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设计理念,它是整个建筑的灵魂所在,对整个建筑使用功能的发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成功的建筑除了要发挥它本身的使用功能外还要同时具有节能性、环保性、科学性的特点。创新理念和创新水平的提升是现代建筑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一步。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开放思路,不断改进技术,发掘新的构思,将创新设计融入整个建筑让建筑业能不断释放活力。本文就建筑设计的技巧和创新发展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现代建筑;建筑设计;创新发展;设计技巧
一、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
1.整体性与综合性
建筑的整体性就是指把建筑中各个组成部分按照建筑原理进行有机的组合,创造出一个新建筑体。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建筑业应该敞开胸怀,以一种开放性的心态来认识与接纳古今中外各种创新元素,在些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创作。从而創作出艺术水准高超、综合性强的高品质建筑,让建筑艺术的新观念与新技术得到最好的发挥。
2.现代建筑新美学要求建筑的动态性原则与联系性原则
这就要求在设计师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工程中各方面各层诸多因素,从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不仅是研究建筑系统本身的组成部分,还要考察建筑系统所处的自然环境。环境是建筑系统的外部条件,建筑就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发生与发展的,它与环境中其他存在物或是其他系统之间都有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3.个人组成家庭,家庭再组成一个社会,一个国家
同样的道理,建筑工程也不是单一的某个部分或是结构就能构成的,它是由低层系统里多个构成元素有机的组合与排列,从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系统是序的,有一个层层相扣的关系存在。而且层次越低,结合度就要求越强,层次越高,结合度的要求就会相对较弱,结合度的递减,是建筑结构稳定性的保障,这就是现代建筑设计有序性的体现。
二、现代建筑设计内容
1.现代建筑设计的特点
从建筑的形式上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建筑设计的本质和灵魂。通过对建筑形式、功能和创新性的体现,一个伟大的设计就会跃然纸上。在建筑形式上,建筑需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人文性、艺术性。同时还要侧重实用,建筑设计应该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宗旨。具体化的建筑设计需要使各个建筑因素和谐统一、合理组合用一种均衡的程度构成整个建筑的真实体。
2.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不同
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在多个方面存在不同方面。从设计特点来看,传统建筑的设计的重点放在了技术上而现代建筑的设计结合了技术、设计理念、创造力等多种因素,设计感要强一些,着力点囊括了设计内涵和设计技术;从设计程度来看,传统建筑显示出随意性和模糊性,而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偏重模式化;从设计施工上看,传统的设计更加倾向于手工,参照于图版图纸,现代建筑设计借助计算机来进行计算、绘图和合作;从设计策略上看,传统建筑设计主要通过以往的设计经验和总体规范的学习来设计,现代建筑设计强调分析预测和创新的技术水准和相互配合的团队。
三、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策略
1.现代建筑设计城市发展趋势
建筑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建筑物的外部环境等对建筑设计的构思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影响建筑物的外部环境包括建筑形式、建筑物本身的空间因素等。这些因素都难以具体形象的体现,这些是将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想结合的,这种结合充分的体现了建筑内在的统一与和谐的逻辑规律。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将建筑与城市规划发展相结合,并尊重环境的多样性与整体性。这既是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现代建筑对城市规划与环境的认同的表现。
2.建筑设计人文发展趋势
现代建筑设计所呈现的作品是与人们有着密切的联系,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趋向于人们对美的认知和对美的映照和转换。因此在设计时,建筑中的艺术应体现人文精神,应符合人们的审美,应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与视觉表达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引起共鸣。
在市政项目的建设中更应体现人文精神,更需要设计师对此种因素加以运用。市政工程是为人们服务的,所呈现的建筑更是需要具备人文精神,这些精神是建筑的灵魂,承载着人们对所规划的新城市、新建筑的美的追求。建筑的人文精神趋向是能够体现人们对美的追求价值与象征意义。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要尊重环境的多样性,整体性,这些是影响设计整体艺术形象与现代新美学建筑观念的重要因素,但更需要反映建筑设计艺术的特点,这是反应建筑美学的关键所在。
3.提升建筑设计的地位,加强建筑师人文情怀的培养
建筑师的创作动力对建筑创新十分重要,他们的设计热情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大众对于自身设计作品的认可和欣赏,因此需要提升建筑设计的地位,加强建筑行业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建筑设计的社会认知度进一步提升。此外,现代建筑设计不仅仅需要的是建筑师过硬的基本技能,更多是设计师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历史潮流的把握,因此需要注重建筑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让建筑师有能力将生活的感悟融入到建筑设计作品之中。建筑的人文趋向是人们心中归属感与认知感的聚焦,体现了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价值与象征意义,也是与人们自豪感相结合的全新美学意向,它们均通过城市现代化建筑反映出来。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尊重环境的多样性、整体性,是影响建筑设计整体艺术形象与现代新美学建筑观念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能反映建筑设计艺术的特点。
4.融入当前社会,注重地域和环境
