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区域资源的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

来源 :基础教育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入区域资源开发实施地理主题式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在系统、有序、逻辑、规范的基础上科学地构建地理核心概念,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关联书本知识与真实世界,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涵养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地理学科育人功能.本文提出了融入区域资源的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路径,并辅以教学案例说明具体实施过程,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范式或参考.
其他文献
在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动下,浙江省正在驶入高质量赶超发展快车道.德清县借着数字经济东风,创新发展农业数字化,推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在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上深度融合,在打造农业智慧云平台、农业应急指挥系统、“农技云”平台等数字农业服务平台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不强、农业标准化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要想进一步推进和加快数字农业发展,就应采取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化生产、构建网络化体系、培育规模化主体、促进乡村服务数字化等多种措施,以推进数字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中小学课程建设中涉及的“学校课程规划”“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学校课程评价”和“学校课程管理”四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及其要义做了系统阐释,重点回应了如何做好学校课程规划、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三种模式、校本课程评价的重点及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的构建等中小学校长、教师关于课程建设的常见困惑.
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法制化道路则是新形势下低碳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湖州积极开展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湖州仍然存在着低碳城市建设法律体系尚未构建、应对举措政策为主法律为辅、有效的法律实施机制缺乏等问题.因此,应该采取建立健全低碳城市建设相关法律法规、适时推动现有法律制度“立改废”、多途径构建法律实施保障机制和科学谋划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等措施,以更好地加快湖州低碳城市建设的步伐.
学科实践作为学科育人、实践育人的突破口,是核心素养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本文基于重庆市江津区研学基地的打造与实践经验,阐释研学基地对于带动学科实践的价值所在,论述了依托研学基地设计学科实践活动的重点与要点,以及开展学科实践的方法与模式.
本研究通过对HD区126份课程规划方案的调查研究,发现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存在不同的类型与特征,主要表现为低设计型、唯文件型、重情境型和强实践型四种类型.面对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类型差异与相关问题,建议发挥课程领导力,做好学校课程规划的再定位;强化分类指导,提升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质量;基于实践改进,实现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迭代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