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有效教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活动,使课堂教学获得最大效益的教学。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的关注与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更新观念——体育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观念决定行为”,教学行为必须受制于相应的教学思想。因此,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更新教学观念,一方面是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来武装头脑,另一方面是紧密联系体育教学实际,把现代教学理论的吸收与教学观念的更新贯穿在课堂教学行为之中。依据《体育课程标准》,我们必须确立学生主体观和反馈矫正观。
学生主体观。体育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更是发展的主体。因此,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根据学情开展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反馈矫正观。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因素构成的信息互动系统,只有依据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及时的反馈矫正,才能有效控制教学过程,及时消除教学中的失误,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激活主体——体育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发展他们的智慧潜能和创造精神。
那么如何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呢?
首先,要把激励和竞争引进课堂。激励和竞争的实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设法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如学生喜欢打篮球,体育课上教师要给予鼓励,让学生大胆参与对抗竞赛,体验篮球竞赛获胜的乐趣。
其次,体育教学要民主化。师生是朋友,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課堂是学生的课堂,讲民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意见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课堂。
三、改革教法——体育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是教师科学高效地施教的灵魂和指导思想。教师只有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努力去反思并改进以往的教法,探索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一是“有序引导”。“有序”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练习方式的有序安排。比如篮球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根据教学的条件及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技术、战术等,从整体上对教材内容作分解、重组和调整;另一方面,要规划好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使整个教学流程合理而有序。这样,既有前瞻性又有发展性,体育课堂教学就会在良性方向上有效运行。
二是“启发思维”。学生思维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加工、内化的过程。“启发思维”也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性”手段,因为思得深,就解得透;解得透,才练得熟。积极有效地启发、调动和控制学生的思维,使之体思结合、形神皆练。随着思维向“深”、“广”等多方位发展,它将会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久而久之,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得到彰显。
三是“训练得法”。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教学内容、教法、手段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运动的激烈性和多变性,学生体质情况、对抗能力的差异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等多种因素,学生产生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刺激,形成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这将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影响着学生的训练效果和水平,更影响着体育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度。因此,合理得法的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得法的训练,不仅要考虑到把发展体育专项体能与掌握其他技能结合起来,更要协调学生的“练身”与“练心”,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控制在适度的域值范围,使运动刺激的时间和频度、强度和数量、运动的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锻炼更为合理有效。
四、及时测评——体育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
测评反馈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保障。它一方面测评学生的学习所得,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和技能体系;另一方面反馈教学过程,如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是否得当,教法是否合理,运动负荷的强度和数量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无错误不当的教学策略等,为改进和优化教学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课堂测评反馈的内容既要包括对学生生理、心理负荷的定量测试与评定,还应包括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情况的定性观察与分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进程及时进行测评、诊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测得合理,诊得准确。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自我测评诊断,形成一定的科学的自我测评能力,健康地发展自己的体育能力和素养。
总之,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引下,认真思考和研究影响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张柏铭.试论篮球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冉启强.影响篮球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浅析[J].读与写杂志,2007(6)
[3]刘玉华、李华.浅谈游戏在篮球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1)
(责任编辑谭有进)
一、更新观念——体育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观念决定行为”,教学行为必须受制于相应的教学思想。因此,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更新教学观念,一方面是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来武装头脑,另一方面是紧密联系体育教学实际,把现代教学理论的吸收与教学观念的更新贯穿在课堂教学行为之中。依据《体育课程标准》,我们必须确立学生主体观和反馈矫正观。
学生主体观。体育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更是发展的主体。因此,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根据学情开展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反馈矫正观。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因素构成的信息互动系统,只有依据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及时的反馈矫正,才能有效控制教学过程,及时消除教学中的失误,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激活主体——体育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发展他们的智慧潜能和创造精神。
那么如何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呢?
首先,要把激励和竞争引进课堂。激励和竞争的实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设法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如学生喜欢打篮球,体育课上教师要给予鼓励,让学生大胆参与对抗竞赛,体验篮球竞赛获胜的乐趣。
其次,体育教学要民主化。师生是朋友,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課堂是学生的课堂,讲民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意见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课堂。
三、改革教法——体育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是教师科学高效地施教的灵魂和指导思想。教师只有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努力去反思并改进以往的教法,探索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一是“有序引导”。“有序”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练习方式的有序安排。比如篮球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根据教学的条件及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技术、战术等,从整体上对教材内容作分解、重组和调整;另一方面,要规划好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使整个教学流程合理而有序。这样,既有前瞻性又有发展性,体育课堂教学就会在良性方向上有效运行。
二是“启发思维”。学生思维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加工、内化的过程。“启发思维”也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性”手段,因为思得深,就解得透;解得透,才练得熟。积极有效地启发、调动和控制学生的思维,使之体思结合、形神皆练。随着思维向“深”、“广”等多方位发展,它将会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久而久之,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得到彰显。
三是“训练得法”。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教学内容、教法、手段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运动的激烈性和多变性,学生体质情况、对抗能力的差异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等多种因素,学生产生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刺激,形成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这将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影响着学生的训练效果和水平,更影响着体育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度。因此,合理得法的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得法的训练,不仅要考虑到把发展体育专项体能与掌握其他技能结合起来,更要协调学生的“练身”与“练心”,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控制在适度的域值范围,使运动刺激的时间和频度、强度和数量、运动的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锻炼更为合理有效。
四、及时测评——体育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
测评反馈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保障。它一方面测评学生的学习所得,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和技能体系;另一方面反馈教学过程,如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是否得当,教法是否合理,运动负荷的强度和数量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无错误不当的教学策略等,为改进和优化教学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课堂测评反馈的内容既要包括对学生生理、心理负荷的定量测试与评定,还应包括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情况的定性观察与分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进程及时进行测评、诊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测得合理,诊得准确。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自我测评诊断,形成一定的科学的自我测评能力,健康地发展自己的体育能力和素养。
总之,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引下,认真思考和研究影响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张柏铭.试论篮球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冉启强.影响篮球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浅析[J].读与写杂志,2007(6)
[3]刘玉华、李华.浅谈游戏在篮球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1)
(责任编辑谭有进)