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几乎所有人都会牢牢记住他们的初吻,以及初吻时或窘迫紧张、或兴奋愉悦的接吻细节。在人们开始每段浪漫爱情故事时,亲吻似乎是必不可少的。在西方人看来,全人类都有接吻的行为习惯。然而,最新研究分析表明,在全世界的人类文化中,为数一半的文化并没有接吻的行为习惯,并且在动物王国中,几乎鲜有接吻行为。那么,接吻这种奇特行为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呢?如果接吻对生活有益的话,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不接吻呢?为什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所有人都会牢牢记住他们的初吻,以及初吻时或窘迫紧张、或兴奋愉悦的接吻细节。在人们开始每段浪漫爱情故事时,亲吻似乎是必不可少的。在西方人看来,全人类都有接吻的行为习惯。然而,最新研究分析表明,在全世界的人类文化中,为数一半的文化并没有接吻的行为习惯,并且在动物王国中,几乎鲜有接吻行为。那么,接吻这种奇特行为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呢?如果接吻对生活有益的话,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不接吻呢?为什么另一半人类文化中也没有亲吻行为呢?
接吻是一种本能吗?
接吻这件事太稀松平常,以致于我们很少去思考这样的行为是从何而来的。为什么接吻是爱情的一种表象呢?最明显的解释,那就是“接吻”拥有一种很好的感觉,密密麻麻的神经末梢让你的嘴唇变得敏感,透过亲吻刺激嘴唇会引起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进而让大脑产生刺激并出现兴奋感,心跳也跟着加速。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吻。通过研究全球168种人类文化,科学家最新发现,除去父母对孩子的亲吻行为,仅研究爱人之间嘴对嘴的亲吻方式,只有46%的人类文化认同接吻是一种浪漫的亲密行为。人类学家说,世界许多地方的部落其实并不接吻。
人类何时开始接吻?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拉斐尔·乌洛达斯基表示,如今人与人之间的接吻行为应该是一项新近发明。通过查阅大量史料,他发现了接吻的演变过程。早在3500年前的印度教吠陀梵语经文中,就有关于类似接吻行为的记载,接吻被描述为吸入对方的灵魂。与之相反的是,根据古埃及刻有象形文字壁画的描绘,只有关系亲密的人之间才会互碰双唇。对于亲吻行为,还有种说法是从“咀嚼喂养”而来,将咀嚼过的食物从自己口中喂到对方口中,不只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会这样做,这种行为也会在人类中出现。母亲将食物咀嚼后喂给婴幼儿,这是一种非常亲密的行为。不过为何从喂养演变成亲吻,科学家们仍在研究中。
人类为何要接吻呢?
接吻是一种奇怪且有点恶心的行为。想想看,接吻时的两个人分享的是对方的唾液,并且这种唾液交换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一个吻可以传播8000万个细菌,其中包括有害细菌。纵观形形色色的人类文化,为数一半的文化显示人类并没有嘴对嘴接吻的行为习惯。动物之间也不会用亲吻的方式相互打扰。那么,是什么让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形成了接吻的行为方式呢?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接吻也许是为了检验潜在配偶质量而演化出的行为。
动物不需要靠近对方,就能通过嗅觉找到合适的交配对象。与动物相比,人类的嗅觉不够敏锐,因此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靠近以示亲密。尽管嗅觉并不是我们用来评估合适度的唯一方法,但是研究显示,嗅觉在择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95年出版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女人与老鼠一样,偏好拥有与其自身基因不同的男人的气息。这种偏好很容易理解,因为与有着不同基因的男人成为配偶,就更有可能生出健康聪明的后代。接吻就是表达亲密关系的好方法,通过接吻,人们可以找到心仪的伴侣。
2013年,乌洛达斯基就开始对数百名成年人的接吻行为和态度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这些受试者评价了接吻在恋爱关系中的重要性,结果发现,容易受孕的女性认为接吻的重要性更大。这意味着,接吻是散播求偶信息素的一种形式,通过接吻女性可以找到最适合的伴侣。男性汗液中也存在信息素,当女性嗅到汗味,她们的性兴奋程度会略微提高。乌洛达斯基指出,在哺乳动物择偶过程中,信息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也不例外。他表示:“我们继承了哺乳动物的所有生理特征,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添加了一些新的特征元素。”在乌洛达斯基看来,接吻是人类文化意义上的示爱方式,其目的却是探测接收恋人的信息素。在一些人类文化中,这种嗅觉行为演化成为身体上的唇吻。
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的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表示,接吻可以刺激参与交配与繁殖的3个主要的大脑系统(性欲,浪漫爱情和长期依恋)中的任何一个:“性欲激励你寻找一系列的伙伴;浪漫爱情则激励你将你的交配能源一次只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依恋感则激励你保持伴侣关系到足够长的时间,男女双方可以一起陪孩子度过婴儿期。”
