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枢纽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bbitw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通过结合北部湾港的区位优势和物流需求,以及物流枢纽所需承担的服务功能,就如何完善北部湾港的物流服务功能、形成体系化的国际物流枢纽、提升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服务能力做了深入研究,对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枢纽进行了SWOT分析,并对中国—东盟物流枢纽中心发展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枢纽;北部湾;综合物流园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4.007
  1 前言
  《广西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 2020年,基本形成以北部湾和南宁、柳州市为中心,其他城市为节点,沿海沿江沿边沿线为支撑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物流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综合成本逐步下降,企业集聚效应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快捷、高效、绿色、节约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健全。建成连接粤港澳、辐射西南中南地区、面向东盟国家的跨区域跨国物流大通道, “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初步形成。
  按照《规划》的要求,北部湾港责无旁贷地将担负起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枢纽的重担,成为中國—东盟农产品物流服务的桥头堡和商贸服务的中心。因此,结合北部湾港的区位优势和物流需求,以及物流枢纽所需承担的服务功能,如何完善北部湾港的物流服务功能,形成体系化的国际物流枢纽,提升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服务能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 北部湾港概况
  北部湾港地处华南、西南和东盟经济圈结合部,是我国沿海24个主要港口之一和“一带一路”海陆衔接的重要门户港,是我国内陆腹地进入中南半岛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具有大型、深水、专业化码头群的规模优势,装卸作业货类涵盖交通部对沿海港口分类货物吞吐量统计所列的17类货物,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截至2018年6月底,北部湾港拥有及管理泊位83个,其中生产性泊位79个,万吨级以上泊位61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24个,20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年吞吐能力2.4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468万标箱。港口主营业务形成“一轴两翼”发展布局,集装箱业务以钦州港区为中轴,并通过“穿梭巴士”进行钦北防三港区间干支线集疏,培育区域集装箱干线港;散杂货向防城港区、北海铁山港区集聚。目前集装箱业务初步形成集聚效应,已开通内外贸航线43条,其中外贸航线26条,基本实现了东南亚地区主要港口全覆盖;内贸航线17条,基本实现了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全覆盖。散杂货业务已迈入运输、仓储、贸易、交割等全供应链服务时代,拥有煤炭、矿石、粮食、硫磷、液体化工等专业化码头,装卸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201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565亿吨,同比增长12.1%,其中集装箱完成227万标箱,同比增长26.86%。
  3 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枢纽构建的必要性
  3.1 适应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流的需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发展,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大降低,为我国与东盟各国农业进出口贸易和农业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盟是中国第二大农产品贸易伙伴。但由于近年来国外市场对自然食品、生态食品和环保食品的要求和标准日益提高,广西传统农业产品的出口因缺乏优势而受阻。现有物流体系仍不能满足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物流需求。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枢纽的建成,可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往来提供产品运输、仓储、加工、分销等流程的区域性、精细化、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
  3.2 利于优化区域功能布局,降低物流成本
  枢纽位于南海之滨,是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国—东盟贸易的桥头堡。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枢纽中心的建设,在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同时,更为区域物流的合理组织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使得北部湾地区的物流设施在布局、分工和功能上更加完善,充分发挥北部湾港的区位优势,降低区域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3.3 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由于广西区内基础条件、资金、信息、市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农业产业化进程相对较慢,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农副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营销手段相对落后,农副产品流通不畅,对农民增收能力造成的影响仍比较突出。在广西建立起大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枢纽,提高本土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以信息化带动全区的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水平。
  3.4 利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广西的农业在产业比例中的占比仍然偏大,且发展落后,农业基础脆弱,第三产业总量不足,新兴服务业落后于传统行业。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枢纽的建成起用,不但能促进港口物流量的增长,同时提高了全区农产品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现代化水平,带动了农产品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包括冷链物流、农产品流通加工、金融物流和电子商务等,提高第三产业的占比,推动全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5 促进税收增长,增加就业机会
  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枢纽的建成和功能的发挥,将促进北部湾区域的现代物流发展和物流产业的培育,从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税收增长,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产业支持,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产业布局和发展环境;同时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社会就业率。