建筑设计创新应与当前的城市特点相结合,应融入到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中,设计作品需要尊重历史潮流和文化背景,尊重城市和环境的完整性。同时,社会各地的区域环境差异要求建筑师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创新,让建筑作品与文化及环境特征完美结合。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环境特点,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地域环境的特点,使设计出的建筑适应该处的地理环境,如果能将该处的环境与建筑设计结合在一起便更好了。这就要求建筑师在没有展开设计之前,充分的了解建筑的地域环境,根据该处的环境特点为自己寻找创作的灵感和方向。例如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不仅在建筑设计上巧夺天工,还与周围环境中的溪流、树木、山石等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在加上树林中的虫鸣鸟叫,别墅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流水别墅带给大家的震撼提示了设计师们,当建筑能与环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时,人们不仅仅是获得了良好的生活、工作场所,更是得到了精神和心灵的美好享受。
5.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更加重视,建筑设计中生态观念的融入也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与亲睐。生态建筑符合当下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也是一种建筑设计上的创新与拓展。生态建筑设计符合当下的低碳生活要求,减少了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物的生态、绿色与环保价值。
6.节能设计
我国倡导建设一个节约型的社会,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在建筑设计上进行理念的创新。对于建筑设计需要更加注重节能的设计与优化,提高建筑对于能源的使用效率,在设计上注意利用太阳能来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成本,在供水与供电系统上进行优化设计,让人们使用水资源与电能可以更加节能与高效,促使建筑设计符合当下的节能要求,获得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7.建筑设计思维的创新
建筑设计者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设计思维上进行创新与拓展,设计思维对于一个建筑设计者是很重要的,对于一个设计作品的完成情况以及完成效果也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如果设计者的设计思维变得固化,就很难设计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设计者在思维创新上首先是基于设计者深厚的专业基础,在原有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在设计思维上进行创新与拓展,对于设计的诸多要素进行整合与处理,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活跃设计思维进而获得设计成果。设计思维上的创新需要设计者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不是单一地停留在理论阶段,对于生活细节认真观察,从生活中寻找创新思想。在设计中进行思维的创新还需要设计者结合事物发展规律,拓展设计者的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以及可拓思维,进而丰富设计者在设计思维上的创新。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者在设计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与拓展,可以提高一个设计者的设计水平。建筑设计在设计上进行创新与拓展,可以促进城市的建筑设计与发展,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也提高了建筑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幸泽.建筑造型基础教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赵庆红.现代风景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东南大学,2004.
[3]王育林.现代建筑运动的地域性拓展[D].天津大学,2005.
【关键词】 现代建筑;建筑设计;创新发展;设计技巧
一、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
1.整体性与综合性
建筑的整体性就是指把建筑中各个组成部分按照建筑原理进行有机的组合,创造出一个新建筑体。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建筑业应该敞开胸怀,以一种开放性的心态来认识与接纳古今中外各种创新元素,在些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创作。从而創作出艺术水准高超、综合性强的高品质建筑,让建筑艺术的新观念与新技术得到最好的发挥。
2.现代建筑新美学要求建筑的动态性原则与联系性原则
这就要求在设计师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工程中各方面各层诸多因素,从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不仅是研究建筑系统本身的组成部分,还要考察建筑系统所处的自然环境。环境是建筑系统的外部条件,建筑就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发生与发展的,它与环境中其他存在物或是其他系统之间都有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3.个人组成家庭,家庭再组成一个社会,一个国家
同样的道理,建筑工程也不是单一的某个部分或是结构就能构成的,它是由低层系统里多个构成元素有机的组合与排列,从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系统是序的,有一个层层相扣的关系存在。而且层次越低,结合度就要求越强,层次越高,结合度的要求就会相对较弱,结合度的递减,是建筑结构稳定性的保障,这就是现代建筑设计有序性的体现。
二、现代建筑设计内容
1.现代建筑设计的特点
从建筑的形式上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建筑设计的本质和灵魂。通过对建筑形式、功能和创新性的体现,一个伟大的设计就会跃然纸上。在建筑形式上,建筑需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人文性、艺术性。同时还要侧重实用,建筑设计应该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宗旨。具体化的建筑设计需要使各个建筑因素和谐统一、合理组合用一种均衡的程度构成整个建筑的真实体。
2.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不同
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在多个方面存在不同方面。从设计特点来看,传统建筑的设计的重点放在了技术上而现代建筑的设计结合了技术、设计理念、创造力等多种因素,设计感要强一些,着力点囊括了设计内涵和设计技术;从设计程度来看,传统建筑显示出随意性和模糊性,而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偏重模式化;从设计施工上看,传统的设计更加倾向于手工,参照于图版图纸,现代建筑设计借助计算机来进行计算、绘图和合作;从设计策略上看,传统建筑设计主要通过以往的设计经验和总体规范的学习来设计,现代建筑设计强调分析预测和创新的技术水准和相互配合的团队。
三、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策略
1.现代建筑设计城市发展趋势
