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ocortin-I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urocortin-I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及酶活性的影响,观察心肌细胞ATP含量的变化。方法:(1)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or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urocortin-I预处理组(Ucn I组)、5-羟葵酸(5-HD)拮抗urocortin-I组(5-HD+Ucn I组)。采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平衡末(T1)、缺血前(T2)及再灌注末(T3)分离、提取心肌线粒体,测定各组线粒体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2)利用MPA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将分离培养24 h后同批次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or组)、缺氧复氧组(I/R组)、urocortin-I预处理组(Ucn I组)、5-HD拮抗urocortin-I组(5-HD+Ucn I组)。建立缺氧复氧模型,于复氧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ATP含量。结果:T3时点除Nor组外,其余各组与T1、T2时点相比呼吸功能(3态呼吸速率、呼吸控制率)及琥珀酸氧化酶、NADH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T3时Ucn I组心肌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明显优于5-HD+Ucn I组及IR组(P<0.05),但次于Nor组(P<0.05);T3时5-HD+Ucn I组心肌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琥珀酸氧化酶、NADH氧化酶)较IR组好(P<0.05),但2组间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T1、T2时点各组组内及组间呼吸功能及3种呼吸酶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心肌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复氧末Nor组ATP含量较其余各组均高(P<0.01);I/R组和5-HD+Ucn I组心肌细胞的ATP含量较Ucn I组低(P<0.05);此外,5-HD+Ucn I组心肌细胞的ATP含量较I/R组高(P<0.05)。结论:Ucn I预处理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的干预,保证了缺氧/复氧后心肌ATP的含量。
其他文献
随着Internet技术的持续发展,Internet发生严重拥塞的危险性更加令人关注,而有效的拥塞控制机制是保证Internet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介绍了现有的Internet拥塞控制机
基于进化算法可有效解决神经网络设计和实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网络具有更优的性能.在此对基于进化计算的神经网络设计和实现的研究内容及进展情况进行综述,讨论了网络实现
目的对胃镜室在日常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淄川区医院实施胃镜检查的50例患者采用奇偶数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5例患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促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发生转变.为解决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从大数据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出发,提出了信息管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脑梗死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意义及改善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脑梗死合并焦虑抑郁患
采用模糊动态模型研究大范围、高阶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问题。通过模糊推理选择起主导作用的局部子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作用于整个系统,结合不确定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