承与实践,形成了独特的藥效,且受海内外人们的广泛欢迎。但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深入发展,传统药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苗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和走出国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客观事实。据此,以兴义苗药药业公司的发展状况为例,为黔西南地区苗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苗药;专利;发展现状  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时代过渡到稳中向好时期,经济转型已经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经济新趋势。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目前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其体现在经济层面——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面对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成功转型是企业和政府面临的难题,因此立足知识产权保护角度,阐释经济新常态下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成功转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识产权;经济
期刊
摘 要:十八大后,绿色金融逐渐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金融业在发展绿色金融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特别是绿色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发展,是未来金融业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金融的显著发展源于十八大以来不断深入开展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金融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绿色金融;规模赶超;制度引领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学风,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当前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较差等问题,以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POCIB)大赛为例探讨了学科竞赛对独立学院加强学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根据独立学院“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应该注重实践,通过增加实践活动来加强学风建设。  关键词:学科竞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
期刊
摘 要:通过MOOC与SPOC优缺点的比较,提出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在线学习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并以“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过程设计、课程评价等内容,最后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
期刊
摘要:结合制造业的行业特点及SERVQUAL量表,确定了制造业售后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采用三角模糊数对顾客评价的语言变量进行模糊化,构建了制造业售后服务质量模糊评价模型,并以A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服务质量;三角模糊数;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5.021  1引言  目前,全球制造业正在从以产品
期刊
摘要:目前,旅游饭店行业能源管理状况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能耗费用偏高,二是企业间的差距较大;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饭店行业节能减排考核指标体系,可便于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管和考核,也可指导饭店企业的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提高行业整体能源管理水平。在广泛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由量化指标和节能减排措施指标构成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节能减排;单位面积综合能耗;修正系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大多过度依赖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单一,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依赖的资源被持续消耗,产生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以及经济下滑等社会问题,其必然面临着城市转型的选择。立足于湖北省黄石市,从黄石市矿产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探究,讨论黄石市转型的必要性,结合转型优势分析,探讨湖北省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矿冶资源;城市转型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是国家推行校企合作的一项长期的方针政策,也将作为当前高职院校为社会、企业培养专业化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酒店行业的服务性职业特点决定了旅游专业的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过程中接触和从事的绝大多数都是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一线服务工作,这让刚迈入酒店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加之环境变化、角色转换等原因,使得学生在顶岗实习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有效解决学
期刊
摘要: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系统性、不可占用性、价值性的特点,是企业竞争的基础。在市场竞争激荡起伏的背景下,服装品牌要获得有利的竞争优势,必须紧紧围绕着建立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根本。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包括以核心技术为保障的优质产品属性、依据自身品牌特色的正确战略部署与长期发展规划、以人才为支撑的创新机制的建立及创新能力的提升等三个方面。通过对每一要素的把握,有助于服装品牌为顾客创造优质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