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效地构建微课课堂探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课应运、应时而生。微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素材课件制作资源容量小、教学内容精、教学时间短的课堂教学视频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一般时长5至8分钟左右,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因此微课也可被称为“微课例”;又因微课相较于传统课堂侧重于聚焦教学问题,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精简,微课也被称之为“微课堂”。通过学习和实践,笔者对微课教学有以下心得体会。
  【关键词】微课;微视频;自主学习
  一、精心选材,制作微课
  2020年的春季,是一个很特殊的学期,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的学生都不能按时上学。但是停学不停课,那怎么办呢?这时,微课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学生在家以手机或平板学习微课,其自学报告单也相应填好。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巧设疑问,指导点拨,协调联动学生的眼、口、手、脑,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微课《找因数》的教学,首先出示课件,引入新课。
  1.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呢?下面以12为例找出它的因数。
  12可以分成:12=1×12=2×6=3×4
  所以,12的因数有:1、2、3、4、6、12
  2.那么15的因数有哪些呢?15可以拆分成几乘几呢?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拆法?
  15可以分成:15=1×15=3×5
  所以,15的因数有:1、3、5、15
  3.用同样方法,让学生进行讨论,找出18、24的因数。
  18=1×18=2×9=3×6
  18的因数有:1、2、3、6、9、18
  24=1×24=2×12=3×8=4×6
  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4.再出示课件,大家看,这些因数当中,相同并且是最小的数是什么?(1)有没有最大的因数呢?最大的因数是谁?(它本身)
  5.那么这些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呢?(有限的)
  通过以上的精心设计教学,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和找因数的特征,并且找得又快又准确,学困生也觉得没有问题。虽然是短短的八分钟,但学生学到了这节课要学的知识。
  二、以学生为主体
  笔者在职的学校在农村。虽处农村,追逐时代的步伐却也一步也没落下。即如微课的开展,笔者从多渠道学习,并于课堂上积极尝试。“微课”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它是在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视频为载体的网络教学资源。无论从学生的心理感受还是从教师的教学思路而言,微课都有三个明确的地方。第一,微课的使用对象是学生,不是教师;第二,微课的使用时间是课外,不是课内;第三,课堂不是微课唯一使用阵地。微课这种网络教学资源,要使学生善于利用,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主题突出,内容具体;教学时间短,针对性强,趣味性强。抓住了这两点,也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例如:教学《认识几分之一》就体现了学生为主角,教师为导演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分物品(动态演示关于主题图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1)有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只熊能分得几个?
  (2)有2瓶水,平均分成2份,每只熊能分得几瓶水?
  (3)有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怎么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认识1/2
  (1)课件演示分蛋糕的情境图。
  平均分一个蛋糕,让学生观察分的過程。
  (2)教师指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3)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4)指导学生读、写1/2。
  (5)你涂出这些图形的1/2吗?
  2.认识几分之一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
  (2)想一想:你能折出这张纸的1/4吗?
  (3)小结:
  ①要表示几分之一,我们只要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②像1/2 、1/3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整个数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培养小学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在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极大地激发他们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应用意识;数据搜集;创设情景
不当教育,给幼小的心灵埋下厌学的隐患    1991年9月23日,刘雨馨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市。在她6岁时,母亲孟庆云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学才艺课,也给女儿报了舞蹈班。在学习过程中,雨馨的音乐感很好,可动作常常不符合要求。每当这时,老师不仅呵斥她,还用教杆打她的腿。雨馨十分内向,久而久之便对老师产生了畏惧感,越紧张就越跳不好。没多久,老师就让孟庆云把她领回家了。这次经历为雨馨后来的学习、生活埋下了严重的
前段时间,我看到我的照片被悬挂在照相馆的橱窗上,但这并未经过我的允许,我只是在这家照相馆拍过这张照片而已。当我说明情况之后,照相馆老板说照片由其所拍,他享有所有权,可以将照片悬挂在店里。请问,他这么说对吗?  福建 刘女士  肖像权是指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就是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
一提到甲骨文,大家就会想起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殊不知,甲骨文也已被做成表情包,让你在網络聊天时,都能显得有文化。甲骨文为媒,成就跨国恋  ◎出镜人/文 静(28岁,博士)  三个月前,我认识了校友——来自南非的约翰。高大帅气的约翰对中国古汉语文化很感兴趣,常常请我“指点一二”。我有点担心,古汉语文化离现实生活太远,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都难以理解,一个外国人真的能弄懂吗?  一天,我看到了前几天
摘要:分析了201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高中化学基本功大赛的情况,从中获得一些体会和感悟,同时发现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求符合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专业发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9-006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9.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要想在幼儿园有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要加强相关规划,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努力提高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家庭要配合学校的教育,使孩子沐浴在传统文化经典中健康、自由、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经典诵读;探索  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小能接受优良传统文化的
一百多年前,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Richthofen,1833—1905)在他的中国之行后如此论断:中国学者喜欢在窗明几净的书斋里吟诗作画,不喜欢跋山涉水到野外观察大自然;若干年后其他学科或可有所成就,唯有地质学,不可能有多大进展。  这番话,最早由杨钟健先生转述给他的学生刘东生,刘先生又告知更多弟子和大众,以此为警示,激励后来人。好在经过近百年数代人努力,情形大为改观
【摘要】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梳理、错题的深挖、进行深度复习,这些都是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效率的一些实实在在的方法。在数学复习课上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将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数学知识并进行不同形态的建构,很好地锻炼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经验的自我体验和重新创造,使他们形成一个有序、有效的数学思维框架,达到复习课和思维发展的无限融合,从而提升复习深度,提高复习课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复
摘 要 介绍在Visual Basic6.0环境下,利用TTS(Text—To—Speech Engine)来编写的一款英语自动朗读软件。  关键词 Visual Basic TextToSpeech 英文 朗读  中图分类号 TP3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6)05—0025—03
一、课程介绍  宋人词云:“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团扇不仅美观好看,更寄托着古人对团圆的渴望。而每当夏晚虫鸣、思念家人或故人时,就会拿起一把团扇聊慰离情。扇子与绘画、书法的结缘,使扇子具有了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双重价值。本课程通过介绍“什么是团扇、折扇”“扇面的书法技法”等,让有一定毛笔书法基础的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扇面上写字,通过对扇面的欣赏学习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