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英语发问意识的培养

来源 :教学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mao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预习”“交流”“课题”“文化”“评价”五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问题意识;发问;突破口
  现今,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方式的基本特点之一即是问题性。教师应把学生的发问看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把课堂中问题提出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问的“令枪”还给学生。
  许多教师认为启开学生之口是件难事,更别奢谈让学生主动质疑并发问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只要深入研读学生心理,用心给予发问机会,有效建立评价机制,打破传统理念,激发、赞赏、指导学生宝贵的问题意识,即可在英语课堂内外打开学生主动发问的窗口。下面,笔者例引《小学牛津英语》5B Unit 5 Part A的教学设计,列举其激发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若干突破口。
  一、疑生预习,小卡片作大文章
  学生课前预习,是学生独立获取新知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探索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要给予明确的预习目标,帮助学生在其过程中由“敢问”到“善问”,同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解疑,从而在质疑、解疑中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笔者在教授《An English end》一课前,提供给学生以下几点预习要求:①跟读录音三遍,②在跟读过程中了解文章大意,③填写好“质疑解疑卡”:1 want to know、Now I know(How)。学生于是可以跟着要求一步步完成预习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这一张小小的卡片向新课要问题,记录下来,带着问题更有目的性地去参与课堂,这是“质疑解疑卡”的第一个作用。在这张卡片中的第二个内容是学生自主解疑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开自己起初的疑惑,并记录下自己解疑的方法,日后可以跟老师、同学分享。学生的预习意识及自主思维能力,便在这质疑与解疑过程中得到了有效锻炼。
  二、疑起交流,真实流露精彩
  在健康的英语课堂中,师生语言交流应该占有课堂总量的一席之地。在师生交流的融合与碰撞中,学生所交流的内容随时会产生疑问。教师应时刻注意保护好“随疑”这一良好的学习思维,允许学生“插嘴”,抓住真正的思维火花。英语课堂free talk环节中,师生日常交际看似每天都是关于天气、日期、身体等日常话题,我们可以深入挖掘,教会学生追问,形成真正的交流。
  三、疑在课题,兴趣折射智慧
  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的窗口。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的思维也在发散、聚合、分析的合力中得到发展。本文的课题是an English friend,课上我特意在揭示课题处有所停顿,留有学生质疑的空间。果不其然,学生中有三五个声音不禁冒出:0 is Wang Bing’s English friend?笔者心中不禁窃喜,在夸赞“rnlat’s a good question”后播放整篇文本的动画,让学生在边看边听中自主地寻找到答案——Tom。从学生的提问中,我们深感对课题进行巧妙地处理,设置悬念,即会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的智慧才会被有效
  地激活。
  四、疑缘文化,差异趋动认知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对目标语(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而这一方面的知识恰巧正是学生极其缺乏的,有了这一认知需求,学生的求知欲便很容易被激发。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Tom是个英国男孩,他居住在伦敦旁的一个小镇上。对于孩子来说,伦敦是个他所熟悉但又是认识不深的城市,心中早就充满了期待与疑问(在课后查看孩子的质疑卡得知),想了解此城市的心情已经极其迫切了。但此时,并不是老师进行介绍的最佳时机,因为有些积极的学生在课前早已在解疑卡上查阅好了资料准备与同学共享。教师在听完生生互问互答有关伦敦背景知识后,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有关伦敦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及文化。不仅提到一些标志性建筑,而且最后还介绍了足球是大部分伦敦人的喜好,这
  其实也是英国文化之一,同时也为文中“Tom经常踢足球”这一内容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铺垫。
  五、疑需勇气,评价鼓励质疑
  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指导,不仅要有和谐性、趣味性、助学性,也要有适当的刺激性,以发挥诱发问题意识的功能。所以教师要善于转化评价机制,不仅评价学生某个问题回答得好不好,而且要评价哪个问题最具思考价值,教师更应及时作出及时或阶段性的评价,尤其是鼓励。教师可以采取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评价策略,来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质疑,主动发问。例谈本节课中,我首先在课后收起学生的“质疑解疑卡”进行分析及打等第。然后,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随疑”,给予言语上的夸赞或希望,如“Good question”“Wonderful,that’s a goodidea”。之后,还可让学生评价学生,把主权还给他们。这样的方式,学生容易接受,且主动性相当高。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教学活动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英语课堂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还应有与本课相关的课外延展。如何激发学生学后质疑,那也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摸索的一个课题。
  总之,发问意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静心解读学生心理,精细设计教学过程,用心寻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突破口,使得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让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使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理念产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一种全新观念、全新方法、全新信息的音乐教育体系。在教学中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传授音乐知识和训练音乐技能,而在于综合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音乐能力;培养;高中音乐  能力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
期刊
历史图画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认识与重视既往事实的一种重要载体,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图代文”、“以图释文”的功能,在历史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图画不仅具有知识的传播功能,而且具有能力培养的功效,承担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的任务。历史图画是一个非常好的直观教具,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如能巧妙、恰当地使用历史图画教学,就可以达到事
期刊
【摘要】生成语言学的领军人物乔姆斯基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始终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将语义等同于概念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一个认知结构。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才具有生成性,认为词法、句法不是自主的,是受功能、语义和语用因素支配和制约的。  【关键词】语言学;生成语言学  一、乔姆斯基——重句法轻语义  乔姆斯基对“
期刊
【摘要】学院制作为一种大学管理制度产生于中世纪,并随着大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综合性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文章以学院制管理模式为研究视角,剖析了国外大学学院制财务管理体制的成功经验,认为“统一领导,集中核算,两级管理”模式是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大学; 财务管理体制; 学院制  大学作为社会经济中的一类特别组织机构,具有与一般社会机构所不同的组
期刊
【摘要】高职校园文化不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而且还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同时,先进的校园文化又是高校的灵魂、师生凝聚力的源泉和提高提高校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活跃于校园中各种文学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学活动;校园文化;导向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较差的现象,作者通过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和探索所得出,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习惯;学生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在学校体育界中取得了共识。如何把它真正变成有效的学
期刊
【摘要】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脚步越走越快,信息技术知识的淘汰越来越快,现在在信息技术课上教给学生的东西很快就会被遗忘被淘汰,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教学;信息素养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和科学技术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高度信息化,这就需要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
期刊
随着课改的深入,中学历史教育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在改革中发生了不少变化,尤其在三维目标上的重大变化,实质上是集中体现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健康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培养目标”的课改方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但在这场课改的“革命”中,通过三维目标的改变,从教师的主体地位转让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教师是不小的挑战。实际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问题就更为突出。  一、问题与困惑  首先,突
期刊
【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可以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为主动学习,利用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可以实现动静的相互转化,能够实现从微观向宏观转移,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能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便于师生间双向交流。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物理课堂教学;应用  计算机网络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到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
期刊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情感所支配的。物理由于物理量很多及一些物理规律的抽象性,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情感非常重要和必要。当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信心、兴趣、欣喜等积极的情感体验时,学生就会对物理学习表现出积极主动的良好状态,这样学生就会更主动地去探索物理知识。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呢?  一、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