通过接吻,你还可以闻出对方的牙齿是否健康,对方喜欢吃什么,是否吸烟,我们据此了解一个人,然后才会决定是否可以和对方继续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发生性关系。科学家还发现,接吻可以改变身体的化学成分,相互摩擦嘴唇、交换唾液,改变了从大脑释放到血液中的后叶催产素的水平,这种催产素是一种激素,可以让人感觉更加亲切。
其他文献
“艾滋孤儿”是指因艾滋病而失去父亲或母亲,或失去双亲的14岁以下的儿童,往往还包括因监护人患病无力承担抚养义务致使儿童被抚养权难以得到保障的儿童。联合国艾滋病计划署把他们称为“艾滋病造成的孤儿”,简称“艾滋孤儿”。艾滋孤儿既含有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患有艾滋病的儿童,也包含尚未感染病毒的儿童。 大量存在的艾滋孤儿 艾滋病是人类在新时代面对的共同灾难。当病魔之手伸入小小家庭,对儿童的成长就会造成不
假如你是一个热爱厨艺的人,对砧板一定不会陌生。没错,当你在厨房里剁、切、捶、砸食材的时候,砧板是垫在食材下便于操作、以免损坏桌台的必备器物。现代的砧板多以硬塑料为材,怀旧的人们却往往喜欢用原木制成的木砧板。你知道用什么木材制作的砧板质量最佳吗?答案就是蚬木。因为蚬木韧性强,耐腐蚀,无虫蛀,木质坚硬,不留刀痕。 蚬木是一种地域性比较强的植物,主要产于我国广西,在云南个别地区也有少量分布;而在与之邻
狮子门 哈图沙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以东约200千米处,三四千年前,曾为赫梯帝国的都城。现今在辽阔的小亚细亚高原上的古城废墟,是显赫一时的帝国故都留给我们的永恒记忆。 西亚上古的赫梯帝国 赫梯人来自欧洲,属印欧语系,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或从高加索而来,出现在小亚细亚高原中部。他们和土著居民哈梯人通婚形成了自己的世系。赫梯国家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7世纪,初为哈图沙、库萨尔、涅
中国各地的小学教材都有一个乌鸦喝水的故事,说的是:一只口渴的乌鸦看到窄口瓶内有半瓶水,但其喙够不着水,于是想办法衔来一颗颗小石子投入瓶中,使水面升高,从而喝到了水。这个故事告诉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想办法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但是,现在有人做了科学试验,证明这故事可能是假的!因为乌鸦口衔石子填到瓶子里未必就会让水涨起来。用科学实验来还伪求真,这种做法当然值得肯定,因为这体现的是怀疑和求真的科学精神
1905年,26岁的德裔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5篇物理学论文,这几篇论文奠定了狭义相对论的基础。在之后的10年时间里,爱因斯坦不断对自己的理论进行探索、研究和完善。 1915年,爱因斯坦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终于完成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工程。由于广义相对论理论十分严谨,而且获得了天文观测上的证实,在问世后不久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现代物理学的大门从此正式开启。 时至
太空什么味? 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在密闭的太空舱内,在舱外活动时又会被太空服所包裹,所以很难闻到太空的味道。不过,曾经在太空走过一遭的宇航员都表示,太空有着独特的气味,这种气味是他们刚刚执行完舱外作业,返回太空仓,摘下头盔之后所闻到的。这种附着在宇航服、头盔、手套和工具上的太空气味有点像烤牛排时所发出的,此外还有一种金属的味道。 昆虫可助预测暴雨 日本气象专家们借助一种新方法,以地面附近被上升气
2014 年7 月,联合国驻黎巴嫩部队司令向中国维和官兵授勋 勋章,是指授给有功者的荣誉证章或者标志,在古时就已出现。古代欧洲,每一个贵族都会设计出一个独特的标志,制作在其盾牌、外衣、旗帜和印章上。后来,勋章渐渐成为奖励功绩卓著者的荣誉象征。 美国的勋章 自美国建国以来,从海陆空三军到海军陆战队,共计有3000余人获授荣誉勋章。 获得荣誉勋章并不意味着获勋者可以享有个人特权,也不意味着会免
爱琴海上的岛屿星罗棋布,同时也充满着争议 按照岛屿的属性,世界岛屿争端可以被分为以下4种类型:第一,群岛型岛争。如南沙群岛、爱琴海诸岛的争端;第二,适居型岛争。即争议的岛屿上有居民居住,如克里米亚半岛、马尔维纳斯岛等几乎等同于一个地区、但却存在着争议的岛屿;第三,近岸型岛争。即岛屿离争议国的距离都很近,往往位于一国大陆架或专属经济区内,或者其归属会影响到海域划分的岛屿,如钓鱼岛、蛇岛、阿韦斯岛等
大家熟知的日本的《樱桃小丸子》可以说是颇具影响力的动漫作品了,它已连续20余年高居日本动画收视率前三位,目前已制作播出超过1000集,但是,仍于每周日黄金时段下午6点准时在日本富士电视台(相当于中国的CCTV-1)连载热播,它实际上已成为日本男女老少心中的第一国民动画。在日本,动画片被人们称为“无烟重工业”。日本的电视动画一般采用制作、播放同步运作的形式,即一部作品制作完开头几集后就开始播映,每周
一种被命名为“奇翼龙”的小型恐龙,将人类对鸟类起源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种生活于约1.6亿年前的小型恐龙类群与鸟类的亲缘关系非常近,它们长相奇特,尤其是其腕部有一个棒状长骨结构。这种类似结构从来没有在其他恐龙中发现过,却与鼯鼠惊人的相似。通过CT和扫描电镜等多种仪器对化石进行分析,科学家确认了奇翼龙腕部的棒状结构是翼膜翅膀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它的翅膀像蝙蝠一样主要由翼膜构成,很可能靠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