  4 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枢纽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区位优势明显
  北部湾港地处华南、西南和东盟经济圈结合部,是我国沿海24个主要港口之一,是“一带一路”海陆衔接的重要门户港,是我国内陆腹地进入中南半岛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4.1.2 产业优势明显
  广西是农业大区,同时也是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交易的桥头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全区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雨水丰沛,干湿分明,季节变化不明显,日照适中;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两广丘陵的西部,南边朝向北部湾,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状。气候条件和地势条件的优势,使得广西境内农副产品资源、种类丰富。现已逐步形成了糖料蔗、桑蚕、木薯、龙眼、荔枝、香蕉、柑橘、蔬菜等一批全国领先的优势产业集群。其中,糖料蔗种植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居全国第一;热带、亚热带水果产量位居全国第二。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发展,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關税壁垒大大降低,为我国与东盟各国农业进出口贸易和农业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农产品贸易伙伴。
  4.1.3 北部湾港相关政策优势明显
  《北部湾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规划,同时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将通道定位为西部地区全面开放开发的战略通道、“一带一路”建设纵深发展的战略通道,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4月视察广西时指出,广西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立足独特区位,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防城港市作为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海陆河相连的城市,以及全国仅有的两个既沿海又沿边的地级市之一,要继续围绕率先建成广西“三大定位”重要节点这一目标。
  4.2 劣势分析
  4.2.1 物流体系不完善,多式联运联动不足
  北部湾港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港口与各种运输方式的链接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程度较低,水铁联运对接不畅。港口无法有效地为农产品运输、仓储、加工、分销等流程提供区域性、精细化、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
  4.2.2 广西以及东盟对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农产品从产地采收、物流服务及销售服务的环节较多,且大多环节是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小物流企业和小微零售商。因此,供应链的全程服务组织化较差,环节之间的流转不畅,造成损耗较高,成本较高。
  4.3 机遇分析
  4.3.1 国家政策支持带来的巨大机遇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纵深发展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其核心工作就是进一步完善通道的物流体系,提升物流一体化服务和多式联运的改善与提升,这将给北部湾港和中国—东盟物流枢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4.3.2 中国—东盟贸易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
  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在1991年是79.6亿美元,到2015年达到4721.6亿美元,年均增长18.5%,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比重由1991年的5.9%上升到2015年的11.9%,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高速发展的贸易往来是构建中国—东盟物流枢纽的良好机遇。
  4.4 挑战分析
  4.4.1 物流体系不完善,多式联运的纽接不畅
  作为一个物流枢纽中心,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纽接是其核心的服务功能,可目前北部湾港的基础建设仍有缺陷,特别是水铁联运方面的纽接不畅,使经过北部湾港的中国东盟的物流服务成本较高,效率较低。
  4.4.2 中国—东盟的物流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
  作为物流枢纽必须要有强大的区域甚至是国际物流信息平台的支撑,目前,中国—东盟区域之间的物流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国家之间的物流信息交流程度较低,难以形成大数据中心,更无法支撑北部湾港作为中国—东盟物流枢纽中心的定位。
  4.5 中国—东盟物流枢纽中心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
  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矩阵分析,能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东盟物流枢纽中心发展战略。因此,我们对中国—东盟物流枢纽中心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得到中国—东盟物流枢纽中心发展战略的SWOT组合,见表1。
  从表上列举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东盟物流枢纽中心的SO战略主要是充分利用各种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发展枢纽中心的服务。WO战略主要是加快区域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建立物流大数据中心。ST战略主要是完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特别是多式联运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的建设。WT战略主要是以枢纽中心为核心形成物流服务的集聚和物流服务商集聚,形成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
  5 中国东盟物流枢纽中心发展策略分析
  5.1 建立以枢纽中心服务功能为核心的物流大数据中心,以信息化引领枢纽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物流产业发展必须要以大数据为基础,因此发展中国东盟物流枢纽必须以信息化引领,以中国东盟农产品大数据中心为核心,支撑和促进中国东盟物流枢纽的发展。
  5.2 建立以多式联运为核心功能的物流枢纽服务体系,以联运带动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
  枢纽中心最核心的服务功能就是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纽接,因此,中国东盟物流枢纽的发展必须建立以多式联运为核心的物流枢纽服务体系,同时,全面覆盖如仓储、加工、装卸、运输、报税、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等物流相关服务功能,形成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
  5.3 建立枢纽中心物流服务集聚区,以物流企业的集聚引领物流服务的集聚和提升
  作为一个区域国际物流枢纽,必须围绕枢纽中心形成服务集成、企业集聚和资源整合的整体环境,才能实现产业服务的提升、行业成本的降低,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R/OL].http://www.sdpc.gov.cn/zcfb/zcfbghwb/201310/t20131015_585502.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R/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04/content_9120.htm.