建筑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建筑物的外部环境等对建筑设计的构思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影响建筑物的外部环境包括建筑形式、建筑物本身的空间因素等。这些因素都难以具体形象的体现,这些是将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想结合的,这种结合充分的体现了建筑内在的统一与和谐的逻辑规律。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将建筑与城市规划发展相结合,并尊重环境的多样性与整体性。这既是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现代建筑对城市规划与环境的认同的表现。
2.建筑设计人文发展趋势
现代建筑设计所呈现的作品是与人们有着密切的联系,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趋向于人们对美的认知和对美的映照和转换。因此在设计时,建筑中的艺术应体现人文精神,应符合人们的审美,应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与视觉表达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引起共鸣。
在市政项目的建设中更应体现人文精神,更需要设计师对此种因素加以运用。市政工程是为人们服务的,所呈现的建筑更是需要具备人文精神,这些精神是建筑的灵魂,承载着人们对所规划的新城市、新建筑的美的追求。建筑的人文精神趋向是能够体现人们对美的追求价值与象征意义。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要尊重环境的多样性,整体性,这些是影响设计整体艺术形象与现代新美学建筑观念的重要因素,但更需要反映建筑设计艺术的特点,这是反应建筑美学的关键所在。
3.提升建筑设计的地位,加强建筑师人文情怀的培养
建筑师的创作动力对建筑创新十分重要,他们的设计热情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大众对于自身设计作品的认可和欣赏,因此需要提升建筑设计的地位,加强建筑行业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建筑设计的社会认知度进一步提升。此外,现代建筑设计不仅仅需要的是建筑师过硬的基本技能,更多是设计师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历史潮流的把握,因此需要注重建筑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让建筑师有能力将生活的感悟融入到建筑设计作品之中。建筑的人文趋向是人们心中归属感与认知感的聚焦,体现了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价值与象征意义,也是与人们自豪感相结合的全新美学意向,它们均通过城市现代化建筑反映出来。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尊重环境的多样性、整体性,是影响建筑设计整体艺术形象与现代新美学建筑观念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能反映建筑设计艺术的特点。
4.融入当前社会,注重地域和环境
建筑设计创新应与当前的城市特点相结合,应融入到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中,设计作品需要尊重历史潮流和文化背景,尊重城市和环境的完整性。同时,社会各地的区域环境差异要求建筑师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创新,让建筑作品与文化及环境特征完美结合。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环境特点,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地域环境的特点,使设计出的建筑适应该处的地理环境,如果能将该处的环境与建筑设计结合在一起便更好了。这就要求建筑师在没有展开设计之前,充分的了解建筑的地域环境,根据该处的环境特点为自己寻找创作的灵感和方向。例如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不仅在建筑设计上巧夺天工,还与周围环境中的溪流、树木、山石等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在加上树林中的虫鸣鸟叫,别墅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流水别墅带给大家的震撼提示了设计师们,当建筑能与环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时,人们不仅仅是获得了良好的生活、工作场所,更是得到了精神和心灵的美好享受。
5.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更加重视,建筑设计中生态观念的融入也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与亲睐。生态建筑符合当下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也是一种建筑设计上的创新与拓展。生态建筑设计符合当下的低碳生活要求,减少了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物的生态、绿色与环保价值。
6.节能设计
我国倡导建设一个节约型的社会,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在建筑设计上进行理念的创新。对于建筑设计需要更加注重节能的设计与优化,提高建筑对于能源的使用效率,在设计上注意利用太阳能来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成本,在供水与供电系统上进行优化设计,让人们使用水资源与电能可以更加节能与高效,促使建筑设计符合当下的节能要求,获得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7.建筑设计思维的创新
建筑设计者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设计思维上进行创新与拓展,设计思维对于一个建筑设计者是很重要的,对于一个设计作品的完成情况以及完成效果也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如果设计者的设计思维变得固化,就很难设计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设计者在思维创新上首先是基于设计者深厚的专业基础,在原有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在设计思维上进行创新与拓展,对于设计的诸多要素进行整合与处理,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活跃设计思维进而获得设计成果。设计思维上的创新需要设计者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不是单一地停留在理论阶段,对于生活细节认真观察,从生活中寻找创新思想。在设计中进行思维的创新还需要设计者结合事物发展规律,拓展设计者的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以及可拓思维,进而丰富设计者在设计思维上的创新。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者在设计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与拓展,可以提高一个设计者的设计水平。建筑设计在设计上进行创新与拓展,可以促进城市的建筑设计与发展,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也提高了建筑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幸泽.建筑造型基础教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赵庆红.现代风景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东南大学,2004.
[3]王育林.现代建筑运动的地域性拓展[D].天津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