  [3] 何黎明.推进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N].现代物流报,2018-01-27.
  [4] 张锦,闫妍,蹇萍,等. 东盟区域国际物流节点研究[J].综合运输,2018(7).
  [5] 吴砚峰. 南宁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0).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枢纽构建研究” (桂教科研〔2016〕3号KY2016LX489)阶段性成果;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桂教职成〔2017〕37)阶段性成果;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项目“广西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桂教职成〔2018〕65号)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余丽燕(1978—),女,广西平南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讲师,双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冷链物流管理、区域物流、国际物流、高校教育;李捷(1968—),男,广西南宁人,广西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广西易龙大皇蜂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物流科技、物流金融、国际物流、高校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产业园区、商业地产蓬勃兴起,在完成这些固定资产的投资建造后,如何卓有成效的做好招商运营,达到理想的投资回报,是许多重资产开发建设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剖析实际案例,重点从资产运营绩效管理的角度考量得失,进而提出优化改进措施,以期为类似运营模式下的资产持有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资产运营;绩效管理;案例诊断  [DOI]10.13939/j.cnki.zgsc.202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新疆自治区2002—2012年投入产出表的有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分析制造業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新疆地区制造业对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需求较显著,对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需求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需求显著,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需求较低。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关联分析;投入产出表  [DOI]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产业也发展迅速。如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城的成功,使不少创业者更注意到这种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让许多小微公司的业绩得以提升。但与此同时,小微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规划问题也暴露了出来。JD公司是一家把经营重心放在搭建电子平台的小微公司,在搭建电子商城的过程中,JD公司面临着多种多样的人力资源规划问题。文章分析了JD公司人力资源规划问题,进而提出小微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期刊
[摘 要]对标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就是通过寻找与标杆企业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质量和效率,对于企业弥补短板和差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市烟草商业企业为视角,对于其在对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对标管理;研究综述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8.095  1 对标管理的基本
期刊
[摘 要]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是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打造一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和“互联网+”教育要求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工匠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文章对新时代工匠型教师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宁夏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队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宁夏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策略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于促进宁夏职业院校内涵建设、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宁夏深入实施人才强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2001—2017年新疆15地州市应用VAR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城镇化建设发展较快对自身的发展和绿色化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二是绿色化发展对城镇化建设有推动作用,但两者之间关系不平衡;三是绿色化发展对自身的贡献度极高,但绿色化的发展相对较慢。通过政府引导和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增加相关的科学技术来促进绿色化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达到平衡发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新疆经济发
期刊
[摘 要]环卫关系人们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关系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发展。要搞好环卫,必须实行环卫产业循环经济化,环卫才能持续健康发展而承载起全域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所以,环卫兴,则海南兴;而循环经济兴,环卫才能兴。文章主要从政府服务角度提出垃圾分类与环境卫生之间的关系,在环卫PPP模式的基础上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提出海口环卫循环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环卫循环产业  [DOI]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1995—2017年136个双边贸易伙伴面板数据和拓展的引力模型,按照SITC标准分类对每类货物从技术含量角度进行归类,进而考察FTA对不同技术含量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我国FTA的签署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我国的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不同技术含量的产品促进效果各不相同,其中我国FTA的签署对我国的初级产品、低、中、高技术密集型产品
期刊
[摘 要] 自现行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企业难以利用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等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情况得到大大改善。文章以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利用模型及该公司2011—2019年的财务数据对其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检验,讨论该企业是否的确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继而分析减值计提是否合理,分析该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以此找寻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 现行会计准则
期刊
[摘 要]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效应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文章通过构建民宿市场四象限模型,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民宿行业的影响。文章探讨在疫情冲击下民宿存量市场供求同时下降,导致存量市场交易大幅收缩;民宿增量市场,预期投资回报下降,造成增量供给停滞甚至呈现负增长;民宿增量-存量双重下降,揭示新冠肺炎疫情对民宿行业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从盘活存量、刺激增量两方面入手,为民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